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蒙雨
李奎报(1169-1241年)是朝鲜高丽时期诗人,由于中朝之间的交往,李奎报的诗歌创作深受唐代诗人杜甫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李奎报对杜诗诗论的学习,揭示他对杜甫诗中表现手法的借鉴,最后从诗歌的对比分析和诗人经历、社会政治两方面综合论证杜甫对李奎报诗歌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关于杜诗传入朝鲜的时间,学者争论不已,大致时间是11世纪,从李奎报《吴先生德全哀词》“为诗文得韩、杜体,虽牛童走卒无有不知者”的叙述可以看出,在李奎报生活的时代,杜诗已经风靡全国。李奎报生活在11世纪,当时高丽文坛模拟之风盛行,苏轼、白居易成为高丽朝汉文写作的楷模.为了纠正这种拟古倾向,李奎报提出“夫诗,以意为主,设意最难,缀辞次之”“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白云小说》),要求写诗要创新语、创新意。李奎报希望通过学习李、杜、韩、柳诗歌中的无穷魅力,来改变诗坛泛滥的拟古倾向,李奎报认为“老杜独步天下”,足以成万代之师,他评价杜甫说:“至于李杜,则其诗如熊豹胎,无有不适于人口者。其名固已若雷霆星斗,世无不仰其光、骇其响者。”
一、李杜诗论观对李奎报诗歌创作的影响
崔滋是李奎报的学生,他在《补闲集》中谈到李奎报“观其诗文,日月不足誉”、堪称“天才俊迈者也”,他诗歌創作的艺术特色汪洋恣肆,具有奇异的想象和瑰丽的意象,被称为“海东谪仙”,但是纵览李奎报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虽然他一直奉行“李杜”并行的诗论观,但又不完全仿效“李杜”的创作手法,终成“一家之言”。
李奎报的诗论观融合了“李杜”之长,他继承杜甫“史诗”关注现实题材和叙事写实相结合特点,艺术表现上又继承了李白诗歌创作的艺术个性,将李白诗歌中的主观色彩、奇特想象以及明丽爽朗的词语色调在自己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李杜”的诗歌产生于中国本土,他们的创作手法也得到了后世的继承与发展,但大都是分别继承其文学创作观中的某一方面而自成一派,由于李杜诗歌创作观的迥然不同,所以几乎没有人能够同时继承二者诗歌创作的方法。如果将他们强行柔和,就会失去各自的特点,李奎报却巧妙地找到了二者的长处,并将它们完美契合。虽然李奎报在很多诗论的文章中也都是将“李杜”放在一起并称的,但在实际创作上更多地体现“亲李”倾向。
二、杜甫诗歌创作对李奎报的影响
由于李奎报在诗论中十分推崇杜甫,所以在诗歌创作中他多次引用杜名,化用杜诗。虽然他诗歌创作艺术特色上更接近于李白,但其诗歌创作实践更接近于杜甫,他借创作大量现实主义主题的诗歌作品,不仅经常化用杜名、引用杜甫诗句,而且借鉴了杜诗的题材、句意、叙事手法,大量化用杜诗的典故。
(一)杜甫诗歌主题对李奎报诗歌创作的影响
李奎报的诗歌题材十分广泛,较前代诗人有很大的拓展,张扬了诗人创作的个性和主体性。李奎报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主要受李白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的影响,中期和后期受杜甫影响,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诗歌。
从诗歌主题上看,前期诗歌的创作主要是受李白影响,如咏史长诗《东明王篇》和咏史怀古诗《开元天宝咏史诗(四十三首)》充满着豪迈旷达、自由洒脱的精神。中期的诗歌创作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是由于李奎报思想上受到杜甫影响,开始关心人民疾苦,批判社会现实,他创作大量农本思想的诗歌,对农民的遭遇表现出深刻的同情,如《孀妇吟》“独有老孀妪,拱手愿复暑”“故絮久已典,新衣谁复与”写一位老婆婆因贫寒而无冬衣避寒,在心中默默祈祷秋天不至,永远是夏天,表现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杜甫的《石壕吏》“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中所表现的思想具有互文性。它们都是写农民的穷困,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作者痛苦的心情。
另外,在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与农民的穷困生活的对比中,批判官僚贵族的荒淫腐朽,嘲讽朝廷的昏庸无能。例如,李奎报的《闻国令禁农饷清酒白饭》中“长安豪侠家,珠贝堆如阜”“酒食厌腐朽”“或伺马与狗”与农民的“乃反掘凫茈,饥仆不自救”进行对比,以权贵的豪奢突出农民生活的困苦。此外,诗歌在整体结构上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写贵族生活的奢侈与不劳而获,后半部分写农民的辛勤劳动却“饥仆不能自救”和朝廷下达的农民不得吃自己劳动所得的清酒白饭的禁令,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朝廷禁令的谴责,这种对“民寒臣富”现象的谴责正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描写有很大相似性。
(二)杜甫诗歌创作手法对李奎报诗歌创作的影响
除此之外,李奎报在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法上也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李奎报在中年时期遭受人生的重大转折,对复杂的官场斗争有了深刻的体会后,他的诗歌创作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早年的抒情写意转向描摹和反映现实,即使在感慨身世处境的诗歌也增添了大量的现实内容。晚年由于人生心境的变化,诗歌创作方法又向抒情写意、感慨人生转变,但这一时期的抒情增加了更多的现实内容,李奎报中后期的诗歌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自我抒情都是在叙述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的。
李奎报对杜甫叙事手法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将叙事融入强烈抒情性,将抒情诗纳入叙事诗的创作中。例如,《七月三日闻云梯县为大水所漂》,与杜甫的《北征》如出一辙,借用史书的叙事结构,清楚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过程,对云梯县洪水的描述也非常真实,最后在叙事的基础上开始抒情,对农民的遭遇深表痛心,对贪官污吏行为的愤恨,感情敦厚赤诚,风格朴实严谨。
李奎报也继承杜甫“以议论为诗”,使用“拗体”和奇崛意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李奎报在《璨首座方丈所蓄画老松屏风使与赋之》中运用了大量夸张和想象,写松是“千年死”“万丈长”,想象松树如蛇、如鲸鱼骨、如龙,而且骨也是“瘦骨”,龙也是“风雷吼”,用这一系列奇崛险怪的意象将一幅画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与杜甫《望岳》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割”意象的使用相似,造语奇崛,气势磅礴。虽然这些奇崛险怪的特征在宋诗中表现更多,但究其根本,宋诗中这种创作手法也是由杜甫诗歌创作发展而来。此外,杜甫在诗歌声韵上独创“拗体”,改变本来的平仄规律,例如,杜甫的七律《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一》“涧到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即是“历”为仄声,应平而仄,“冰”是平声,应仄而平是为变格。
李奎报还经常化用杜诗中的典故,使诗歌展现出意蕴丰富、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李奎报在很多诗篇中都直接化用杜诗诗句,如《呈崔秘监诜》:“形惭南郭木,身仿少陵楠。”化用杜甫的诗句“楠木为风雨所拔叹”,比喻自己身世,表达怀才不遇、壮志无处伸展的苦闷。《复和二首》中“信步偶寻融老懒,满身犹带广文寒”“满身犹带广文寒”,化用杜甫的《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诗的内容大致是唐玄宗时,郑虔虽是广文馆博士,但是十分贫穷,甚至到了“饭不足”的程度。诗人以广文先生的例子暗示自己,广文先生论道德远出羲皇;论才学抗行屈宋,虽然道德被举世推尊,仕途却总是坎坷,辞采虽能流芳百世,也解决不了生前的饥寒,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空怀才德,却无法有所作为的苦闷。
此外,李奎报的诗中也有直接援用与杜甫相关的故事典故的,如《断牛肉》:“何忍食其肉,要满椰子腹。可笑杜陵翁,死日饱牛肉。”又有写自己对杜甫诗作的欣赏,如《和宿峰城》:“半山斜日过檐迟,清句唯吟杜紫薇。”在《儿子涵编予诗文,因题其上》:“雕刻心肝作一家,于韩于杜可堪过”中,李奎报说明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非常认真的创作态度,付出的努力堪比韩愈和杜甫,苦吟的手段达到“清警、雄豪、妍丽、平淡”《白云小说》)的境界。
李奎报对杜诗的学习、对杜甫诗学的发展史及朝鲜古代杜诗艺术接受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杜甫集六朝、盛唐文学之大成与承前启后的文学史地位,不仅对国内诗人创作的艺术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域外汉文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如元稹在《杜甫墓志铭》中所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三、李奎报学杜、尊杜的现实因素
从殷商“箕子朝鲜”开始,中朝之间的交流就一直存在。到了唐代,朝鲜派遣大量“遣唐使”,如崔致远,在朝廷参加科举并为官多年,创作过大量汉文诗。归国后,带走了大量唐代诗人的文学作品。杜诗虽然产生于中唐,但其诗作并未受到当时诗坛文人的完全认可,到了宋仁宗时才真正迎来“学杜”的高潮。宋代前期,两国还保持着使者往来,《宋史·高丽》(卷四百八十七)中记载:“公元1030年(宋仁宗)天圣八年,询复遣御事民官侍郎元颖等二百九十三人奉表入见于长春殿……明年二月辞归,赐予有差,遣使护送至登州。”“熙宁九年(公元1076),复遣崔思训(高丽画师)来,命中贵人仿都亭西驿例治馆,待之寝厚,其使來者亦益多。”中国也派遣“安焘、王舜封”等人出使高丽。宋钦宗之后,由于政治原因,两国外交将近中断,但前期使者交流,已经为杜诗提供了在高丽盛行的客观条件。
李奎报学习杜诗并不是偶然的,他与杜甫相似的生活经历,有学习杜诗的心理基础。李奎报与杜甫一样都是士大夫,心境相似,从生平经历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出身世族,家学优良;杜甫之祖,可以追溯到武帝时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李奎报祖先虽没有杜甫杰出,但也是世家。二人都年少聪慧,李奎报有“奇童”之称,广读经史百家、佛教两道、诗词律赋之书。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二是仕途不畅,沉浮官场;由于权相李林甫当朝,杜甫多次无缘于仕途,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而李奎报35岁才步入仕途,任兵马录事兼修事,之后屡受小人构陷。到63岁还被流放,他对官场彻底死心。最后,两人都胸怀爱国热情,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捕获,受尽磨难,但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下《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表达了爱国热情。而李奎报晚年也是面临国破家亡,蒙古入侵高丽,李奎报被流放归来,立即投入到抗敌工作,1231年蒙古铁骑大举进攻,直逼都城,李奎报负责保定城门的守卫,后又负责草拟与蒙古外交文书,为高丽做出巨大贡献。尽管对国家政治已经绝望,他的爱国热情却高涨,写下一系列爱国诗篇,激励着后人。这样相似的人生经历,使得李奎报读杜甫诗歌时,心理上也不自觉地靠近杜甫。
除了相似的人生经历,政治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文人士大夫,思想主张必须与统治者的提倡相一致,李奎报选择学习杜诗,并不能仅仅是兴趣和经历的原因,笔者将进一步分析李奎报学习杜甫的根本原因。杜诗在传入新罗之后,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统治者发现杜甫诗中包含忠君爱国的思想,不仅是统治者所赞赏和希望的,更是大多士人内心所共有的心理追求。因此,统治者大力宣扬杜诗思想中的政治价值。李奎报在《白云小说》中说:“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杜子美在寒窘中,句句不忘君臣之大节,况名将如公者,虽在间外,恋恋有爱君之心,固其宜也。”这是李奎报对大将金仁镜的劝勉和称赞,赞誉其像孔子和杜子美(杜甫)一样忠义。杜甫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它是在维护统治者利益基础上诞生的,因此杜诗才能够在高丽迅速传播。另外,杜甫诗歌的本质毕竟是文学,文学价值也是决定其传播发展的重要因素,李奎报学生崔滋就在《补闲集》中多处对杜诗文学价值进行评价或引用他人的评价:“有一好事集七字联评之,第其上下。属予曰:彼雄深奇妙、古宏远之句,必反复详阅,久而得味,故学者不悦,如工部诗之类也。今所集若干联,皆一见即悦之语,可以资《补闲》,君其录于后编。”“陈补阙云:杜子美诗虽五字,气吞象外。”政治思想的契合与诗歌艺术价值可以说是李奎报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杜甫的爱民思想合乎统治者的利益,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才使得其可以被李奎报等文人士大夫学习借鉴。
四、结语
杜甫作为中国诗歌史上承上启下的伟大诗人,不仅对本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朝鲜汉文学发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李奎报前期作品和艺术表现上更接近豪迈的李白,但后期创作的大量现实主义诗作的确受到了杜甫诗歌思想的影响,其同情百姓生活困苦的诗作,在艺术表现上与杜诗极为相似。但是,这种相似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社会和文学背景的影响下发生的。
(延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