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农村学校教育的无奈

2017-08-24 02:29何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读书无用留守儿童

何涛

[摘 要]农村的教育条件依然相对落后,优质学生的大量流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家长、社会和学校之间的潜在矛盾不断加深;农村教师向城镇学校大量流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质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办学环境和办学资源的缺失等等,许多农村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农村教师很无奈。

[关键词]良莠不齐;留守儿童;读书无用

义务教育已实行多年,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让千千万万家庭贫困的孩子能背上书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走进教室学习文化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一点一点的转变,许多家庭竟然慢慢开始崇拜“读书无用论”,再由于农村这么一个信息不是太发达,人们思想还很保守的环境下,老师在教育学生时遇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棘手的问题。

一、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现在的农村在国家的惠民政策下,交通已不再是什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村村通,户户通。也正因为交通便利了,许多的家长开始慢慢把孩子往城里送了,有些家长认为城里设施硬件条件好,有些家长在城里打工只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还有些家长还会把孩子送到更远的大城市去求学,寻求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当然,这都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毋容置疑。然而优质学生才能进入更好的学习求学,而相对较差的学生还是只能留在农村,同时,由于大量的年轻父母选择了进城务工,有条件的可以将孩子带在身边,没有合适条件的就只有由家里的老人来带,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和孩子就成为了农村的主体,孩子在学校学习,老人在家里务农,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完全寄托在学校、老师的身上,那么多学生,老师又能面面俱到的照顾好所有的孩子吗?答案是否定的。还有些学生是真有智力问题,学校建议他们到特殊学校去学习,然而家长是矛盾的,也知道孩子在学校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有困难,但是把孩子送到特殊學校,又会被左右邻居或其他学生说三道四,况且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允许,也的确不可能把孩子送到城里的特殊学校学习。

还有些老人直接认为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思想道德等等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既然他们把孩子送到了学校,方方面面的教育就都交给学校了。他们没有文化,他们无法给孩子辅导学业,他们也很无助,而留给老师也只有无奈。

二、学生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而农村的孩子更是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家里都是由爷爷奶奶在照顾,教育观念落后,素质偏低,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够或没能力对孩子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只知道这次考了多少分,问一问今天的作业做完了没有;家长本人在孩子心目中没有树立良好榜样,“读书无用论”盛行,加上经济形势下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助长了孩子不良习惯和行为的滋生。老年人年龄大了,对孩子没有太强的约束力,而在学校老师的话也不听,如果再遇到一些溺爱孩子的家长,管理和教育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就更加不易了。孩子在学校不受老师的管理,找家长配合,家长又是老年人,一句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也管不住,或者是一些家长根本就不配合学校的管理,孩子就更加肆无忌惮,更加难以管教了。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俗话说:“黄荆棍下出好人。”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也不能实施,《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加上教育部门的各项规定: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诸多的条条款款下,老师们再也不能使用原来的棍棒式教育了,只能转而使用说服教育,而说服教育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些效果,而大部分孩子认知能力的欠缺,家长的溺爱等等因素,导致说服教育的作用微乎其微。成了不进油盐的“四季豆”。

三、办学条件不足,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很难与城里学校相比,没有配套的硬件设备设施,学校的很多课程不能正常的开展,比如信息技术,艺体课等,都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让学生学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农村教师的工作岗位一般都在乡镇或更偏远的村小,条件很差,学生基本素质也不齐,硬件软件的严重不足,也使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吃力不讨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让很多老师也无能为力。

学生的流失,办学条件的落后,家长的不配合,农村教师的流动。在这诸多的因素影响下,农村教育在慢慢和城市教育拉开差距,并会越来越大,农村教育的大环境堪忧,农村教师很无奈。

猜你喜欢
读书无用留守儿童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不是读书无用 而是你无用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读书无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