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生产的新契机与警惕“唯工具论”

2017-08-24 02:27胡畔
中国广播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数据

胡畔

【摘要】 大数据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广泛影响,广播新闻已开始超越传统的采写编审程序和传播模式,用更便捷与快速的手段通过新闻数据的搜集、整合和分析,去发现和传播丰富的信息,体现出广播新闻更大的价值。面对中国新闻生产的新契机与新气象,本文认为大数据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不能盲目乐观地“唯工具论”。无论中国广播新闻在大数据的运用中如何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人,采、编、审、播人员不仅需要具有熟练掌握运用大数据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具有新闻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新闻责任感。

【关键词】 大数据 广播新闻生产 媒介环境变迁 唯工具论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云计算与互联网的发展,迅速改变着信息搜集处理与传播方式,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兴趣和满足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广播新闻媒体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大数据提供的新闻生产方式完全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和云计算的超强处理功能使传统广播新闻的生产方式相形见绌。大数据为广播新闻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和新动力,它的强大技术为广播新闻的生产带来了新的传播理念、传播平台,以及丰富的信息和多样化的呈现形式。近年来,各级广播电台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变革举措,以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广播新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对大数据作用的认识中,我们既要看到它为广播新闻生产带来的巨大动力和效益,也要看到其局限性。大数据并不是万能的,如果盲目乐观地“唯工具论”,认为技术可以决定一切,新闻生产可以完全发展到由机器来完成,这会给新闻生产的发展带来认识误区,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一、大数据为广播新闻发展带来新契机

长期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与党报党刊因其拥有获得新闻信息来源和传播的特殊地位,一直作为权威主流媒体成为对广大民众传播新闻的主要途径。由于广播新闻接收方式的快捷与方便,一直深为广大听众喜闻乐见。全国各级广播电台都将新闻立台、时效性强作为传播理念,新闻信息的来源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基本上属于官方信息,过去,这些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广大听众的需要。其播送渠道主要为广播电台的新闻频率或节目,其方式也主要为传统的采访、写稿、编辑,然后播音员、主持人播读、现场录音转播、现场连线直播等。在这一制作过程中,传统广播新闻的内容与定位主要决定于编辑记者对新闻的判断,而非听众与市场需求,其新闻编辑思维主要是经验性思维。尽管这样,传统广播的权威性、便捷性和本土性以及强大的公信力依然能构成其优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新媒体广泛运用,传统广播新闻受到强烈的冲击。从中央到省市级的各级广播电台不断努力进行新闻节目的改版创新,在专业化和类型化的新闻频率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都离不开数据来量化和支撑,新闻的信息量远非传统广播所能承载。同时,作为新闻消费者的广大受众,其选择也日趋多元化,广播新闻媒体的优势已然不再。从“时效性”来看,各媒体竞争播报的官方信息往往来自官网及其他网络渠道,而不是从广播途径获得。尤其是各地突发事件的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公众往往成为新闻的第一发布者,或是政府及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进行新闻发布,而第一发布平台也分别是社交媒体网站与官方网站,当专业媒体发现相关消息再进行新闻发布时,时效性已不能充分体现。

面对这样的被动局面,不少传统新闻媒体转变报道思路,在大数据支撑的条件下,将目光转向“数据新闻”,把报道重点和更多的新内容转向大众还来不及了解和难以了解的信息,继续保持非官方新闻难以达到的时效性高度,同时也利用从政府部门获取信息的直接渠道,体现出媒体的权威性和特殊性。另外,廣播新闻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新形势下听众对数据新闻的多种需求,体现“受众本位”的新理念 ,纷纷用大数据对受众喜好、习惯进行分析,找到新闻产品的市场,有针对性地对新闻信息产品进行加工创意,使其符合受众的需要。大数据为广播新闻发展带来的新契机,促使各级广播传媒转变观念,积极地探寻新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媒体激烈竞争的形势。

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我国各级广播电台新闻生产内容、生产平台及传播形式都开始出现了新气象。为了新闻资源共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中国广播云平台”,依托中央及地方各广播频率系统的内容资源,力图面向全国广播电台、行业机构、个体用户开放资源共享与定制化服务,并建立国家级音频素材大全的中华音库,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检索等先进技术实现台与台之间的互联,通过全媒体采编系统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与使用。全国的广播产品一旦在同一平台聚合,必将形成音频产品空前强大的传播阵容,极大地丰富广播新闻生产的内容。在传播方式上,从中央电台到地方台的不少广播频率都开设了客户端,向着分类内容移动传播的方式转变。新闻广播客户端采纳借鉴了通过各种专题进行信息再组织内容的推送机制,针对特定的公众话题或社会热点,对广播、电视、报纸以及互联网的相关内容重新组合,以资讯专题的形式向用户推送,为用户在海量信息资讯环境中更好地了解新闻资讯提供了很大便利。客户端超越了传统音频的单纯听新闻方式与播送范围,使新闻的内容和形态都得到了扩展。客户端能为用户提供包括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在内的全媒体新闻资讯服务。在生产方式的尝试中,“众包新闻”“个性化定制”“私人模式”以及广播新闻的可视化正在出现。如已有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北京电台及一些地方电台开始用不同方式尝试新闻可视化,有的广播与互联网相结合,在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上将记者采制的报道直接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还有的则引入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广播的音频新闻内容运用大数据进行处理,融合进视觉模型中,让人们既可以听广播新闻,也可以看广播新闻。在新闻信息的搜集处理中,还出现了碎片化处理的信息采集编排方式与呈现形式,在编辑部获取独家新闻信息后,马上进行核心信息微博碎片式发布,接着进行广播连线直播发布,再通过广播专题深度报道。碎片化处理打破了传统的采写、选编、编审、录播的线性操作流程,赢得了新闻的最快时效。

这些在大数据背景下出现的广播新闻生产平台、生产内容及呈现方式,为中国广播的新闻传播注入了活力,拓宽了广播的发展空间。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大数据的重要作用,也不能盲目乐观地“唯工具论”,认为大数据就能解决中国广播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二、警惕大数据广播新闻生产的“唯工具论”

毋庸置疑,大数据为广播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空间,从内容与方式上都带来了新气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拥有一定的市场。但大数据作为广播新闻生产参与的重要工具所产生的依赖性、从众性、安全性等问题,是广播新闻新环境下逐渐显现的问题。我们在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要对“唯工具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警惕。

大数据成为参与广播新闻生产的重要工具,其工具性的积极意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过分依靠大数据势必产生依赖性。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认为:“技术的解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即使人也工具化。”①数据新闻的生产是借助大数据和数据处理软件技术从庞大的资料库中提取核心事实框架,并以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使得受众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与阅读效率。它既满足了专业媒体快捷传播的需要,也满足了受众高效率获得新闻信息的需要。但是,随着数字化的利用,广播新闻传统的深入采访调查被数字所取代,数据新闻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意义上对新闻对象及现场的采写流程,转而对复杂庞大资料的有序化、高效化处理,操作起来方便快捷。但在社会生活中,一些需要现场采访调查才能发现的新问题往往会被忽视与埋没,由于依赖已经成为数据的现成信息,无论怎样去分析选擇与整合,它都是既成事实的新闻,各种媒体无论怎样变换方式,都会出现同类题材消息内容的同质化,从而丧失广播新闻的个性与特征,导致大量跟风的新闻,甚至会出现以讹传讹的假新闻。广播新闻和其他媒体新闻一样,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准确性、前瞻性要求都很高,因此,广播新闻的生产不能完全依赖数据。对潜在新闻的发现和真实性的判断,永远离不开专业人员的现场采访调查。技术至上是有限制的,未来的新闻生产依然需要媒体及专业人员。即便是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新闻生产,也离不开专业人员操作新闻选题及整理和编发,大数据永远无法替代媒体从业人员决定新闻的生产过程和把关作用。

人类社会的生活内容纷繁复杂并在不断变化,由人和事组成的新闻因素也并非是单一静态的,无论大数据大到何种程度,它也很难概括其全貌及特殊现象。尤其是一些对人和事的深度报道是很难由数据来表达的,比如对典型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以及行为细节的报道是不能由数据简单组合呈现的,而必须通过专业人员的直接接触、采访和调查才能挖掘到,数字是不能取代这一切的。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等人在谈到现代科技与人性问题时认为:“科技确实已在使人疏离人、疏离自我。科技会造成实质与情感上的距离,把人剥离自己的生活。”②即便是在未来,有了高智能的机器人,也未必能够全用大数据来描述和体现人们的内心感情。我们不能 “唯数据论”和“唯技术论”,让新闻呈现为机械枯燥数字的排列组合,新闻生产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数据,数据只是作为一种新闻生产的辅助工具和新型的生产方式,有其合理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将合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其中,工具理性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纯粹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通过精确计算的方法最有效地达到目的,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这也是后来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工具理性”概念。新闻要体现“以人为本”,就不能单纯将新闻视为追求功利效果的产品而漠视人的情感需要,应该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新闻应该有温度,体现对人的关怀。尤其是在关乎人物的报道中,人情、人性与心理的展现才能让新闻有温度,新闻稿件从字里行间传递出情感,让新闻打动人、感染人、激励人。”③单凭数据与技术是难以达到如此目的的。

大数据作为支撑广播新闻生产的重要工具,一方面为广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快捷的信息;另一方面也给信息安全带来隐患。“电子媒介一旦被广泛应用,它可能会创造出新的社会环境 ,而社会环境重新塑造行为的方式可能会超越所传送的具体内容 。”④由于云平台、移动互联、客户终端与互联网的连接,各种信息实现自动采集、快速计算和互相传递,人们可以随时通过大众媒介获取各种想要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往往超越了隐私和伦理的范围。涉及社会群体的秘密与个人隐私的信息,采集行为是否合法,负面效果由谁负责与怎样负责等问题,并没有现成的法律与制度规定。由于广大受众对媒体依赖性不断增大,媒体一旦出现有损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报道,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大数据对各种数据搜集和展现的巨大功能使人们的言行空前公开化和社会化,群体的活动空间甚至个人的隐私随时可能被无孔不入的电子工具所监视,“我们最后很有可能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电子全景监狱之中。”⑤

目前,我国关于大数据在新闻传播发展中的相关法规建设还相对滞后。大数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闻生产与传播,但大数据本身并不能消除侵权问题而保证海量数据采集的合法性及数据中的隐私不受侵犯,这是运用好大数据必须解决的先决条件。

三、结语

“唯工具论”在中国广播新闻发展的道路上是行不通的,我们应有前瞻的眼光,对其保持高度的警惕。目前,中国各级广播电台新闻所运用的大数据都来源于少数科研机构和信息服务商,尽管可资运用的信息量巨大,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能直接使用和有效使用,必须由广播专业人员根据传播价值取向进行对比分析,从总体样本中发现趋势和规律,经过鉴别选择,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平台的新闻点,然后加工成形式多样并具有播放个性化的新闻。这样的过程证明,在大数据的运用中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人。这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所言:“各种传媒形态都是人创造的, 大多数传播活动是人有意识的信息行为,人才是传播活动的主体。”⑥无论中国广播如何发展,采、编、审、播人员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传播观念都会直接影响着新闻的质量和社会效果。

注释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娜娜·奈斯比特、道戈拉斯·菲利普:《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尹萍译,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③赵国宁:《新媒体时代数据新闻热下的冷思考》,《今传媒》,2015年第8期。

④〔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⑤〔美〕威廉·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吴启迪、乔非、俞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⑥陈力丹:《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45 页。

(本文编辑:吕晓虹)

猜你喜欢
大数据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小微电商授信评估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