尤展+崔耀中+赵扬波
近年来,盱眙以火红的龙虾叫响了特色品牌;如今,又以火热的改革激发着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下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先手棋”,探索建立全国首家县级行政审批局,盱眙抓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成为县域治理体系建设的“样本参照”。
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政府职能转变事关全局、利在长远,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2013年12月,中央深改组成立,向全国传递出了中央改革攻坚的决心和信号。此时的盱眙清醒认识到,唯有直面顽疾、破阻除障,勇当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马前卒”,才是对盱眙发展的最大负责,才是党员干部的最大担当,才是推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大作为。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2014年5月,盱眙成立审改领导小组,并向省政府申请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2015年3月,经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批准,盱眙县成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同年7月24日,成立全国首家县级行政审批局;9月,被省政府列入全省唯一跨部门、跨行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县。2016年,盱眙县全面实施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5月,顺利通过江苏审改试点评估组验收,经验做法被建议在全省推广,标志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在前端审批的基础上,盱眙稳步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搭建“一局四中心”架构,逐步实现“一套清单管权责、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个部门管市场、一类队伍管执法、一个中心管检测、一个机制管检查”。
盱眙审改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杨晶和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李强批示“同意扩大试点”。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60多批次政府代表团到盱眙观摩学习,许多地方直接把盱眙模式复制使用,标志着盱眙的县域治理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
盱眙县委书记梁三元说:“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盱眙人就是“甩开膀子”真抓实干,在县域治理上走出了一条具有盱眙特色、示范意义的改革之路。
一次有勇有谋的大胆探索
长期以来,行政审批“用时长、盖章多、材料多、中介多、收费多”的“一长四多”问题倍受诟病,像一堵无形的墙隔开了政府和群众的联系。盱眙将“简权、担责、防腐”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盱眙县编办主任杨超介绍说,自行政审批局成立以来,先后划转原归属于22个部门的171项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审批,实现了审管分离,用1枚印章代替了过去的53枚。行政审批局内部则实行“全能岗”集约办件,窗口人员对本科室所有业务都能办理。同时,实施阳光审批,通过网站和窗口向社会公布许可条件、办事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实现了审批要素全公开。由此,群众最直接的感受是审批不出大厅,跑的单位少了,往返次数少了,耗费时间少了。
企业开办涉及工商、税务、社保、银行等不少环节,环节越少越利于提高开办效率。在审批局,刚办完事的淮安杨福喜医疗器械公司负责人笑眯眯地说,“我以前在苏州打工,如今回家创业,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非常顺利。”县行政审批局局长郑鸿儒告诉记者,几年前有个老板想投资民办养老院,项目启动一年却没办好一件手续。原因是民政局要求先建好房子再办民办非企业证书,住建局和发改委却要求先办民办非企业证书后再盖房。现在行政审批局对养老院设立制订了全程审批标准,优化了流程,理顺了关系,老板听说后,又重新启动这个项目,这次很快就办完了所有手续。
在审批大精简、流程大整合、效率大提升后,2016年,盱眙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43.7%,注册资金增长66.7%,初步實现了百姓办事不求人、企业家创业受尊重的改革目标。目前,盱眙主动加压,提出年底前实现“1130”,即市场准入、二手房交易、建设施工许可证办理三类事项在分别在1个、1个、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优于江苏“3550”的目标。
一张权责清晰的监管之网
“宽进”之后,如何“严管”?这是盱眙人持续探索的思考题。在大量减少审批后,政府要更多转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管好“看得见的手”,用好“看不见的手”,挡住“寻租的黑手”,切实把市场管住、管好,促进政策落地。
事中,盱眙制定监管清单,明确监管责任,促进审批、监管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尤其是率先构建信用体系,成立县社会信用管理中心,逐步将司法审判信用信息、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纳入信用平台,形成了相互配合的信用四大支柱体系,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守信者“处处方便、全程通行”。目前,已录入数据90余万条,其中人口基础数据66万条、法人基础数据3.2万条、公共信用基础信息6.8万条、失信信息7万条,为社会提供征信查询1100余人次,实现对外服务功能。下一步,盱眙将建立“诚信龙虾美食汇”平台,对商家诚信、价格、服务、卫生等方面进行评价,实现信用度自动排名、自动导航到龙虾店,巩固提升盱眙龙虾品牌形象。
事后,盱眙在市场监管、农林水利、城市管理等5个领域、12个部门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将原有28支执法队伍整合为5支,有效解决了权责交叉、推诿扯皮、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突出问题。例如,过去对违法游船租赁经营行为的查处,工商部门说水上经营项目归规划部门管;规划部门说水上游乐项目归旅游部门管;旅游部门说归航运部门管理;航运部门说只管水深在2.5米以上的,其他的归安监部门管;安监部门说只要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别的管不了。如今,“一支队伍管一线”的单一执法模式转变成“一支队伍管一片”的综合执法模式,有效整合了执法资源。今年以来,市场监督稽查大队共办理140个案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共办理600余案件,所有案件均无行政复议,且及时在网上公示,确保执法过程规范透明。下一步,盱眙拟在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交叉执法问题比较突出、专业技术要求适宜的领域逐步减少执法部门和执法队伍,组建7支综合执法大队,实现综合执法7支队伍全覆盖。
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盱眙用政府自身一时的“痛”,换取人民长远的“利”,有效降低了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增进了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营商环境更优。今年3月,省编办开展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估,盱眙在全省参评的13个市、96个县区中位列第一名。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盱眙多项核心指标取得突破,其中办理建设许可速度仅次于世界第一的新加坡,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办事效率更高。现在在盱眙,平均审批环节由7个减至3个,审批层次由6个减至2个,办结时限由平均10个工作日缩减为2-3个工作日。过去涉及审批职能的75个科室,现在减少为4个,原需200多人承担的工作,现在仅由30多人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综合执法实现了人员编制由371名精简为209名,执法人员由287名核减为204名,并大量减少临时人员,核减下来的编制及人员用于加强部门监管。
中间费用更少。过去,盱眙几乎每个行政审批窗口都收费,现在,除法定3项要收费以外,没有一项要收费。如过去餐饮企业注册登记需花费24500元,包括名称核准、卫生检测、工商和食药等费用,现在花费为0元。据初步估计,与过去相比,盱眙每年减少收费2000万元以上,把实惠真正给了办事群众。
简政放权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着力推进“一个体系管监管”,加快实现“一套标准管服务”,把不该管的事交出去、把该管的事管好,盱眙正用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