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摘 要: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惯性思维影响了档案工作的突破和创新,直接限制了其公共服务功能的拓展,但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生产实践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积极需求服务功能的拓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该文主要通过分析和探究档案工作创新中公共服务的拓展的方法和措施,旨在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工作 公共服务 创新 开拓 方法
中图分类号:G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6(b)-0186-02
傳统的封闭型档案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档案管理建设需求,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所以急需对档案工作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从传统型档案馆向现代档案馆转变,提高档案工作中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尤其现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要尽快实现档案建设和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充分体现档案工作的社会价值。文章就如何在档案工作创新中拓展公共服务功能展开讨论和研究。
1 积极挖掘馆藏开放潜力、提高公共服务品质
1.1 拓展馆藏开放数量
档案工作创新中的服务功能拓展需要积极拓展服务思维、服务领域,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寻找服务拓展切入点,实现由封闭走向开放。从调查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档案馆可以开放利用的馆藏档案仅占馆藏档案总数的24%,与我国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所以我国档案馆应该挖掘馆藏开放潜力,拓展馆藏开放数量。可以在严格遵循我国《档案法》的基础上,对未满30年不具保密需要,以及满30年可以解密的这类档案逐渐实现开放,增大开放的数量,提高档案服务功能和质量。
1.2 拓展档案开放的范围
现在我国众多档案馆都会设立相关的档案禁区,尤其在社会公众的现代化意识不断高涨的同时,政府应该积极拓展档案开放的范围,体现政府对社会民众知情权的充分尊重。我国外交部档案馆在2004年4月向社会开放了4545件外交档案,7月又逐渐开放5042件,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起积极的反响,得到了国家社会和国内民众的赞许,同时也说明社会民众对档案服务功能的需求。
1.3 拓展档案服务的群体
我国各类档案馆的档案资源主要是用于公务、学术研究等领域,社会公民的个人服务功能较差。在社会功能逐渐多元化的同时,公民个人的档案服务需求在不断高涨,政府应该积极开放馆藏非公务利用档案,向社会公民个人提供档案功能服务。例如,社会工作、生活中公民需要了解经济纠纷、婚姻关系、工作调动、劳动保险等信息,档案馆逐渐开放这类档案信息,扩大档案服务的群体,提高档案服务水平。
2 借力社会优势资源,创新管理机制
2.1 加强与相关机构部门的合作
档案馆要学会利用外部环境资源和优势,在遵循国家政策基础上,与社会各界建立练好的沟通渠道,加强业务上的合作。例如,档案馆基于共同目的和利益与相关社会部门机关展开合作,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实现资源的共享,扩大资源服务空间,形成一个资源整体,突破了传统档案馆服务时空的局限性,可以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为便捷的服务功能。同时,档案馆向着完全开放的方向发展,势必将承担更大的这会责任。
2.2 加强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档案馆逐渐实现以社会民众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不断优化改进自己的运行方式,实现与网络数字发展趋势的对接,尤其民众更倾向于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信息资源,档案馆应该构建适合自己内部管理发展需求的信息资源网络服务平台,为社会民众提供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搜索服务。档案资源信息的存储、处理、通信和交互于一体。其次,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网络时代,智慧型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导,档案馆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公众号等为社会民众提供全方位数字化的档案服务。提高档案创新中的公共服务质量。
2.3 构建档案业务外包服务模式
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丰富,但是很多时候提供服务功能的便捷性不足,档案馆可以通过委托的形式将部分业务转移到相关机构,实现档案资源的良好利用。例如,将相关的档案信息外包给专业公司,通过专业公司的加工和平台构建,让社会获取档案资源的便捷度提高,获取档案信息的渠道拓宽。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档案服务功能的拓展,还实现了相互借力的双赢效果,使得档案创新的公共服务功能拓展投入少、效果高。
3 拓展档案公共领域,提高服务的社会性
3.1 延伸服务链条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生产实践的内容越来越多,实践的方式也呈多样化的方式,档案工作急需拓展功能领域,才能满足社会民众的需求。传统的档案开放基本没有涉及到家庭收支账、集成长照片、专业收藏等,档案馆应该积极挖掘馆藏资源,开放这类型档案,切实满足更多社会民众的需求,把档案的再生产品推向社会市场,延伸档案公共服务的链条,发挥档案资源应有的社会效益。
3.2 建立以社会民众为中心服务机制
档案馆应该建立以民众为核心的服务管理机制,对现有的社会民众服务手段进行整改。加强社会民众的调查分析,及时了解民众的意见反馈,做到社会需求的精细化管理,同时针对不同的意见,建立不同的信息档案。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主要是档案馆管理者的主观性服务,对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没有详细的归纳总结。在社会层次机构日趋复杂化的情况下,档案馆应该根据每个社会个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在实现社会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扩大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顺应现代化市场环境。
3.3 积极寻求档案资源的共享
网络技术是实现档案资源贡献机制建设的重要力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顺应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所以我国应该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档案管理服务的经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纸质的档案、照片等归纳到档案信息资源库当中,实现全国数字化档案资源的网上集成化查询、检索和利用,提升档案工作创新中公共服务功能的拓展,满足社会跨馆际查询档案信息的需求。
3.4 传播档案馆的良好公众形象
人力资源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力量,档案馆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适应时代对档案馆建设和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优化管理服务理念,为广大社会民众提供专业性的档案信息服务,建立档案馆良好的对外形象。其次,改变传统封闭的形象,创造条件把档案馆发展成社会民众提升精神生活场所,突出档案馆的服务功能,以服务赢声誉,以服务赢支持,使档案工作在和谐社会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所以急需对档案工作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从传统型档案馆向现代档案馆转变。档案馆应该拓展馆藏开放数量、拓展档案开放范围、拓展档案服务的群体,积极挖掘馆藏开放潜力、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加强与相关机构部门的合作、加强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构建档案业务外包服务模式,借力社会优势资源,创新管理机制。延伸服务链条、建立以社会民众为中心服务机制、寻求档案资源的共享、传播档案馆的良好公众形象,提高服务的社会性。
参考文献
[1] 赵屹,宋晓颖.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创新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3(7):12-14,24.
[2] 黄霄羽,冯磊,郭煜晗,等.档案馆应用社交媒体创新档案服务的可行性[J].北京档案,2016(10):12-15.
[3] 创新档案服务机制 拓展服务民生功能[J].档案与建设,2012(1):69.
[4] 贲道红.丰富资源建设 创新档案服务——宜兴市档案工作调研报告[J].档案与建设,2011(8):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