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耦合视角下的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2017-08-24 09:26王晓凤
时代金融 2017年20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云南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向了经济大国。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使得我国人口红利骤减,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云南省一直属于经济落后地区,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会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而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对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能找到二者之间不匹配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而提出调整的对策,从而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本文将采用动态耦合理论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匹配度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适合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云南省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经从人口大国转向了经济大国。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使得我国人口红利骤减,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供给侧结构问题愈加明显,主要表现为产品市场上供求无法达到均衡,需求、供给同时旺盛,但是需求结构偏向高端质量的产品,但是供给却无法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高品质需求,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无法达到均衡,结构性问题凸显。2015年11月,我国中央财务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针对供给侧的结构进行调整,我国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含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结构性问题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话题,本文将产业结构作为研究重点。

同时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可知,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结构也会发生同方向变化。具体表现为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该定理主要说明就业结构会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而变动,并且方向保持一致。如果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第,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并没有向第二产业转移,则说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并且会导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过多,进而导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不足严重影响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本文将主要研究动态耦合视角下的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匹配度问题,并提出适合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动态耦合模型的建立

基于本文的研究内容,将建立动态耦合模型来衡量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和匹配程度。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数据的可获取性,所以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相关分析序列体系确定为:

(1)产业结构序列组。本文主要研究产业结构同结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因此只考虑根据三次产业划分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序列组(Xi)指标系统具体为:云南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X1)、云南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X2)、云南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X3)。

(2)就业结构序列组。本文研究的就业结构是根据三次产业划分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就业结构序列组(Yi)指標系统具体为:云南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Y1)、云南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Y2)、云南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Y3)。

2.对相关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本文研究的问题和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我们将对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本文采用均值化方法。

3.求灰色关联系数。

其中,ZXi(t)和ZYi(t)分别为分析序列组的相关指标的标准化值,P是分辨系数,一般取值0.5,(t)为t时刻的关联系数。

4.求关联度和耦合度。

通过比较关联度γ的大小,可以分析系统各指标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当0<γ?芨0.35时为低关联度,两系统指标间耦合作用弱;当0.35<γ?芨0.65时为中等关联度,两系统指标间耦合作用中等;当0.65<γ?芨0.85时为较高关联度,两系统指标间耦合作用较强;如果0.85<γ?芨1,则两系统指标的相对变化几乎一致,它们间的耦合作用也就极强。

上述平均关联度可用来判断系统互相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此外为了从整体上分析系统耦合的协调程度,我们利用下式求解出分析系统的耦合度:

在该式中,C(t)是耦合度,m、l分别是相关分析序列组的指标数。

(二)数据来源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同时考虑到分析序列涵盖的各个指标,本文选取1991~2014年作为分析时段。本文构建分析系统指标体系所需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相关各年份。云南省产业结构的数据是根据云南省按三次产业划分的生产总值,云南省就业结构的数据是依据云南省就业人数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计算得到。

三、研究结果

利用前述建立的动态耦合模型,我们以云南省1991~2014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系统的耦合程度,以探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从表1可知,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度在0.65~0.85之间,呈现出较高关联程度,同时各个产业结构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程度也比较高。

根据表1得出的结论,本文将具体研究从1991年到2014年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情况的趋势以及形成该趋势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根据表2统计数据可以得知,云南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耦合度在1991年到2014年呈现出倒U形变化趋势,在2006年达到极值点0.951070。同时可以看出云南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度均呈现出倒U形变化趋势,并且在2006年和2007年达到极值点。从整体上可以看出近24年云南省就业结构同产业结构呈现较高的关联度,但是近几年二者之间的匹配程度在下降。

根据表2统计数据得出的二者之间呈现出的倒U形变化趋势的结论,可以看出其变化方向违背了配第—克拉克定理。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就业结构会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呈现出同方向的变化,所以二者之间的关联度应大体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倒U形的变化趋势。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匹配度出现倒U形变化趋势,说明就业结构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变化,或者就业结构的调整幅度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幅度差异较大,在二者关联度较低的几年有可能出现就业结构的调整方向背离产业结构的优化。近几年,导致二者关联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较快,由于时滞问题,就业结构并不能做出快速反应进而调整;再者各个产业就业人员的素质不同,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就业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提高素质,导致这部分就业人员仍然滞留在原有产业中而无法投入新的产业中。

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降低会导致就业结构无法同产业结构协调地发展。就业结构的偏离会使得大量劳动力仍然滞留在低附加值的产业,而低附加值的产业会导致该产业的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低于高附加值产业,农业是典型的低附加值产业,这将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无法提高。但是社会总财富是一定的,这将导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所以第一产业劳动力的低收入会使得其消费水平偏低,而消费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所以劳动力没有按照配第—克拉克理论的移动方向进行过渡,最终会使得云南的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而经济速度放缓又会使得大量投资商不选择云南,使得云南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资金影响而放缓,进一步制约云南省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使得整个经济大环境不景气,进而使得人们对收入的预期不理想,从而减少当期的消费,使得经济增长速度陷入恶性循环。

通过表2的数据同时可以发现从1991年到2014年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普遍低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整体高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水平。这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最高,协调性最强,这也说明在產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调整速度最快,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耦合情况的平均值比较高,但是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和变低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云南省的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耦合度最低,第一产业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云南省应将第一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最为工作重点,尽快使得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向其他产业进行转移,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就业人员的收入,进一步促进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改善将是供给结构改善的动力和方向。

云南省改善就业结构应加大就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云南省就业人员在第一产业中呈现出劳动生产率过低、劳动人数过剩的状况,而第一产业劳动力即使意识到第二、三产业劳动回报率高也过渡不到该产业,其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对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要求高。因此想要第一产业过剩劳动力随着全国劳动力流动趋势发展,同时让云南省就业结构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云南省必须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

参考文献

[1]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M].(第2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9-262.

[2]潘海岚.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就业关系研究——以云南为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6):304-305.

[3]刘辉煌,李峰峰.动态耦合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2013(12):60-62.

作者简介:王晓凤,女,蒙古族,吉林长春人,专业:国民经济学,研究方向: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学历: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