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08-24 08:24葛青春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邹忌下雨天初中语文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有言,语文能力读为先,充分表明了阅读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一环,成为当前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因,在语文的阅读方面,学生只有感兴趣,才能促使其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并且为此不厌其烦,高效而快乐,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导入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语文文本的关注,导入的形式比较多,结合初中生的生长环境与兴趣特点,很多教师都会选择多媒体网络导入与文本内容相符的图片与视频。比如学习《下雨天真好》,在展开文本阅读前,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导入,如“同学们喜欢下雨天吗?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又是什么?有什么在下雨天难忘的故事?”随后带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新课的阅读:“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下雨天,外出不方便,心情也跟着不高兴,而作者却很喜欢下雨天,下面同学们就去找找为什么作者觉得下雨天真好的原因。”这种导入方式很容易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带着导语中教师与学生的疑问,更有效率地展开阅读。

二、确定阅读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应该成为当前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体,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有个性化行为性质的阅读才能引导学生真正主导阅读节奏与思维,并产生联想去理解阅读。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过去讲解式阅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与文本进行自主的情感沟通和心灵对话的氛围,不断增强阅读主体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学会更多知识。在实际的自主阅读中,学生难免会碰到不理解的问题,与学生本身的认知发生冲突,那么教师更应注重将其作为学生求知欲的激发点,要求学生带有明确目的地进行深入阅读,不理解的多读几遍,很多问题在多次阅读下就能迎刃而解。比如在学习《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一文,由于故事的叙述转折点较多,学生在阅读到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时,很多学生无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阐述的道理。而后在邹忌分析王之弊时,很多思路逐渐就能理清,如其中用来讽谏齐王使用的方法是类比推理,也就逐渐明白上述中悟出“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第一时间说出真相的道理”,而这一道路得出来后,又能直接推出邹忌提出的治国大智,既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又要让人们敢说真话,才能成功治国。整个故事情节的推动与关系的理清必须以学生思维来推理,因此教师要明确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阅读内容与内涵,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三、培养科学阅读方法

成长到初中阶段,学生经过了小学的基础知识打牢,初中学习更要注重方法的积累,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只是盲目朗读,或泛泛而读,没有深入文章的内涵与本质,那么就达不到理解文章的目的,也无法实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目标。掌握正确高效的阅读方法,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从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了以下的阅读方式:首先,学生应学会从题目、层次、写法以及中心思想上去进行阅读与思考。从题目上看,往往是一篇文章内容的表面概括,比如《梁思成的故事》《细菌的启示》等,学生阅读文章前要审题,并逐层理清文章的脉络,比如文章所叙述的对象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描写,而文章对应的中心思想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其次,教师要教授学生学会精读与粗度的阅读方式,由于学生的个体具备差异性,包括阅读的速度、理解消化能力等,所以学生需要在自身基础上获取更多的阅读方法,以实现在不同难易程度的文章中提取不同信息的最优化阅读目的。最后是保证学生都能带着疑难进行阅读,或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比性质的联想,用对比阅读的形式更深入理解文本。比如学习《慈母情深》一课,那么学生在阅读后基本掌握内容之后,可比较这篇文章与前一篇《背影》对亲情歌颂的不同表达形式,从对比中感受来自不同的亲情与爱护,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学习主体地位,从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和需求出发,变换多种有效的阅读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对閱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投入阅读学习中,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葛青春,山东单县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邹忌下雨天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下雨天
邹忌劝齐王纳谏
邹忌比美
如果
下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