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鹏+张海霞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新疆企业作为核心区的重要载体,积极执行“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寻找竞争优势。达到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基于分析影响新疆企业国际化模式的主要因素,对新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进行探讨,以特变电工为例对影响其国际化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国际化模式;国际市场份额;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6-0103-03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调整成7%的中高速增长,国内经济下行,产能严重过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很多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市场“落脚点”,从而达到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的目的。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新疆本土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寻求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企业国际化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家在国际化模式选择中的影响力
通过对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和国际新冒险企业理论的研究表明,国内和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日渐密切,且同质化趋势不可避免。PTI理论,即企业国际化阶段论认为,企业家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明显。INV理论,即国际新冒险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企业家个人很重要,肯定了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跨境转移原材料、知识、中间产品在内的一系列可移动资源。企业通过国际化寻找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可移动资源、不可移动的资源、机遇等一系列资源联系在一起。但是,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面临贸易壁垒、对法律、语言和商业惯例不完全了解等一系列阻碍都会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因此,企业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是否进入国际市场、以何种方式、在何时进入市场是企业家必须要作出的决策。
本文支持INV理论的结论,即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家个人层面的决策,企业家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影响企业家决策的因素:
1.企业家的风险偏好。由于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对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并不是很了解,与本国市场相比,国际市场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家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忍耐度越高,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越高。
2.企业家的海外经验。研究表明,企业中高管团队的海外经验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投入成正比。传统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渐进式模式的原因,在于早期企业家对海外市场知识、经验掌握并不充足。如果领导者前期所具备的海外经历、经验能够弥补这种不足,将会缩短与海外市场的心理距离,从而有助于企业避免渐进化国际化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
3.企业家态度。Kobrin(1994)发现,具有全球取向的企业家进行国际化的程度更高。Cavusgil & Knight(1997)研究表明,选择跨越式国际化模式的企业家全球取向的概率更高。从以上结论可以发现,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领导者的态度和取向与企业参与国际化活动的程度呈现正相关。
(二)企业资源在国际化模式中的影响力
国际化经营活动中所需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经验知识、关系网等一系列资源。通过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可以发现,企业是否进行资源投入决策源于企业在国际市场直接感知到的挑战和机遇。这种感知通常来源于经验知识。经验知识作为企业现有的特殊资源,在这个企业资源投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资源投入决策的制定,而且影响投入决策的执行。此外,关系网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三)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的影响
1.产业压力。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影响因素众多,其中一些因素并不只是影响单个企业,而是影响整个行业,这种宏观的风险是企业无法避免的。技术的进步、高科技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整个社会处于不断进步中,为整个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行业内的竞争更加激烈。
2.区域网络环境。研究发现,企业所处的区域网络环境对企业国际化进程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企业所处的区域网络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同行示范效应、区位品牌效应、区域内国际化经验、国际经营知识、国际销售渠道、国际化人才等方面的协同和共享,这一系列因素对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协调共享区域网络环境值得企业思考。对于新疆本土企业而言,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应该形成产业集群,“抱团取暖”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新疆本土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新疆本土企业国际化进程经历了由贴牌生产(OEM)、对外直接投资(FDI)、“走出去”自建销售网络、企业联盟规模效益等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本文将对不同阶段新疆本土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一)贴牌生产阶段
OEM模式,即品牌生产者并没有直接生产产品,企业往往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来设计和开发产品,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和生产技术有限,企业为了增加销售,尽早地将产品打入市场,通常通过合同方式委托同类企业为本企业生产产品,然后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目前,新疆许多中小企业都是通过贴牌生产来达到大量销售,打开市场的目的。美克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最初是通过OEM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打开国际市场。2015年,美克家居国外销售营业收入达到61835918939元[1]。
(二)对外直接投资
FDI模式,即投资者以掌握经营控制权为目的进行的投资行为。这是一种最接近跨国投资根本目的的投资行为,其主要形式体现为并购。金风科技通过并购德国企业不仅获得了生产产品的技术,而且充分掌握了对方的销售网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技术设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强了本企业产品的知名度。2015年,金风科技国际销售金额达到2458013244.47元,占营业收入的8.18%[2]。
(三)建立营销网络阶段
特变电工作为国内名牌企业,本质上可以通过建立自营销网络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海外市场销售额,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销售量,提高企业海外市场份额。企业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销售,而是将国内名牌变成国际知名品牌,特变电工作为国内生产高压电缆的龙头老大,已经享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与海外客户建立了直接的客户关系。截至2015年年底,特变电工境外主营业务收入8076353735.04元,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加26.78%[3]。
(四)企业联盟规模效益阶段
目前,新疆本土企业的力量比较薄弱,单个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在国际市场很难存活。新疆国际化起步晚,存在后发劣势。因此,相关联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抱团取暖”更加适合新疆企业进行国际化,从而达到共享企业外部因素,发挥企业之间存在差异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最终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三、新疆本土企业国际化模式影响因素分析——以特变电工为例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的依托下,特变电工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执行“走出去”战略。特变电工作为在新疆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区位、人文和地缘优势,积极开拓中亚及周边国家市场,全面带动企业国际化,积极开拓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一)企业家在国际化模式选择中的影响力
INV理论认为,企业家个人层面的决策对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执行至关重要。特变电工之所以可以在绿色节能输电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离不开创始人张新的领导和决策。特变电工先后参与了中亚、非洲、南美洲及东盟等区域电力规划与咨询,提升了中国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大力地推动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二)企业资源在国际化模式中的影响力
近年来,特变电工对周边国家的国际化进程发展迅速,这源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资源以及人文等各个方面的优势。特变电工通过发挥地缘优势、人文优势、霍尔果斯经贸环境等一系列的关系网与中亚各国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同时,特变电工将自身已经成熟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成熟的制造经验用于中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力和城市建设,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带动中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在中亚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互利双赢的局面。特变电工在国际化过程中没有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和追逐利益为首要目的,而是以造福中亚人民作为发展准则,取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从而强化了友好的合作机制。
(三)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的影响
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变电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始终坚持构建“走出去”这一人才体系,进行全方位多层面人才培养。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特变电工始终坚持对本土化人才的全面培养,在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设立多个海外办事处、研发基地和分公司,由本土化人才进行管理。特变电工也積极引进国际化人才,并且不断加大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综上所述,企业进行国际化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内部竞争力。特变电工作为新疆本土企业中“走出去”的代表,在多年的国际化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为新疆本土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注释]
[1]来自于关克家居2015年报.
[2]来自于金同科技2015年.
[3]来自于特变电了2015年报.
[参考文献]
[1]肖文,陈益君.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一个文献述评[J].中南大学报,2008(1).
[2]王增涛.企业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影响:一个概念框架[J].华东经济管理,2014(1).
[3]喻红阳,赵婷婷.企业国际化速度探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3).
[4]李晓峰,李祥英.知识创新对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机理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2).
[5]吴微.特变电工面向中亚市场“走出去”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新疆社科论坛,2015(5).
(责任编辑:乔虹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