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伯雯+王艳
一、作业成本法相关概述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认为作业是耗费资源的主体,一切产品发生成本费用的来源就是作业。根据实物操作中所涉及到的具体产品和服务,把作业动因作为依据,准确的归集到其中,这样便可以将间接成本准确地分配至各个产品及部门。所以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同时,还身兼帮助决策的管理工具职能。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消耗关系的描述,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作为联系资源和产品的重要媒介,是成本核算模型中最核心的部分。作业这一概念的提出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过程中的一个缺陷,即将资源直接分配到产品从而形成产品成本,作业在资源转化为产出的中介作用被体现了出来。
在保险公司中,产品成本始于保险产品的设计,贯穿了保险产品推广过程、销售过程、保单签订过程,终于保单到期或出险赔付。在这其中,涉及了各种各样的作业,只有将这些作业有序整理归集,才能将整个链条中复杂的间接费用有效合理地分配至各个产品,从而建立起具体保险产品的成本分摊与保费受益间的关系,帮助保险公司进行经营决策。
第一步,资源判断分类。在分配资源之前,首先要判断这项资源是否为可追溯至作业的资源成本。如果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这种直接费用的资源就可直接计入产品的成本之中。若为可追溯至作业成本的间接费用的资源,就需要根据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进一步分析后才能归集至产品成本。第二步,歸集资源至作业。作业的确定是成本核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合理确定作业之后,便可以将相似的作业聚集起来形成作业中心,根据作业量的多少分配资源。第三步,将作业分配至产品。最后,根据产品产出量的多少按一定比例分配作业的耗用量,将作业分配到了最终产品或服务中,企业便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产品成本数据。
二、作业成本法应用于保险公司的适用分析
由于保险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保障型商品,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也不完全等同于只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所以保险公司的成本不仅仅影响着营业决策,还对于保险产品的定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商品的价格直接体现了价值,但保险产品的价格通常是通过“纯保费+附加保费”的模式来定价的。纯保费是由生命表和相关费率通过精算方法厘定的,以补偿保险事故发生后的损失。附加保费则是由保险企业的营业成本决定的,体现的是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这对成本信息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一)必要性分析
1.直接成本法管理的现存问题。一是无法为定价及收益分析提供准确依据。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其成本是要在精算定价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没有准确的成本数据往往会造成定价不准确,影响此项保险产品进入市场后的持续发展,甚至会造成战略方案的失败。
而保险公司经营的保险产品种类繁多,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至不同的保险产品,使得保险公司收益最大化就更需要一个准确的成本收益分析了。保险产品的收益分析必须建立在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基础上,而直接成本核算法无法切实反映险种成本,影响了公司的产品决策。
二是保险产品的成本差异模糊。直接成本核算法的分配方法是把间接费用直接依照保费收入比例分配。依此法计算就相当于假设了各保险产品的单位间接成本是相同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理想,不同保险产品由于其保险标的、理赔条件和管理方式等不同,所耗费的间接成本通常有很大的差异,直接成本法使这种成本差异模糊化了。
三是成本控制难度增加。若成本变动,现行的直接成本核算法只能体现一个成本变动的数值,而究竟是哪个保险产品的哪个部分的成本变动就无从得知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症下药,准确的进行成本把控,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成本效率。
2.推行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一是提高成本信息质量。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成本信息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准确的成本信息会给保险公司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作业成本法以通过作业分配间接成本,提供了高质量的成本信息,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保障。由于保险公司在经营主体过程中,保险产品并不具有实体性,并且间接费用从核保签单开始至赔偿结算为止贯穿全程,所以高质量的成本信息是十分有助于保险公司的收益分析的。
二是提高作业效率并加强成本控制。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所以成本的产生不是因为产品,而是作业引起的。只有仔细研究如何优化作业价值链,才能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若只关注单位产品成本的控制,则是指标不治本的行为。只有优化业务流程并提升作业效率,才能从源头把控成本,有效地降低实际成本,提升产品的收益率。
三是加强市场战略决策准确性。市场战略决策涉及到很多因素,比如产品的定价水平、潜在客户、市场定位及销售手段等。作业成本法核算后的成本数据更加科学准确,以此为基础进行的保险产品盈利分析才更具参考价值,加强了决策人员对于保险产品的整体切实的分析了解。以准确的产品分析为参考,企业可以制定更加准确对症的市场战略,如修订产品价格、调整客户结构和改变营销策略等。
(二)可行性分析
1.应用必要性。通过必要性分析,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的推广应用不但能克服现行的直接成本核算法导致的定价收益分析信息不准确、保险产品成本差异模糊和成本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还能提高成本信息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并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强市场战略决策准确性。引入作业成本法会带来切实的收益,是十分有必要的。
2.技术可行性。作业成本法适用的企业类型是间接成本占较大比重的企业,这与保险公司的成本特点一致。虽然保险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保障型产品,但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可以清晰界定,作业中心也可以准确划分,这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了基础。
3.财务可行性。从直接成本核算法到作业成本法的变更需要的财务成本主要是财务人员的培训费用和数据取得成本费用。实施作业成本法并不需要整体业务流程的改变,它只是一种核算方法的变更,当财务人员掌握这种核算方法后,就可以长期应用此法,从而带来可持续的回报。相比于实施作业成本法后给企业带来的成本,现阶段付出的财务成本是值得的。
4.社会可行性。应用作业成本法后,保险公司不仅可以使保险产品定价更合理,产品营销手法更精准,市场定位更准确,还可以提升公司整体的经营效益。这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来讲,不但可以购买到适合自己的结构更科学保险产品,还可以享受到由于公司经营收益提高后更高水平的服务。这对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来说是很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