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解读
授权公告号:CN103894273B
授权公告日:2017.08.01
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平华 马占虎
碎枝机是一种常见的园林工具,适用于修整园林或修剪景观树木时的树枝切割及粉碎处理,经处理后的碎木屑可作为肥料、基料、燃料等再利用,促进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循环再生。
通常,在碎枝机工作时,需要将树枝从碎枝机上部投入机器内部,用挡板阻挡树枝再由碎枝机切割机构切割,挡板为碎枝机切割机构提供受力面,经切割机构切割后的树枝由碎枝机下部的锥形出口漏出。
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树枝对挡板的挤压作用以及滚刀磨损,均易出现切割机构与提供受力面的挡板之间间距增大,不易切断树枝的情况。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这一现象提供一种碎枝机对刀机构。该发明即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碎枝机自动对刀机构,包括挡板和间距调整机构,挡板可转动地固定于碎枝机内腔,且挡板两侧分别设置碎枝机切割机构和间距调整机构;间距调整机构包括紧固件,紧固件接触所述挡板的第一侧,并保持挡板的第二侧与碎枝机切割机构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间距调整机构还包括紧固件定位件,紧固件定位件固定于碎枝机,定位紧固件;紧固件定位件与紧固件间设有使挡板保持贴合切割机构的锁定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定位件套设于紧固件外周;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紧固件的外螺纹,以及设置于紧固件定位件且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间距调整机构还包括旋钮,旋钮与紧固件的第一端连接,且旋钮的第一端伸出碎枝机的机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间距调整机构还包括扭力存储件,旋钮通过扭力存储件与紧固件的第一端连接;扭力存储件径向套设于紧固件,且扭力存储件一端固定于旋钮,其另一端固定于紧固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钮的第二端靠近挡板,旋钮靠近挡板的第二端外周设有缺口和旋钮固定位,且缺口外周设置有缺口定位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的第一端端面开设有凹槽,旋钮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定位件固定于碎枝机内部,紧固件定位件套设于与挡板接触的紧固件的第二端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外周套设有与紧固件配合的紧固套,且紧固套位于紧固件与紧固件定位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间距调整机构作用于靠近挡板自由端的第一侧,挡板的第一侧呈曲线设置,曲线的线型为在挡板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挡板的第一侧与间距调整机构面接触的线型;挡板的第二侧呈曲线设置,挡板第二侧的曲线线型与碎枝机切割机构在靠近挡板自由端的第二侧的运行轨迹相同。
该发明碎枝机自动对刀机构,挡板可转动地固定于碎枝机内腔,在挡板两侧分别固定设置碎枝机切割机构和间距调整机构,当碎枝机切割机构和挡板之间的间距变大,不易将机器内的树枝剪断时,调整挡板另一侧间距调整机构中的紧固件,推进或者旋转紧固件,使紧固件抵触挡板,从而推进挡板,并保持挡板调整后的位置不轻易改变,使挡板与切割机构重新贴合,即可切碎树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该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在碎枝机中,由挡板11与切割机构10配合来切割树枝,碎枝机对刀机构是用于调整挡板11与切割机构10之间的间距,是通过间距调整机构12推动挡板11沿挡板11的某一端枢转,使靠近挡板11自由端的挡板11贴合切割机构10。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碎枝机对刀机构,包括挡板11和间距调整机构12,挡板11可转动地固定于碎枝机内腔,且挡板11两侧分别设置碎枝机碎枝机切割机构10和间距调整机构12。碎枝机切割机构10和挡板11配合,用于碎枝机切割机构10内的树枝等物,间距调整机构12设置在挡板11的另外一侧,用于调整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的间距。间距调整机构12包括紧固件120,紧固件120接触挡板11的第一侧,并保持挡板11的第二侧与碎枝机碎枝机切割机构10贴合。当碎枝机切割机构10和挡板11之间的间距受磨损或挤压等因素的影响,间距变大,不易将机器内的树枝剪断时,调整间距调整机构12中的紧固件120,推进或者旋转紧固件120,使紧固件120抵触挡板11,从而推进挡板11,使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重新贴合,即可切碎树枝;同时,紧固件120可保持调整后的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之间的间距不会变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间距调整机构12还包括紧固件定位件121,紧固件定位件121固定于碎枝机内腔,紧固件定位件121用于定位紧固件120,使紧固件120轴向抵触挡板11;紧固件定位件121与紧固件120间设有使挡板11保持贴合碎枝机切割机构10的锁定机构。其中,锁定机构可以是单向锁,在紧固件定位件121设有可单向锁定的单向锁,紧固件120设有与单向锁配合的锁扣,锁扣对准单向锁,当需要调节间距调整机构12时,推动紧固件120,使锁扣与单向锁锁定,即可推进紧固件120,使紧固件120抵触挡板11,从而推进挡板11,使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重新贴合,即可切碎树枝;同时,由于是单向锁,紧固件120不能退出紧固件定位件121,防止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之间的间距变大。
当然,锁定机构锁定紧固件120还可以是螺纹配合。间距调整机构12还可以包括紧固件定位件121,紧固件定位件121套设于紧固件120外周,用于定位紧固件120的径向位置。锁定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紧固件120的外螺纹,以及设置于紧固件定位件121且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调整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之间的间距时,只需旋转紧固件120,即可使紧固件120沿轴向运动,抵触挡板11,从而推进挡板11,使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重新贴合。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间距调整机构12还包括旋钮123,旋钮123与紧固件120的第一端连接,且旋钮123的第一端伸出碎枝机的机壳13。旋钮123与紧固件120的第一端连接,是为了在旋转旋钮123时能直接作用于紧固件120,使紧固件120做出相应的运动,抵触挡板11,使作用于旋钮123的力更有效地传递给紧固件120。旋钮123的第一端伸出碎枝机机壳13,是为了便于操作,在旋转旋钮123时不需要拆掉遮挡的部件,避免出现操作麻烦困难的情况。可以理解,若旋钮123设置在套设于紧固件120第一端以外的其它处,同样也能实现旋钮123带动紧固件120运动,所以旋钮123与紧固件120的第一端连接不是必须的;旋钮123伸出碎枝机机壳13是为了便于操作,对紧固件120是否能推进挡板11不产生影响,所以,旋钮123伸出碎枝机机壳13也不是必须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间距调整机构12还包括扭力存储件122,当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之间的间距需要调整时,旋转旋钮123,为间距调整机构12提供扭力,扭力存储件122存储旋转旋钮123所提供的扭力。扭力存储件122径向设置于紧固件120外周,且扭力存储件122一端固定于旋钮123,其另一端固定于紧固件120;于是,扭力存储件122存储的扭力释放后,扭力会带动紧固件120旋转,而紧固件120的外螺纹与紧固件定位件121上的内螺纹相配合,在紧固件120旋转时,会促使紧固件120沿轴向运动,抵触挡板11,从而推进挡板11,使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重新贴合。当然,扭力存储件122和旋钮123对于紧固件120的旋转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借助扭力存储件122的扭力来旋转紧固件120,而采用直接手动旋转紧固件120的方式也是可行的,可以理解,扭力存储件122对于紧固件120是否能推进挡板11不是必须的。
图1
图2
图3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钮123的第二端外周设有缺口和旋钮固定位1230,且缺口外周设置有缺口定位块1231,其中,旋钮123的第二端靠近挡板11。旋钮固定位1230设置在旋钮123外周,可以是环状物,起到了对旋钮123的径向定位的作用。在旋钮123上设置的缺口内设置缺口定位块1231,且缺口定位块1231同时置于旋钮固定位1230的缺口内,起到了对旋钮123的轴向定位的作用,缺口定位块1231的个数可以是2个及以上。可以理解,若没有旋钮固定位1230和缺口定位块1231,紧固件120同样可以在旋钮123的旋转下实现扭力的接收与传递,所以旋钮固定位1230和缺口定位块1231对于紧固件120是否能推进挡板11不是必须的。其中,扭力存储件122设置在旋钮12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且旋钮固定位1230可以在紧固件120轴向挤压扭力存储件122,固定扭力存储件122的轴向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紧固件120的第一端端面开设凹槽,旋钮123设有与轴向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凹槽与凸起配合。当旋钮123旋转时,设置在旋钮123上的凸起即可带动与之配合的凹槽转动,即旋钮123会带动紧固件120旋转。因紧固件120上设置有外螺纹,且紧固件定位件121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以,紧固件120旋转,即可使紧固件120沿轴向运动,抵触挡板11,从而推进挡板11,使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重新贴合。当然,这种情况下的凹槽与凸起的形状不能是圆形的,必须是凸起可以带动凹槽旋转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多边形或者条状等。可以理解,不借助旋钮123、凹槽和凸起来旋转紧固件120,而是直接手动旋转紧固件120的方式也是可行的,所以,旋钮123、凹槽和凸起对于紧固件120是否能推进挡板11不是必须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间距调整机构12还可以包括旋钮123和扭力存储件122;紧固件120的第一端端面开设凹槽,旋钮123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扭力存储件122一端与旋钮123固定,另一端与碎枝机的机壳固定;或者是扭力存储件122一端与紧固件120固定,另一端与碎枝机的机壳固定。当然,这种情况下的凹槽与凸起的形状不能是圆形的,必须是凸起可以带动凹槽旋转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多边形或者片状等。可以理解,旋钮123、扭力存储件122、凹槽、凸起以及扭力存储件122的固定位置对于紧固件120是否能推进挡板11不是必须的,也可以采用以上其它方式或是手动方式实现。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定位件121可以套设于与挡板11接触的紧固件120的第二端外周,紧固件定位件121固定于碎枝机内部。紧固件定位件121可以对紧固件120径向定位;可以在紧固件120外周均匀布置旋钮123与紧固件定位件121,使调节连贯,不易出现故障;紧固件定位件121还可以对挡板11进行适当的抵挡,使挡板11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之间的间距不会太大。当然,紧固件定位件121的位置还可以是紧固件120外周的其它处,只要是能定位紧固件120即可,可以理解,紧固件定位件121套设于与挡板11接触的紧固件120的第二端外周的位置,对于紧固件定位件121能否定位紧固件120不是必须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120外周套设有与紧固件120配合的紧固套124,且紧固套124位于紧固件120与紧固件定位件121之间。在紧固件定位件121与紧固件120之间设置紧固套124,是为了使定位效果更好,同时,可以是在紧固件定位件121上不设置内螺纹,而将内螺纹设置在固定在紧固件定位件121与紧固件120之间的紧固套124上,这样,在碎枝机使用太久或出现故障,需要更换内螺纹时,更换紧固套124即可,不需更换紧固件定位件121,节省材料和成本。可以理解,若没有紧固套124,可以在紧固件定位件121上设置与紧固件120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达到相同的定位目的,所以,紧固套124对于能否定位紧固件120不是必须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挡板11的一端枢接于碎枝机内腔,间距调整机构12作用于靠近挡板11自由端的第一侧、并贴合于第一侧,使挡板11第一侧与间距调整机构12的接触处的轮廓相配合。在间距调整机构12推动挡板11从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有间隙到贴合碎枝机切割机构10的过程中,挡板11第一侧与间距调整机构12相配合的轮廓能始终保持间距调整机构12与挡板11第一侧均为面接触,不会出现接触面上点接触或线接触的情况,使挡板11受力较好,抵压效果更好。当然,挡板11第一侧的轮廓不与间距调整机构12的轮廓配合,在挡板11转动的过程中出现点接触或线接触,也能实现紧固件120对挡板11的抵触,达到推进挡板11的目的,可以理解,挡板11第一侧的轮廓与间距调整机构12的轮廓配合对紧固件120是否能抵触挡板11不是必须的。
图4
其中,挡板11靠近自由端的第二侧的轮廓线型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的运行轨迹相同;碎枝机切割机构10工作时,会形成弧形的运行轨迹,相对于挡板11为直线型,碎枝机切割机构10与直线型挡板11呈点切来说,挡板11第二侧呈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运行轨迹相同的弧形,可使碎枝机切割机构10在挡板11的运行轨迹内均可切割,使切割路线变长,使切割效果更好。同时,弧线形的挡板11第二侧可使切割后的树枝在碎枝机切割机构10的带动下由于惯性的作用,从碎枝机内腔的一侧落入碎枝机空腔下部中间的V形出口,使切碎的树枝不会残留在碎枝机内腔边缘设置的组件的缝隙之中。当然,挡板11第二侧的轮廓不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的运行轨迹相同,为其他弧形或直线型,只要是能使碎枝机切割机构10与挡板11之间有切割点,并且不阻碍碎枝机切割机构10的运行即可,可以理解,挡板11第二侧的轮廓与碎枝机切割机构10的运行轨迹相同对碎枝机切割机构10是否能切割树枝不是必须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紧固件120外周可以轴向套设弹簧125,在紧固件120轴向具有弹力,在旋转旋钮123,减小碎枝机切割机构10与挡板11之间间距时,弹簧125产生的轴向弹力可以减小因调节旋钮123时旋转角度过大可能对挡板11和碎枝机切割机构10产生的损伤。可以理解,轴向弹簧125对调整碎枝机切割机构10和挡板11之间的间距没有影响,所以,弹簧125不是必须的。
如图3所示,紧固件120的外螺纹与紧固件定位件121或者紧固套124的内螺纹配合的方式,可以是紧固件120为螺栓,紧固套124为螺母。螺栓在受到扭力作用时,会产生旋转,螺母配合螺栓的螺纹,使螺栓的旋转随着螺纹伸出或缩进螺母,实现螺栓抵触挡板11,或者拆卸。当然,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使螺栓抵触挡板11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还可以是其他可实现紧固件120伸缩的方式,如在紧固件120内部设置内杆,且在紧固件120外壁上设置滑槽,能推动内杆在滑槽的伸出物来调节内杆的长度,使内杆能抵触挡板11,或者其他方式。
碎枝机切割机构10可以是滚刀。滚刀固定在碎枝机内部,滚刀有多片刀片、且密集,在滚刀滚动的过程中实现切割,切割效率高、效果好。
扭力存储件122可以是蜗簧,蜗簧在碎枝机切割机构10和挡板11间距变大的过程中,可以储存能量和扭力;且蜗簧相对于其他的扭力存储件122效果较好,便于固定所要连接的两端,且装拆方便。
如图5所示,碎枝机机壳13和紧固件120、碎枝机机壳13和旋钮123、或者旋钮123和紧固件120上均设有固定扭力存储件122的卡槽126。卡槽126主要是起到固定作用,卡槽126将蜗簧固定于碎枝机机壳13、旋钮123和紧固件120上,使蜗簧的位置相对固定,且便于储存、释放能量和扭力,旋转旋钮123时使紧固件120能随着旋钮123的转动而同步同向运动。需要指出的是,卡槽126起到了固定扭力存储件122的作用,对于调整碎枝机切割机构10与挡板11之间的间距没有影响,且旋钮123与紧固件120之间的固定、蜗簧的固定还可以是其他的固定方式,如采用螺钉固定,可以理解,卡槽126不是必须的。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该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该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该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该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