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化的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17-08-24 11:02杨世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生活化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标准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如,在《茅以升立志造桥》时,可以问学生:“你对桥了解多少?”学生除了课文中所讲的,知之不多。同时让学生画一座桥。学生有的将桥画成了斑马线,有的却将桥画成了一个拱。这说明学生对桥的感性认识非常有限。于是,可以让学生家长带他们亲自去看一看自家附近的桥,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桥的录象。这样再让学生画桥就会真实形象。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观察得来的体验。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

那么,究竟该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更贴近语文呢?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生活“語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只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他们才能学好语文,并运用语文。

二、语文教师要让班级生活“语文化”。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前的3分钟,对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对学生来说,从生龙活虎的课间活动过渡到紧张的学习活动,真是很难。因而老师大多要在讲课前进行组织教学。担任语文老师以来,我尝试着进行这样一种组织教学:既能提高语文水平又能达到收心的效果。这种组织教学的内容,是随着语文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变化的。

三、要发挥语文课程资源优势,让生活走入语文教学。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只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就会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首先,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如,可以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早餐半小时可用电视机在餐厅播放早间新闻;午餐时间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时政要闻,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晚餐的时候,可在食堂餐厅放一台电视机给学生播放小说朗诵、评书精段、一首诗词的精美讲评、一篇散文的欣赏品读。为了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还可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并作为单元测试分数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这些能给中学生创造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

其次,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在学生阅读较少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教师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要疑。如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让教师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去迎接中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杨世荣,云南双柏县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生活化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