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下的理想守魂人

2017-08-22 07:33翟星宇
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边城沈从文

摘 要:沈从文作为京派代表作家,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他笔下的湘西世界充满着道家色彩和韵味,给读者以自然超脱之感。其代表作《边城》所营造的理想世界中,通过“边城”原生态、清新古朴的自然环境和翠翠、老船夫、天保、傩送、杨马兵、妓女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和处事之风,完美地契合了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见素抱朴”“超越世俗”“守信自约”“自在无为”等观念。其中深深地寄寓了沈从文先生对道家文化的追求与探索人性、构建理想乌托邦的美好期望。他就是道家文化下的理想守魂人。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在中国这片乡土气息浓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种土生土长的文化对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北平、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即京派作家们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他们主张文学关注人生,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他们追求文学的独立品格,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是坚持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而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主义与道家所提倡的“道法自然”相契合,即让文学自由地发展,不受政治和经济的束缚。在这方面的追求上,沈从文作为京派作家之一,洋溢着浓厚的道家精神文化内涵,其代表作《边城》也充分彰显了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核,展现了沈从文对自然化的追求和从容宽厚的文化心态与浓厚的艺术独立意识。《边城》的问世是沈从文对道家文化的借鉴与超越。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见素抱朴”“超越世俗”“守信自约”“自在无为”等都对沈从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这些精神也都尽现在《边城》内,他对湘西世界中的恬淡、自守的人性进行努力的探索与追求,可以说,“边城”中的尽善尽美、自然质朴是沈从文先生的情感慰藉,是其精神还乡之地。

道家倡导“天人合一”,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道家倡导“天人合一”,意欲打碎这些外加在人身上的枷锁,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而翠翠的自然美,她的不含杂质正是“天人合一”境界的完美再现。“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①翠翠是秀美的,神奇灵秀的湘西大地哺育了她,她是人性美的化身,是理想人性与纯真秀美完美结合的少女形象,是大自然的女儿。她努力帮助爷爷拉渡船的善良,天保与傩送兄弟的爱向她袭来时她不知所措的天真与纯洁,都是沈从文笔下突出描绘的特点,这种复归于自然的人性不含任何杂质,不受任何典章制度与道德规范的束缚,它以最本真、最自然而然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沈从文所言“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②。“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翠翠身上得到再好不过的体现。那种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性美、人情美,她的温柔、纯净、忠贞等都烘托出沈从文心向往之的人类本性固有的理想净土。

道家主张人要现其本真,守其纯朴,不应为外物所牵,即“见素抱朴”的本性。《边城》中关于自然质朴人性的充分展示怎能不谓为“见素抱朴”呢?在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世界可以说是夜不闭户、自然纯朴的世界,这里,人最本质、最本真的一面被圆润地展现出来。“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③。爷爷是朴实的,视金钱如粪土,不是重利之人,他的忠于职守、充满爱心、至善至朴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沈从文就是努力重造人类最本真的东西,重塑民族品德。如果说自“五四”以来乡土文学形成以表现压迫与不满,或者批判落后封建、愚昧无知、深究民族精神创伤为主流的文学,那么沈从文笔下富有浓厚道家文化气息的《边城》是与“五四”以来的传统大为不同的。虽然其中也有批判的韵味,但却是用“梦”与“真”构成的文学图景,展现人“见素抱朴”的本真形态,使其与文本外现实世界中的丑恶相比较,其中所蕴含的道家精神要读者亲自领会与玩味。而这种道家文化与现实生活场景的背离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也构成了极具张力的图景,让人们从这样的图景中去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之处与目前堕落处”④。这才是沈从文对道家精神“见素抱朴”的借鉴与超越,在透露人最纯、最真的本性的时候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令人深思。

道家倡导“不为物累”“安时处顺”,以“体道”“悟道”为价值目标,超越世俗的名利地位或一时一事的成败得失,这便是“超越世俗”的淡泊。这种超越世俗的淡泊对于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中实现心理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引起了沈从文的身处俗世而对理想世界的守望。《边城》中老船夫面对夜间袭来的暴雨时的心态足以看出他的淡泊和“安时处顺”。“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⑤这是老船夫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之前说的话,姑且不论老船夫是否知道自己的生与死,但这份超凡脱俗的心态上升到一定境界时便是一种大哲,一种自然之道。这是社会秩序的规范标准,也是大美世界建构的基石。

沈从文是寂寞的,他所追求的像湘西那样完美的世界与现实是不相融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关于“人的文学”和“国民性改造”的文化传统,而沈从文的文学人性立场以“不进入革命性改造中国的一途,而主张经由文化改造人、改造生命、改造民族”⑥。此种文化理想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显然是行不通的,它既不属于城市文化,又不属于革命文化,因此当时很难被接受,而道家的超越世俗和淡泊就显得尤为闪亮。但沈从文的寂寞不会是永远的寂寞,当文学真正能充分展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时候,他身处俗世渴望建构的理想王国也绝不可能是遙遥而无期了。

现代社会中,大众都关注到“守信自约”的人伦。道家倡导的“守信自约”既可以使文明趋于健康的理想状态,也是对中国社会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品德的消失”“人性的堕落”“人类不可知的命运”的警示,更是沈从文创作的内在动力与思想内核。

我们总是能够嗅到《边城》中完美人伦的芳香气息,那种“守信自约”是人伦关系核心道德准则,也是重义轻利和对真爱执着的追求。翠翠和老船夫对前来过渡的人从不收钱,“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⑦不仅如此,爷爷上街买东西,碰上商家多给,必尽力还回去,否则就多给钱。船总顺顺更是慷慨、洒脱,尽力帮人,无论是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游学的文人墨客、他都对其施以援手。当爷爷死后,杨马兵主动提出照顾孤苦伶仃的翠翠同这个孤女把日子过下去。

而重义轻利到对真爱的执着追求时,沈从文写道:“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必觉得那个光与色,形与线,即是代表一种最高的德性,使人乐于受它的统治,受它的处置。人类的智慧亦即由其影响而来。”⑧义是“边城”人立身处事的基础,因为重义才能轻利,只有轻利才能顺应自然人性,保有赤子童心,而“爱”是“义”要保养的“善”苗,只有“爱”心常驻,才能凭“义”行事。无疑,在“边城”这个完美的世界中人人都含蕴着“爱”苗。翠翠的温柔恬静、天真善良、纯洁清澈不用说一定是“爱”之化身;爷爷的古道热肠,天保的豁达大度,傩送的笃情专一,顺顺的豪爽慷慨,杨马兵的质朴热忱又何尝不是“爱”的体现呢?翠翠与天保、傩送的纯洁爱情是不可亵玩,他们对真爱执着的追求令人艳羡,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与守候不能以任何语言加以修饰,只能任凭这种爱自然而然地存在着,像翠翠的等候,“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⑨。翠翠对爱的等候是茶峒人守信自约的完美体现,也是受道家文化深刻影响的结果。

“自在无为”的自然充分彰显着民间生命的质朴。道家的出发点是“道”,是事物有其自身赖以独立存在的特质,是事物自身的自然规律,人不应该人为地干扰或破坏事物自身的合规律运动,而应顺其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目的在自然而然的作用下得到实现,从而达到自在无为的最高境界。在此境界中,“边城”世界的人便把人性中最自然、最质朴的健康、善良、纯美展现出来。主人公翠翠是大地之母的女儿,天真活泼、勤劳坚韧是她的特点,每日勤劳地拉着渡船,平时在渡船上遇见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做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宛如赤子般的童心在翠翠身上,一任本性,顺应万物,健康、优美地生活。即便面对爱情悲剧、人事沧桑,也亦如此。她是沈从文的“美的理想的化身:恬静、温柔、纯净、忠贞”⑩。如果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来看,则体现了道家在人类精神本源处察见德性的“自然无为”的自然观,也是庄子“逍遥游”精神的含蓄表达。不仅是翠翠,“边城”里的所有人都是纯朴、自然、优美而健康的。

总而言之,这里无处不保留着“婴儿般健康纯朴”的人之本性。这也是道家文化的真谛所在,一切皆有其自然规律。若现实真可以自然无为,保存人本身的真性情,那沈从文先生便自然成为道家文化下的理想守魂人。

①③⑤⑦⑨ 沈从文:《沈从文集·边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93页,第392页,第456页,第392页,第462页。

②④ 沈从文:《沈从文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8页,第226页。

⑥⑩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2页,第215页。

⑧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376頁。

作 者:翟星宇,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李珂 E?鄄mail:mzxslk@163.com

猜你喜欢
边城沈从文
家在青山绿水中
灰狼和山羊
塞翁失马
熏风四月到天涯
沈从文曾言必自称“老子”,后因见到一“宝书”,才知道了自己的肤浅
沈从文接“火”传温暖
皈依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