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杰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两则颇有意思的新闻,都是关于“百年”的。
一则说的是一只灯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市第六消防站中的一只白炽灯泡,被人们称作“百年灯泡”,因为自从创始人柴莱特1901年点亮它后,至今已经工作了115年。
我忍不住好奇,一番资料搜索后,收获了更多的信息:这只“百年灯泡”点亮的时候,原子弹和汽车都未曾发明;美国前总统布什曾专门写信祝贺;制造它的電器公司早在1914年便已关门;柴莱特用“我只适合研究它”婉拒了爱迪生约他一起研究电池的邀请……
报道一出,这只“百年灯泡”迅速成了“网红”,吸引了全世界粉丝的关心。很多仰慕者从世界各地赶到这家消防站,只为能亲眼目睹这只“世界最长寿灯泡”的闪亮风采。网上的评论也亮了,有表示惊奇的,也有表示怀疑的,甚至有的网友调侃道:“生产质量这么好的灯泡,公司不倒闭才怪呢!”
另一则说的是一家门店。其黑色的门楣上铺着些稻草和芦苇,弥漫着一股武侠小说中江湖小店的气息。黄布红字的店招更招人眼,“百年老店”四个字格外醒目,但仔细一看,便让人忍俊不禁——“本店离百年老店还有99年”。据说,因为语气诙谐,很多人都停下脚步进店消费。
一个是浸润历史沧桑的“百年灯泡”,一个是初涉岁月之河的“百年老店”。没人知道,百年前那只灯泡照亮屋子的瞬间,当时的人们是否萌生了让其百年不灭的夙愿;没人敢说,距离百年老店还有99年的那间店面,就一定不能成为百年老店。
这让我想起了老家的一间剃头铺子。剃头,在如今看来,是一个多么遥远的词汇。但是一直以来,每当我需要理发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一把黑黑的转椅、一柄闪光的剃刀以及一条油亮的荡刀布。这些东西宛若一个个符号,生动地书写着我的情结与记忆。听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去那里剃头,后来父亲也时常光顾。我粗略算了一下,这家剃头铺开了至少有50年。房子依旧是那间低矮昏暗的瓦房,可是剃头匠更迭延续了祖孙四代。那次回乡,我和剃头匠小冰聊起来。我跟他开玩笑,问他是不是想把它开成百年老店。他莞尔一笑,告诉我,老爷爷当初支起这个摊子完全是受生活所迫,爷爷和父亲也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如今呢,自己想着这门手艺无论如何也不能断了。所以不久前,他成功申报了当地的“老字号”。忽然,他的眸子里闪着明亮的光,说道:“我干个30年,再让我儿子接过去,就成了百年老店了!”
百年,于人的一生而言可谓漫长,但放在时光的隧道里,无异于白驹过隙。亮了一百多年的灯泡也好,还有九十九年成为“百年老店”的门面也罢,游走在时光里,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但如果能不忘初心,坚持“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们定会点燃一盏属于自己的明灯,光照我们的人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