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波
袁世凯炮制的“熊希龄盗宝案”
李江波
熊希龄
清宣统元年(1909)七月,清政府为筹建京师图书馆,依学部奏请,允准将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四库全书》调拨京师图书馆。
辛亥鼎革,1913年6月27日,北洋政府教育部依前案致函热河都统姜桂题,“拟即派人往取”文津阁《四库》及各殿藏书。直到8月12日,姜回文:候派员到热后,自当将文津阁藏书一律点交运京。其余殿阁所藏书籍,
则留存热河图书馆。自此,文津阁《四库全书》返京的大幕徐徐拉开,却也引出一桩熊希龄热河行宫盗宝的公案来。
1912年12月22日,袁世凯任命熊希龄(1870—1937,湖南凤凰人)为热河都统。之后又派姜桂题入热协助熊剿匪。名为协助剿匪,实为监督其行动。
熊希龄到热河履任后,看到清行宫陈列之物被盗卖严重,避暑山庄年久失修,房屋倒塌,破败不堪,为杜绝前清皇室之产被侵被夺,他决定援照历任都统到任清查行宫陈列各物的旧例,将热河行宫的实在情形分别报告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前清内务府及国务院,准备将热河行宫内陈设各物彻底清查一次。经袁世凯、内务府和国务院批准同意后,熊希龄将热河行宫所有古物图籍,彻底清理完毕。恰在此时,库仑蒙匪勾结陆军三营叛乱,蒙防吃紧,此时的姜桂题主要任务在于剿匪。
熊希龄在清理行宫古物的同时,还对避暑山庄各处坍塌的楼台殿阁陆续进行了修葺,以供将来作为游观之用。他计划将避暑山庄的前宫改为陈列所和西宾馆,文津阁改为图书馆,永佑寺改为佛供陈列所,狮子园改为植物园,西峪及含青斋改为森林试验场,将南北西路行宫并为各属中小学基址,其余园内各处,酌量备用。
要完成如此浩大的修理工程,势必需要一笔巨款。然而此时清皇室无闲款用来修整山庄,热河又地瘠民贫,北洋政府更是债台高筑。熊希龄向袁世凯和国务院请示说:“拟请选库内所藏瓷器之稍贵重者,在京、沪等处变卖数十件,如得善价,即可徐图布置。”袁世凯和国务院批示照准。最后熊希龄仅花了白银10820两,就把避暑山庄的园庭房屋修葺一新。
将热河行宫陈设各物全部清理完后,熊希龄又呈文向袁世凯建议,不如将原库藏瓷玉各物,延聘中外人士精于赏鉴者核实估价,再行酌送公债票于清帝,买归民国国有,以示优待皇室之至意。至于书籍一项,除电允教育部查照前案,将文津阁所藏抄本《四库全书》派员来领,运入京师图书馆外,其余文津阁他项书籍及各殿阁抄印各书,仍请留存热河。因此可知,同意教育部派人来避暑山庄取文津阁《四库全书》的,熊希龄在先,姜桂题在后。
袁世凯批示照准后,熊希龄分报国务院内务部与前清内务府,具体商定如何办理。商定结果是除酌选一部分古物及工艺品留热陈列外,其余所清理的各项物品,包括瓷玉、字画、屏幛、紫檀本柜等等,都一概运往北京。熊希龄派公署总务科长杨显曾清点山庄内宝物,择其优中之优打包装箱,共装了20多船。
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些已经清理好的行宫古物运往北京,熊就不得不于1913年8月18日匆匆离开热河,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熊希龄离开热河以后,热河事务由姜桂题全权负责。这些已清理好的行宫古物于当年11月,由热河护理都统舒和钧派苑副徐延全为押运员押运,内务部派佥事赵魁续、阿勒精阿为接洽员,经天津转到北京,后存于故宫“古物陈列所”。
在这批行宫古物抵京后一个月,12月31日,姜桂题派人将文津阁《四库全书》押送进京,随同其他物品一起运往当时的内务部所属文化殿古物陈列所。
姜桂题主动急于起运文津阁《四库全书》,其实与1913年11月底袁世凯炮制的“熊希龄热河行宫盗宝案”有关。
之前,熊希龄把都统公署和军用仓库迁入了热河行宫,将禁地改成了办公场所,来来往往出入行宫的人自然多了。这一方面为后来园中管理官兵如张振久等勾结外面的文物贩子,串通盗卖行宫古物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使不少出入行宫的统兵将领对宫内所藏物品眼馋耳热,不免暗中打起了主意。如周秋光《熊希龄集》记载,熊曾送给姜桂题几件字扇,姜桂题也承认“前蒙惠赠字画两件,早经照收,调阅卷宗,历历可考”。
1906年,避暑山庄水心榭三亭
1913年11月29日,北京《群强报》公开报道了时任国务总理熊希龄在“为热河都统时将前清行宫之古瓷器、书画取去二百余件,现被世续(前清内务府大臣)查明,已请律师向京师地方厅起诉”的特大社会新闻。同时,北京的另一家报纸《新社会日报》,更是每天都大量登载种种有关熊希龄热河行宫盗宝的新闻,并配上“时评”。上海《神州报》也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了熊希龄热河行宫盗宝的种种消息。熊希龄以国务总理的名义,连续4次致函内务总长朱启钤,命令内务部迅速整饬京师警察厅,从严究办《群强报》、“北京世界语会”主笔攻击诋毁他的人,并查封《新社会日报》馆。
其间,熊希龄亦曾致电姜桂题,表明案情已然查清,要求协助缉拿盗贼,毋令漏网。
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熊希龄被起用并派往各国去考察宪政,回国后一直被认为属于进步党人士。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熊希龄曾大力拥护,也得到袁的重用。但袁世凯最终目的终究是要取缔国民党,摆脱国会的束缚,在他看来熊希龄始终只能作为过渡人物。因此袁世凯授意新闻媒介在热河行宫盗宝案上大做文章,便是想利用此事来挟制熊希龄。
熊希龄案,姜桂题当然知晓,而且参与了侦破缉拿工作。在第一批热河行宫古物进京后,面对社会各界对热河行宫文物的关注,以及民间对姜本人在热河案中角色的质疑,人人谓之国之重宝的《四库全书》,在姜桂题看来无疑是烫手的山芋。综上考虑,将热河行宫内最重要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尽快送京已成最好的选择。而且,不待教育部来人,先斩后奏,则可将其余殿阁藏书留在热河,也是熊、姜一直以来经营热河图书馆的希冀。姜桂题后来凭借这批殿阁藏书,建起了热河图书馆(今承德图书馆),馆址设在文庙尊经阁。热河图书馆收集了清代山庄内的各种古本图书92部376函。
至于熊希龄,对政治失望之后,他转而投身于慈善。毛泽东曾这样评价熊希龄:“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1949年,中共进驻北京,毛就住在熊希龄创办的香山慈幼院的旧址。
(责任编辑:齐风)
(邮箱:chenjianxin112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