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贵琴
摘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的教学应当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在中职思想教育中运用的意义,探索在信息技术时代中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信息技术;意义;改革对策
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教育领域而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手段的革新,更是信息传播的便捷和快速,对教师传统教育理念的冲击。因此,作为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创新中职思想政治教学,全面提升教学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我国网络用户中,中职学生是构成主体之一,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能独立进行计算机操作与信息检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职生对新媒体传递的各类软件、各类信息的运用能力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同时,中职生整体年龄层偏低,心理还不够成熟,对新事物还保持着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及旺盛的求知欲。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上网时间延长,网络文化对学生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想道德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在此情况下,只有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不被网络负面思想所腐蚀。
2、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在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校只有结合互联网特征,分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及时掌握其教学规律与方法,才能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效,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二、当前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由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学生由以往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选择者,能通过网络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但是,当前中职院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方面,缺乏力度,难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致使大部分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难以找到针对性较强且具备较强影响力的学习平台,进而将大部分时间耗费在聊天、娱乐上。
2、教师的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在大部分中职学校内,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旧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并且,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能力有限,在实际教学中,不善于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来引导学生,学生的思想得不到启迪,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不佳。
3、教育资源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许多中职院校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出了相关教学调整,将网络教育纳入到政治思想教育中去,但其教育方法与内容仍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单纯地将课本内容迁移至网络上,内容缺乏创新,且篇幅较长,相比于网络上其他娱乐性内容,毫无吸引力,难以引起中职生的阅读兴趣。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对策
1、不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为我国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职院校应该对网络的应用与发展有一个充分的认知,明白其发展存在必然性,了解其应用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教育方面造成的影响,主动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并不斷进行尝试与探索,在实践中形成系统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把握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以主动、乐观的姿态迎接网络,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开展引导式教育,实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强化网络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师的支持。因此,中职院校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队伍建设,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信息充斥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别是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中职学校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了解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各方面差异,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先进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以培养出一支专业素质较高、实践经验丰富且具备较强网络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3、构建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建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利用手机、PAD等终端进行推送,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职院校也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校内思想政治网站建设,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其在网站建设过程中,不断充实自身思想政治知识,快速成长起来。将一些拥有较高政治素质的中职生培养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学生,能在网络上坚定立场、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利用学生优势,更好地带动其他学生及网友全面客观地看待网络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达到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效果。
4、强化学生法制意识培养,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由于现阶段我国网络管理体制中还存在较多缺陷,致使网络中的道德失范现象频繁发生。在此情况下,如不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放任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泛滥,则极有可能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网络管理,健全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开展全社会范围内的网络道德教育,通过各类媒体组织互联网安全及文明上网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严格审核网络信息,强化舆论的道德评价,对网络上出现的不道德、不文明现象进行严厉谴责,形成舆论压力,以规范社会公众的用网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中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需注重对学生网络应用中法制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等的培养,尽可能提升学生在网络应用中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燕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J].品牌.2014(05).
[2]杨鸣.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究[J].科教文汇.2014(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