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国际化政策研究

2017-08-22 04:41买琳燕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国际化政策

买琳燕

摘 要 高职院校国际化实践需要宏观政策作指导。基于对我国台湾10项专门性国际化法规文件的分析,其国际化宏观政策呈现出如下规律: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文本凸显技职教育国际化核心要素,并展示了从“练内功”到“走出去”再到“招进来”的政策发展趋势,具有配套性、精细性、绩效性和周期性的特征。结合台湾经验,从大陆高职教育国际化政策进度来看,建议在改革举措的细节设计上可考虑或体现稳定并持续的经费投入原则、均衡却差异化的财政拨款原则、量化并标准化的绩效评价原则。

关键词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技专校院;国际化;政策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8-0070-06

当前,大陆高职院校通过实践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区别普通本科院校评价高职院校的国际化以及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学位认证、质量评价等仍是较难解决的问题,需要依靠宏观政策作引导、规范和支撑;另一方面,目前大陆关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实践层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框架的初步探讨,忽视了支持和保障国际化进展的政策层面研究,对从政府角度如何通过科学决策支撑高职教育国际化改革和发展尚缺乏有益的思考,这就使得高职教育国际化政策研究成为了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我国台湾地区2002年开始在高等院校推行“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计划”,随后教育行政部门鼓励高等技职教育国际化,进而在2004至2011年间陆续出台了10项专门性的国际化法规文件。这些发展计划或要点通过大量持续性的政策优惠、奖促性的财政投入和可操作性的指导调控,有效促进并提升了台湾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力。鉴于台湾地区教育文化与大陆有诸多相似之处,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将对大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政策文本分析

根据台湾发布的《技术及职业教育法规选辑》,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是涵盖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专科院校这三类院校的教育,在台湾政策里多统称为“技专校院”。按照台湾地区提供的法规要点分类[1],台湾技专校院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共分为八类:奖学金、参观交流、招生及学历查证、国际合作与提升外语能力、全英语学位学程、聘雇、华语文教学、政策文宣规划。每项类别下均涵盖有相关的法规。这些法规在台湾“教育部”主管法规查询系统[2]里均可查证。以“技专校院”为关键词共搜索到90项法规,其中跟技专校院国际化直接相关的共计10项,跨度集中在2004至2011年,见表1。

(一)相关内容

通过对上述10项法规文件的整理,从结构看,基本上由“目的-奖助对象-奖助项目-奖助原则-申请-审查-经费核拨-成效考核-注意事项”等9部分构成;从标题看,促进学生国际能力提升的有5项,促进国际合作的2项,扩大招收留学生的2项,提升教师的1项,当然,实际还有交叉;从内容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实施策略:

1.学生国际化

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包括外语检测学习课程、推动外语教学改进方案及教学实验计划、办理全外语营计划、外籍生英语授课学程开设及配套计划等;量化指标主要是英语资源提供数量、学生外语检定证照数量(细分为外语系学生和非外语系学生)、外语授课专业科目数、东南亚语言教学科目数等。

鼓励学生“走出去”。主要采取三种策略:交换生(包括短期交换生、修习双学位学生),参加国际性技能竞赛,选送学生出国实习及海外研习。其中按照《技专校院学生出国参加国际性技艺能竞赛作业要点》,国际竞赛指的是“参赛组别最近三年参赛国家数平均以在十国以上的竞赛。非属国际性竞赛、与技职教育无直接相关,或属表演赛、邀请赛及观摩赛等,不在补助范围”。相应地,量化指标主要有交换生人数、参赛数、出国实习及海外研习人数等。

“引进来”留学生。包括学位与非学位生,重点在学位生。根据《技专校院国际化奖助要点》的界定,留学生主要是指“新招收(入学时间符合资料计算期间)攻读学位之留学生(不包括交换学生、短期语言班学生及侨生)”。可见,由于台湾高职教育已形成包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体系,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已导向性地指引各院校将留学生招生重点放在学位生上。因此该策略的量化指标主要有全额自费生人数、领取政府机关奖学金学生人数、补助任何奖学金或学杂费减免的学生人数、领取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学生人数、外国学生就读大学部人数等。

2.师资国际化

鼓励教师“走出去”。主要包括交换教师和出国留学。其中,教师出国留学是指攻读学位,因此“出国留学时间未满八个月、离职退休、就读语言学校、参加游学活动者,不列入计算”;量化指标主要是交换教师人数和教师出国留学人数。

“引进来”外籍教师。包括交换教师、引进外籍师资及配套计划等;量化指标主要有交换教师数量及引进外籍教师数量。

3.国际合作

主要包括与国外学术文化机构合作交流、师生取得国际证照等,其中国际证照明确为“指三个以上国家相关单位或业界认可之证照”,这样在概念明晰基础上的量化指标才具有操作的可能。故量化指标主要有签订姊妹校合作备忘录机构数、签订并执行学术合作交流计划数、国际证照数等。

4.国际化保障

主要是指保障和推动院校国际化有序开展采取的措施。为推动技专校院国际化,台湾教育主管部門除了从政策拟定、经费补助等方面给予支持外,还鼓励技专校院积极开创各类国际交流活动,营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包括师生国际观、双语校园、招收外国学生等。如台湾技职司2004年出台《技专校院国际化整合方案构想书》,强调技专校院招收外籍学生等是国际化的必然趋势;2006年编制、2008年修订发布《技专校院招收外国学生作业参考手册》[4],对技专校院招收外国学生的共同规范、流程、开设外国学生专班、招收外国学生途径及策略、外国学生办理签证居留证、外国学生申请工作许可、外国学生在台就学期间健康保险等细节做出规范和指导。此外,还倡导成立有“财团法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建有“大专校院选送学生出国研修或国外专业实习网站”“技专校院国际合作网站”“技专校院提升学生外语网站”、提升台湾技职教育国际化工作小组等官方民间组织,全方位、大力度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

总体而言,台湾高职教育国际化宏观政策的认识和定位呈现出如下规律:

第一,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从台湾“教育部”各年度的施政绩效报告文本来看,国际化在2004年尚未成为“关键策略目标”;2011年,“增进国际与两岸间学术交流,提升国际竞争力”被列为“关键策略目标”中的第4项;2013-2015年,“深化人才培育,提升人力素质及国际竞争力”已稳列“关键策略目标”之首。由此可见,教育国际化在台湾教育政策文本中的地位及台湾当局对教育国际化的重视程度。

第二,文本凸显技职教育国际化核心要素。台湾技专校院国际化政策从目标到立场,再到具体的内容实施,均着眼于国际化的内涵。政策紧紧围绕技职教育的国际化特征凸显核心要素,如外语能力、出国研修、竞赛锻炼、企业实习、招收留学生等。10项法规文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非常强,在明确高等技职教育国际化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对其“拆解”分类分项予以重点实施。

第三,文本展示了从“练内功”到“走出去”再到“招进来”的政策发展趋势。如《提升技专校院学生外语能力项目补助要点》《补助技专校院办理国际合作与提升学生外语能力计划申请要点》《技专校院国际化奖助要点》,是侧重于优化院校内部的国际化,《补助技专校院推动学生参加国际性技艺能竞赛要点》《鼓励大专校院选送学生出国研修或国外专业实习补助要点》《奖助技专校院选送教师国外进修学位项目计划申请要点》《补助技专校院办理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申请要点》等,则通过开发多元公费留学,拓展学生视野,如学海系列奖助每年补助1050名以上大专校院在校生赴国外研修或赴企业实习,《招收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学招生计划作业要点》则侧重于通过优化在台留学环境,吸引境外学生。

(二)实施效果

台湾以“愿景-目标-策略主轴-重点策略-配套措施”为政策系统化设计的指导观念,以财政补助+院校配套的方式和可衡量的绩效指标评估体系构成了比较充分的政策支持。那么,政策产生的激励效果如何,师生对其认可度又如何?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在台留学生数量及数据走向可直观反映出政策成效;作为技专校院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之一,院校的交换与实习个案也可成为师生认可度的一项佐证。

图1是2007-2015年间在台湾大专校院留学/研习人数及占比图。从图1可见,在台留学/研习生规模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且2012年后增幅更为明显。台湾大专校院境外学生在台留学/研习人数从2007年的30509人跃至2015年的110182人,增幅达到261%。数量增长还只是一个方面,同时期的院校吸引力数据更可窥见一斑。

从图2来看,即使2010年后,非学位生人数高于学位生,但从2012至2015年的数据显示,学位生的增幅却超过了六成;且2010年后每一年学位生人数同比逐年增加,两者间正朝着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发展,这和台湾推动技专校院吸引留学生政策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优化在台留学环境,吸引留学生(包括大陆生)政策作为技职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一個组成部分,发挥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与推动研究型院校学生海外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鼓励大专校院将海外学习转变为到企业实习。在《鼓励国内大专校院选送学生出国研修或国外专业实习补助要点》“学海筑梦”“学海飞扬”和“学海惜珠”补助行动计划及各项评鉴指标的引导下,几乎每一所院校都努力创造机会把学生送赴国外企业实习,为学生创造明确的工作机会,不少科技大学的推动表现亮眼。在政策资金投入下,各科技大学的海外企业实习人数年年上升,以台湾国立高雄餐旅大学为例,在“学海筑梦”计划激励下,2014年有180名学生参与,2015年增至250名;弘光科技大学学生到海外实习后,被留任或再被其他海外企业聘用的比例高达两成;台北科大带队教师则直言其感受到学生来自三个方面的收获:“专业提升、适应异国企业文化、强化国际融合度”,并表态仍会积极推动海外实习,给予学生更多元的学习渠道[7]。

二、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国际化政策特征

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运用技专校院国际化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作为政策的倾斜导向,通过简洁的文本、细化的分类、明确的基准和清晰的考核内容,持续改进,保障了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一)配套性

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往往是提出一个整体的教育发展愿景,围绕此愿景设定施政重点,拟定教育规划,再配合“规划”分类实施“补助计划”。如2002年提出以“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为整体愿景,出台《挑战2008:国家重点发展计划(2002-2007)》,并将《推动大专校院国际化》列为其子计划之一。在此基础上,陆续出台了各项相关的国际化重点发展计划、补助或申请要点,如自2004年起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竞赛,颁布《推动学生参加国际性技艺能竞赛要点》,后为落实“艺术与设计人才培育计划”目标,2008年出台的《补助技专校院学生出国参加国际性技艺能竞赛作业要点》中又将艺术与设计类国际竞赛奖励列入,借由规划促使台湾教育与国际比赛接轨,提升学生创作的国际水平。

(二)精细性

1.类型精细化

既有学生参加国际技能竞赛、提高外语能力的文件,也有鼓励出国研修、赴外研习等的规定,且根据目的分为不同的奖助类型,如《技专校院国际化奖助要点》分为绩优型、进步型奖助,《补助技专校院办理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申请要点》分为整合型、一般型计划,《鼓励国内大专校院选送学生出国研修或国外专业实习补助要点》又分为学海飞扬、学海惜珠和学海筑梦3种补助类型。

2.审查严格化

审查部分包括四项:审核期限、审查方式、审查程序(一般是初审和复审,《教育部技专校院国际化奖助要点》甚至包含了预审、复审、决审三个阶段)、审查重点(《教育部提升技专校院学生外语能力项目补助要点》还有初审评分配分百分比、加权计分)等;再如评审组成中,既聘请有技职校院国际合作咨询委员会委员、学者、专家,也有业界代表,共同组成项目小组进行审查,充分体现了专业性和第三方评价的客观性。

(三)绩效性

1.通过“指标”实现“量化”

如由财团法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办理的“大专校院国际化访视计划”设定了“学校国际化发展之目标及特色”“推动国际化岛内及境外学生课程规划及学习辅导”“境外学生生活环境之行政支持”“岛内学生国际移动能力”及“学校英文网站”五大指标,由各院校自愿申请;再如招收外国学生、教师出国留学、交换师生、国际性专业证照、外语课程设置、学术文化交流等,均为院校国际化的影响和评价指标,见表2。该法规中的绩效指标项目设定充分体现了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对技专校院国际化内涵的理解,并直接具化为指标评价,且在加权方面也明确体现出了政府的导向性,如台湾教育行政部门2002年与东南亚成立技职教育联盟,2010年推出“高教产业输出行动计划”,提出了“连接亚太、深耕东南亚”的发展策略,在《技专校院国际化奖助要点》中,专业课里的外语授课中就将“东南亚语言教学科目数”直接作为一项指标。

2.根据“成效考核”实现“部分拨款”

除了参数多样化,政策中的绩效因素与技专校院的实施质量和国际化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等内涵建设指标直接挂钩。虽然影响台湾技专校院国际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院校从政府获得的财政补助是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运用财政杠杆发挥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激励院校作为主体的积极性,从而在更深层次激发其推行国际化的内生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审查专科以上学校招收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学招生计划作业要点》为行政性审查,其余9项均是以经费干预、补助的方式激励技专校院推行国际化。政策多以部分补助为原则。一方面以经费拨款方式,专款专用,导向性地引导技专校院朝着政府所需要的侧重点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通过“部分补助”,要求申请院校必须自筹配合款实施。这样,政府的主导性得以体现,各院校的自主权也得以体现,有利于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形成不同的院校发展特色。

(四)周期性

1.持续的年度推进

10项法规均为年度补助,每年在固定时间段由院校上报相关资料或计划书,按照程序进行申请。

2.不断的完善修订

10项法规全部经历过修订的过程,少则1次,如《审查专科以上学校招收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学招生计划作业要点》,多则6次,如《补助技专校院推动学生参加国际性技艺能竞赛要点》,平均修订都在3次以上,废停4项。以《技专校院国际化奖助要点》为例,由于2004年台湾就发布了《奖励大学校院推动国际化补助计划要点》,但由于技专校院当时的国际化程度并不高,虽然纳入在内,但为了更具针对性、更大幅度地鼓励技专校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台湾教育行政部门2005年专门出台《技专校院国际化奖助要点》,在营造国际化教学环境、招收国际留学生、聘用国际高科技师资、提升师生英语能力及专业竞争力等方面实施政策经费倾斜,且3次修正,持续推进。经过5年的实施,技专校院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达到了《奖励大学校院推动国際化补助计划要点》的申请条件,于2010年废停,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段的特殊导向性任务,重新纳入“大学”一盘棋计划。

三、大陆高职教育国际化政策发展

(一)政策进度

在省市的实践探索层面,北京、上海、天津及江苏、浙江、广东等已将国际化作为高职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天津2016年出台《天津市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20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职业院校,在境外建设10个鲁班工坊”等;江苏在2016年启动高职“卓越计划”,要求“所有高职院校至少与国外一所知名院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30个高职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示范专业,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设方案不仅提出要与境外标杆院校进行对比分析,还将国际化列为院校可参考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实施方案》中,“对外交流与合作”是7项主要建设内容之一,且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外、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示范项目”。

在国家的顶层设计层面,职业教育国际化已被日益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鼓励骨干职业院校走出去,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进一步提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希望能够建立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更进一步具化,要求共商共建区域性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与沿线各国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重点做好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来华留学质量、优化境外合作办学、助推企业成长等;2016年发布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是我国第一份全面指导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第六部分“统筹推动教育开放”中又明确提出要“分类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打造区域教育对外开放特色”;教育部也正在谋划“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5年行动计划”相关政策框架文件等,这些教育决策均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政策建议

如何保障政策的实施并辅以相配套的方案措施,是当前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从台湾技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到,围绕宏观战略和区域特色确定导向和策略重点,运用财政资金的激励效应,兼顾核心要素和保障要素,是推动国际化实践的关键。关于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具体政策问题,建议在改革举措的细节设计上可考虑或体现如下原则:

1.稳定并持续的经费投入

政府应尽快建立高职教育国际化经费投入保障和激励机制,在服务国家战略改革、配合区域企业“走出去”发展、学生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加强力量,出台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并持续推进。建议将高职教育国际化列为专项,并纳入常规性拨款,形成经费支持机制。

2.均衡卻差异化的财政拨款

均衡不是平均,而是指建立在透明、竞争前提下的公平平等。政府应逐步建立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分类支持的财政经费拨款制度,并在拨款主体上设立专门的高职教育国际化拨款委员会,负责财政经费分配与监督;在平等申报的前提下,逐步实施“专项补助+绩效奖补”的差异化财政拨款模式,加入不同院校同类计划竞争性评估的因素进行奖助。

3.量化并标准化的绩效评价

高职院校国际化活动的经费多少、专业人员规模及结构、国际合作数量等,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保障要素,与国际/外向型企业合作、国际性专业证照引入、国(境)外技术技能大赛参与等,则是衡量高职院校国际化程度的核心要素。在保障要素提供的前提下,政府应尽快确立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关键指标,同时积极推广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直接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规范性和精确性,并根据一个时期内的国家战略重点如“一带一路”在加权上予以体现和引导。财政依据监测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选取体现改革绩效导向的因素分配,并适当向改革成效显著的院校倾斜。

虽然大陆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方向已基本确立,正在或将要实施类似的变革需求和相近的变革路径,但在政策细节上还有不小的差距。借鉴台湾地区经验,可积极发挥政府统筹引导的作用,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运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激励高职院校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政府引导、院校运作,集中力量、扶优扶特,建立财政专项资金激励高职院校适应区域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创新方式,分类指导,分类发展,加速推进高职院校国际化步伐。

参 考 文 献

[1]依法规要点类别分类[EB/OL]. [2016-10-12].http://www.ice.ntut.edu.tw/page/5.

[2][3]主管法规查询系统[EB/OL]. [2016-05-08].http://edu.law.moe.gov.tw/index.aspx.

[4]技专校院招收外国学生作业参考手册(修正版)[EB/OL].[2008-05-20].http://www.ice.ntut.edu.tw/document/student.pdf.

[5][6]教育施政成效 [EB/OL].[2016-05-12].http://www.edu.tw/cp.aspx?n=C1A0F192AF068619&s=E51C1E6F2DF6814A.

[7]高教创新:勇敢飞,向世界学习[J/OL].[2015-07-10].http://www.news.high.edu.tw/uploads/edm/201508171722008773.pdf.

[8]技专校院国际化奖助要点[EB/OL]. [2005-01-17].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needs macro-policy as guid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s Taiwan 10 specialized inter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 policy shows the following rules: th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the text highlights the core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ws the policy development trend from the "train internally" to "go out" to "recruit",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tibility, sophistication, performance and periodicity.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aiwan, from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gress, it is suggested to consider and reflect steady and sustainable investment principle, balanced and differentiated financial allocation principle, as well as quantitative and standardize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incipl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iwa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rnationalization; policy

Author Mai Linyan, research associate of Guangzhou Pany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 511483)

猜你喜欢
国际化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上线
活动预告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国际化大学的定义与评估
中国人口政策及数量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