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芷+张晓红
【摘要】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是否谈女(男)朋友、性别、消费倾向、理财观念、学校周围商业环境、学校所在城市等等。大学生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和是否谈女(男)朋友对其消费支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呈现正相关性。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支出 影响因素
为了了解大学生每个月消费支出的情况,并分析其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取得了第一手数据,并通过EXCEL软件,以及理论验证和统计检验,得出了重要结论。
一、理论分析
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是否谈女(男)朋友、性别、消费倾向、理财观念、学校周围商业环境、学校所在城市等等。其中,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是否谈女(男)朋友是影响讨论影响大学生每个月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因素。
第一,个人可支配收入与大学生月消费支出一般成同向变动关系。每个月如果家里给的零花钱较多,他就有更多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根据经济学中的消费函数,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消费支出也就更大。
第二,家庭收入不同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高的家庭不一定每个月会给大学生(子女)的零花钱就一定多,我们的调查数据也支持这一点。这里主要想用这个变量说明家庭对大学生(子女)消费习惯的影响。一般来说,家庭收入越高的家庭,大学生(子女)往往更习惯于高消费,这种习惯具有“荆轮效应”,即消费上去容易,下来难。因此,大学生月消费支出一般成同向变动关系。
第三,是否谈女(男)朋友也是影响大学生月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如果处了异性朋友,一般每个月的消费支出会增加。
假设个人可支配收入为X1,家庭收入为X2,是否谈女(男)朋友有字母D表示,处朋友了D=1,没有处朋友则令D=0,它是虚拟变量。则可以构建如下大学生月消费支出回归模型:Y=K1X1 +K2X2+K3D+C
二、数据说明
下面,我们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对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是否谈女(男)朋友这三个影响因素与大学生月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为此,我们从班级中随机抽取20名同学进行了数据抽样,男生8人,占比为40%;女生12人,占比为60%。月消费支出超过2000元的大学生有5人,占比为25%;1500~2000元的大学生有5人,占比为25%;1000~1500元的大学生有10人,占比为50%。具体数据略。
三、计量分析
使用办公软件EXCEL,我们对上面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对估计模型进行检验。得到数据如下:C=348,K1=0.57,K2=0.21,K3=338。因此,大学生月消费支出的回归模型应该如下:
Y=348+0.57X1+0.21X2+338D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
第一,常数项C=348,为正数,它是反应在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都为零以及没谈女(男)朋友时,大学生每个月必需的消费支出为348元。这与理论是相符合的,即大学生每个月都存在自发性的消费支出。
第二,K1=0.57,K2=0.21和K3=338,且均为正数,说明大学生月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和是否谈女(男)朋友呈同向变动关系。这与理论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第三,拟合优度检验。在回归模型中,用可决系数R2来衡量估计模型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R2越接近1,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就越好。本模型的可决系数R2=0.82,修正的多重可决系数R2=0.79,这表明除以上三个因素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月消费支出产生影响,但列入模型中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联合影响程度已经很大,达到80%左右,换言之,显示本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
第四,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t检验是分析在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性检验中,经常利用P值作检验。三个自变量t检验下对应的P-value分别为:P1=0.013;P2=0.049;P3=0.018,均低于显著性水平α=0.05。这三个数据说明,在其他自變量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对大学生月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家庭收入对大学生月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是否谈女(男)朋友对大学生月消费支出也有显著影响。换言之,大学生月消费支出分别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是否谈女(男)朋友有显著的关系。
第五,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虽然t检验对单个回归系数是否显著进行了推断,由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包含了多个自变量,它们联合起来同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的线性关系还需要进一步作出判断,即对回归系数进行整体检验,即F检验。F=24,Significance F为3.34593E-06,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α=0.05。这说明,回归方程中所有自变量联合起来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即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是否谈女(男)朋友这三个自变量对大学生月消费支出整体上有显著影响。
四、模型的解释
从回归方程Y=348+0.57X1+0.21X2+338D中可以得出:
第一,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将会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00元钱,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57元。
第二,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将会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家庭收入每增加100元钱,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21元。这说明家庭收入对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支出的影响小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第三,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将因为谈女(男)朋友而增加,谈女(男)朋友的男(女)同学比没有谈的同学,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338元。
五、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的月消费支出情况处于中等水平,65%的大学生月消费支出在1000至1500元,超过2000元的仅有20%。大学生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和是否谈女(男)朋友对其消费支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呈现正相关性。个人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00元钱,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57元;家庭收入每增加100元钱,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21元;谈女(男)朋友的男(女)同学比没有谈的同学,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338元。此外,大学生的月消费支出还受性别、消费倾向、理财观念、学校周围商业环境、学校所在城市消费水平等影响。
参考文献
[1]袁卫.统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游智骁,吴明鑫.西部某市大学生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
[3]刘羽.湖南省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南华大学.2015.
作者简介:赵春芷(1987-),女,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学理论与应用;张晓红(1993-),女,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学理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