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
东旭集团从光电显示产业起步,通过自主创新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国产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随着产业链的持续延展,东旭逐渐成为全球领先的光电显示材料生产商。在“实业报国”理念的指引下,东旭集团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布局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新兴产业,先后切入高端装备制造、光伏电站、生态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新兴领域,成长为多个产业的领军企业,并逐渐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雄鸡啼鸣,旭日东升,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创新是东旭发展之魂,而创新的保障以及持续创新的动力依赖于企业知识产权。作为一家产业为本的大型集团,东旭坚持走“产融结合”做大做强企业之路,知识产权风险是其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考验。东旭集团践行实业报国的理念,以中国创造在国际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而在这一路上,是东旭集团知识产权中心,以其过硬的专业水平、完备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为集团的发展保驾护航。
2017年初,东旭集团知识产权中心捧获“2016中国杰出知识产权管理团队”大奖,这是其多年来团队努力的成果,也是对每一位东旭IP人所付出的辛劳的肯定。China IP记者走进东旭知识产权团队,了解更多荣耀背后的汗水和努力!
团队构建 与集团共成长
和国内大多数公司一样,成立于1997年的东旭集团,最初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据东旭集团首席知识产权官张晓煜介绍:“起初,相关工作由2-3人兼职管理;2000年以后,随着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东旭集团开始逐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2015年,东旭成立了知识产权中心,全面负责集团及各子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知识产权中心成立后,充分认识到战略制定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先后出台了《东旭集团知识产权战略》、《东旭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著作权管理办法》、《技术秘密管理办法》、《技术秘密登記备案管理办法》、《投资并购中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代理资源管理办法》、《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等,并于2015年通过了国家层面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知识产权中心的机构设置也经历了由摸索到成熟的过程,知识产权中心在成立之初设在集团风控本部之下,随着集团业务的不断扩大,为了适应集团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融入了集团大法务管理体系,并设立集团首席知识产权官。知识产权中心原有的知识产权风控职能继续保留,并参与到集团或上市公司的投资并购项目、业务部门以及子公司涉及知识产权条款的重要合同的审查、集团及子公司涉及知识产权的诉讼和维权等工作中,可以说知识产权中心的工作渗透到了集团业务的方方面面。
模式创新 助力全产业发展
东旭集团的投资对象或目标公司都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投资过程中暗藏的知识产权风险很多,这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风险评估就显得尤其重要。东旭创新性地将这些风控理念与知识产权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创立了一种知识产权风控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对象或者说工作出发点不再是知识产权本身,而是知识产权可能给公司业务带来的各项风险。”张晓煜介绍道。
正如张晓煜谈到的,除了关注知识产权本身的风险以外,东旭集团还将“风险点”作为连接公司业务与知识产权工作的桥梁,使得知识产权工作可以更好地与公司各项业务工作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产权对企业安全运营的保障作用。在这样的理念下,知识产权中心通过与战略、研发、生产、销售、投资、品牌等不同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对接,明确其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再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考虑如何识别、预警和应对这些风险。
风险预警作为知识产权中心核心工作之一,内容涵盖了技术秘密、专利、商标等类型。张晓煜在介绍中以专利为例:“东旭目前已构建起从专利挖掘到布局,从申请到获权,从维权到运营的全流程专利风险预警机制,内容涉及‘自有专利信息统计分析、‘专利竞争对手情报分析、‘侵权专利风险预警分析等模块,分析结论以《专利信息月报》的形式定期向集团高层推送,尽可能做到专利风险早期可见、可控、可消除。”
统筹全局 专利运营出新招
在专利运营方面,东旭集团也在积极尝试,不断探索适合于其自身发展的专利运营方式,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1)内部许可,实现知识产权从“证书”向“产业”转化。根据集团及旗下各子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将由集团研发部门或旗下子公司获得的专利技术通过有偿许可的方式授权相关子公司使用,以达到节约集团整体成本、提升子公司产品技术含量的目的;
(2)校企合作,实现知识产权从“象牙塔”向“用户”转化。通过与高校合作,让创新从实验室走出来,走向产业、走向市场,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东旭光电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高性能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石墨烯散热材料、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及市场销售;在与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过程中,东旭光电共购买两所高校石墨烯领域授权专利十余件,增强了东旭光电在石墨烯领域的知识产权实力;
(3)设立基金,实现知识产权从“权利”向“资本”转化。2016年,东旭光电与泰州市新能源产业园区管委会、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协商组建规模分别为1亿元、2亿元、1亿元的三支石墨烯产业发展基金,并在江苏泰州、四川德阳、海南海口等地形成了石墨烯区域研发及产业化中心。基金投资专注于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孵化、产品开发及上下游关键应用领域、产业融合培育和成果转化,重点投资对象为在石墨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通过设立产业基金这一方式,实现了知识产权从“权利”向“资本”的转化。
满载荣光 蓄力再创辉煌
从石家庄的民营企业起步,凭借创新驱动发展,东旭已成长为一家集光电显示材料、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生态环保等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实业集团。这一路走来,历经艰辛,也满载荣光。正如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今年3月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接受采访时曾说的那样:“中国制造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也是我们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很突出的困难,例如我们当年成功突破了液晶玻璃基板的国外封锁,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受到了国外多方面的打压,在国家有力支持和保护下我们的产业才得以生存下来。所以说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中国制造业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东旭集团在进一步建设中国乃至世界强企的进程中,知识产权方面的发力是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东旭集团正积极推动并着手建设东旭集团专利运营管理平台。张晓煜介绍道:“该平台预期将涵盖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企业产品专利导航等内容,并与外部数据库进行对接。该平台建成后,利用专利导航围绕企业发展进行专利分析,对主要市场及未来市场与企业相关的产品进行动态分析,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动态跟踪,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作为企业战略规划、技术研发、专利布局等的依据;利用价值评估体系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可以实现对专利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专利运营工作提供保障。”
张晓煜表示:“虽然东旭集团的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方面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尤其是要进一步提升子公司一线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的专利意识,使其当技术上获得改进或突破后能够首先意识到是否应及时申请专利。”
东旭集团在各研发部门及各地子公司共设置25名专利工程师岗位。去年知识产权中心依托东旭集团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联合对部分专利工程师开展了集中培训及后期的线上培训,使培训人员能够以点带面,在实际工作中随时随地向身边的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传授专利方面的知识。集团还进一步实施专利挖掘“全覆盖”工程相关人员赴子公司或技术中心开展专利挖掘工作,同时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以提升一线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的专利意识、丰富其专利知识。
针对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基础知识方面的短板,今后专利工程师的培训还将继续进行,在结合以往经验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操方面的培训,以进一步提升其实操能力;同时,增加商标、技术秘密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培训,培养“一专多能”型专利工程师,以期为集团知识产权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基础知识的提升,张晓煜很有信心。
对于业务的开展方面,东旭在三大块知识产权传统业务——专利、商标及著作权方面将继续稳扎稳打,在科学布局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在品牌建设方面,知识产权中心将与集团品牌中心密切合作,积极参与集团的品牌多元化、集团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东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知识产权不仅关乎一家企业命运,更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命脉,东旭不但要争做知识产权强企,更要带动我国光电显示材料产业知识产权实力进一步提升。未来,东旭集团知识产权中心将坚持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知识產权数量和质量,深入参与集团及子公司的重大投资并购项目,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以期能够引领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