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玉
研究显示,游泳池中有氯化消毒副产物,其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致癌作用。所以,在不合格的游泳场馆游泳会有健康风险。那么,还能不能安心游泳呢?有办法防范氯化消毒副产物带来的危害吗?
炎炎夏日,游泳无疑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方式,既可以享受一份特殊的清凉,又可以强身健体。在暑假期间,各游泳场馆更是迎来了众多的大中小学生们。在这个游泳者众多的时间段,不该忽视的是游泳池的清洁和安全问题。
游泳池水用什么消毒
绝大多数公共游泳池采用的是氯化消毒,即使用含氯消毒剂杀灭水中微生物,控制以水为媒介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障游泳者健康。生活使用的自来水也是采用氯化消毒。
氯化消毒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或次氯酸钠。在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许多新的化学物质,这些与氯化消毒过程相伴产生的新的化学物质统称为氯化消毒副产物(以下简称为消毒副产物)。研究显示,氯化消毒法消毒的游泳池中消毒副产物可达百余种,主要包括三卤甲烷(THM)、卤化乙酸(HAAs)和含氮氯化消毒副产物(N-DBPs)等,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氯与人们汗液、尿液、各种分泌物和人体皮肤表面护肤品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其中,含氮消毒副产物占相当大的比例,特别受关注的氯化氰是氯与尿酸反应生成的。有调查显示,泳池中超过90%的尿酸来自人的尿液。
氯化消毒副产物不能不防
消毒副产物大都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可从水中散發到周围的空气环境中。在游泳过程中,人们主要通过空气吸入消毒副产物,同时,人的皮肤也是消毒副产物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长期在游泳场馆接触消毒副产物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和皮肤病的风险,其中以职业游泳运动员和游泳场馆工作人员最为突出。此外,长期暴露于消毒副产物还具有遗传毒性效应,一定程度上增加致癌(主要是膀胱癌)风险。
最近,《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发表了美国环保局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和普渡大学的联合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采集并检测了美国多所大学游泳中心水样的主要消毒副产物,结果发现,经过氯化消毒过程,游泳池水中消毒副产物所导致的致突变效应比水源水增加2.4倍。所谓的致突变效应是指消毒副产物能导致基因结构改变,是癌症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前面提到的含氮消毒副产物——氯化氰具有极强的毒性,人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教您三招科学应对
需要明确的是,含氯消毒剂绝不等同于消毒副产物。有机物是消毒副产物产生的必要前提之一,含氯消毒剂只有在有机物存在时才能生成消毒副产物。换句话说,如果游泳池水中没有大量有机物质,水中氯的浓度不变,消毒副产物的浓度也会显著降低。因此,建议广大公众在游泳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遵守游泳场馆的规定,在入池前淋浴。最重要的是不要在游泳池中小便,一定要去洗手间小便。家长在这点上一定要反复提醒孩子,千万不要嫌麻烦。
其次,应选择正规的游泳场馆进行游泳锻炼。游泳者可对游泳场馆的水质做一个基本判断,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看,看池水是否清澈透明。二是闻,闻池水是否散发有特殊刺激性味道。三是感觉,在游泳过程中眼睛或皮肤是否有刺激感。此外,还可以关注游泳场馆公示的水质相关参数,包括温度、pH值、余氯等,如有疑问可询问场馆工作人员。此外,还应该关注室内场馆的通风状况。
第三,建议大家尽量不在场馆人过多时游泳,游泳后要淋浴,并适当使用一些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