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元
摘 要:创新作文讲究的是:标题新、材料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手法新。但重要的一点,则是文章要与时俱进,突出时代主旋律。
关键词:创新作文;标题;题材;结构;角度;语言;手法;时代主旋律
常听语言教师对学生侃作文诀窍:选材要新颖,主题要深刻,构思要巧妙,情感要真切,语言要生动。这几点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创新则要跟随时代步伐,突出时代主旋律。
一、提纲挈领,标题新
在命题过程中必须把握命题的多样性、诱发性和命题的生活化、大众化、通俗化。
二、不落俗套,取材新
生活好比一条大河,新鲜的材料好比是浪花,就看我们怎么采撷。要鼓励学生让生活走进作文,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生活,描述生活,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的问题,让阅卷老师和读者有新鲜感。
三、寻找角度,立意新
创新作文就是要追求主题的立体感、血肉感、流动感,也就是说,应给人以新感受、新啟发,或深刻的教育,用创新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去审视、思考问题,反映新生活,要紧跟时代步伐,研究新问题。
四、巧妙布局,结构新
结构是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整体设计,如一次以《关心》为题的作文,一位学生写的是:中考前一天晚上,渴望上晚班的妈妈能陪自己。当晚,妈妈真的回来了,而且回来三次。第一、二次妈妈回家分别取钥匙和伞,当作者由失望转向埋怨时,妈妈第三次出现在自己身边,并且送来了自己最爱吃的东西,一件小事,写得波澜起伏,真实感人。
五、幽默生动,语言新
语言新,即语言清新自然、鲜明生动、富有个性,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看电影,大家喜欢诙谐有趣的;同学之中懂幽默会调侃的也最有人气。
文章的语言不但要“新”,还要体现“精”。这就要有以下四种关系文章成败的句子。一是画龙点睛的中心句;二是提纲挈领的首括句;三是精当巧妙的过渡句;四是言简意核的小结句。这四种句子一旦被恰当地运用,文章就会很吸引读者。
六、情景交融,手法新
创新作文在表现手法上也要出新,那就是情景交融。在作文中恰当加入一些景物描写,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呢?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
1.有情观察
比如生活中的自然景观,风雨雷电的变化,小动物的淘气、活泼等,随处可见,然而大家就是没有细心观察。例如一棵小草,你只看到它长得绿油油的,当然写不出它的特点。如果对小草产生情感,带着喜爱之情去观察,不仅观察它的颜色,而且观察它在烈日中奄奄一息,在露水打后,依然挺直腰杆站起来。这时的小草在你眼中就不再只是绿色了,而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样的小草在你的笔下一定是富有特性的。
2.有情想象
如果写《秋天的落叶》的叶片,写“落叶”自然美,但还不够,不能给人以启迪。如果再用拟人手法想象:落叶像一个深秋的顽童,在秋风中挣脱“母亲”的怀抱奔跑着,把丰收的喜悦告诉人们。这样联想,这片枯叶再也不枯了,而是有着令人回味无穷的内容。
3.有情叙述
如果写下雨时,眼前先得出现雨前乌云密布,雨中屋檐下,雨由一个个珍珠到串串珍珠再到晶莹的珠线,雨后,小草、小树吸到甜水后感动地落泪……在情意盎然之中叙述,只要我们热爱生活,有情地观察生活。我们的作文就会有“处处景物皆有情”的
境界。
创新作文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必须与时代息息相关,以突出时代的主旋律。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小小说《天赐迎考》,后来刊登在当年的《湖南教育报》上,小说中的主人公天赐在父母诱逼之下,中考前夕去南岳烧香求神灵,庇护考上中专,却因晕车折磨得半死,住了几天院,花了不少冤枉钱,落下了一截功课,结果仍然落榜。文章辛辣地讽刺了一些人不信科学信迷信,最终自食其果。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就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同样是时代的主旋律。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突出时代的主旋律?
首先,作者要有积极的、乐观的生活态度。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泉,生活是阅读的依托。然而作文不是孤立的,它表达了作者特有的思想感情,这一完整的过程,就是由感情到理性的过程。如果戴着有色眼镜待人处事,观察社会,审视社会现象,那么你所看到的都会是阴暗的、灰色的、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就看不到社会的主流,更不用说去歌颂时代的主旋律了。
其次,做时代的主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地阅读党报党刊,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新闻,用手中的笔描绘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
再次,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郭沫若先生曾告诫我们:“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伍翁张”。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这些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
古人云:留心处处皆学问,要写好创新作文,就要有古人“拾馿粪”精神,处处留心,时刻积累,充实“宝碗”“陶罐”,厚积薄发,彰显时代旋律的创新作文就会应运而生。作文也就会成为火热的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胡教敏.关于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
[2]洪鹭云.创新作文教学法初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2).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