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框架视角下新疆主流纸媒两会报道研究

2017-08-22 04:36王婷婷周丽
今传媒 2017年7期
关键词:两会

王婷婷+周丽

摘 要:运用媒介框架理论,通过对《新疆日报》2017年两会期间的特刊进行文本分析,尝试描绘出本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图景。研究发现,其“两会”报道侧重与新疆有关的议题,多以平民化视角,呈现出一幅民生的报道图景,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主流纸媒对重大政治事件的传播效果,以受众为中心进行信息的传播。

关键词:媒介框架理论;“两会”;新疆日报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058-02

鲜明的政治性让“两会”报道成为各媒体在特定时间段的重大議题,媒体担负着向决策者反映民众呼声和社会问题,向受众传达解释政府方针政策的社会责任。2017年“两会”讲到要在紧紧围绕“总目标”前提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疆。因此,笔者从《新疆日报》报道的关注点中看出新疆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勾勒出其对于“两会”报道的图景。

一、研究方法

1.样本选取

《新疆日报》作为中共新疆省委机关报,既是官方媒体的喉舌,又代表着新疆的声音。本文选取的是其3月4日至16日期间开设的“2017全国两会特刊”(主要集中在A2-A5版)为研究对象。

选取《新疆日报》作为新疆两会报道的研究样本,因其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在媒介框架理论下,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社会文化分析的方法,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研究和探析。

2.类目建构

本文的研究在媒介框架的宏观层面上主要分析两会特刊报道的内容,包括报道议题的选择,从政治、经济、社会民生三个类别进行阐述,并分别对其报道数量进行统计和对比;中观层面上,分析两会报道的具体内容,即报道类型的主题分析;微观层面上,分析其如何报道,对报道的出处和具体关键词的呈现进行阐述。

二、2017年《新疆日报》两会报道特刊宏观层面分析

报道总篇数为171篇,开设有:向总书记说说心里话、向总书记汇报、总书记的嘱咐记心头、凝心聚力向未来等栏目。政治类报道共56篇,占32.2%;经济类报道共26篇,占15.2%;图片报道共23篇,占13.5%;社会民生类报道共66篇,占38.6%,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三种类型,这是由于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一直是工作的总方向,维稳的重点除了发展经济就是加快偏远地区的脱贫扶贫工作,这都属于社会民生的报道范围。所以,在选题时特别关注国家对于新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

在2017年的两会报道特刊中非常注重对图片报道的采写,一方面使用组图形式展现了新疆代表们的风采,另一方面,在长篇幅的新闻中也使用了配图报道,为受众提供了顶级的视觉和阅读体验[1]。

三、2017年《新疆日报》两会报道特刊中观层面分析

通过内容及文本分析发现,报道立足新疆,结合国家政策,以正面宣传为主,报道可分为三大类:(1)关于会议内容、领导人的讲话、法律、军事等的报道归为政治类;(2)关于中国及新疆的经济改革与发展等的报道归为经济类;(3)关于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归为社会民生类。

1.两会报道特刊中政治类题材报道的分析

从表1中可看出,政治类的报道基本属于平稳走势,峰值出现在3月5日,当日主要报道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议程》《新疆代表团各族代表精心准备议案建议》等,从议题中可以看出,这天数量较多是因为召开了几次比较规模和级别都比较高的会议,同时公布了会议主要人员的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3月8日的两会特刊中,政治类的报道数量为0,因正值“三八妇女节”,报道重点关注两会中的女性代表们。在“两会特刊?纵横”的版面中,从经济、服务业、环保等方面着重报道与人们切身相关的内容。

在56篇政治类报道中,《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新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团结奋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等,从会议精神、代表提案、新闻发布会等方面报道了党中央对新疆今后建设提出的总方向,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下,加强民族团结,实现脱贫攻坚,稳定中逐步发展。

2.两会报道特刊中经济类题材报道的分析

从表2中能看出,在13天的报道中,经济类报道平均每天2~3篇,主要从国家整体的经济建设及规划,“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结合新疆实际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报道。《坚决闯过化蛹成蝶的转型升级关口》《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已超过500亿美元》重点从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投入给新疆经济带来的机遇进行报道,在国家宏观的经济治理大背景下,新疆应利用本地域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乘改革之风,大力发展经济。

地方主流纸媒在“两会”报道时,在向读者传达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时,也要及时传递出“两会”中探讨的有关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像《强筋健骨振兴实体经济》的报道中讲到代表们结合新疆自身实际,讲到大力创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制度,比如乌鲁木齐地铁一号线项目、天山天池风景区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做新疆果业发展的航向标》报道了自2014年习近平对新疆果业集团的考察后,三年来,企业深化改革,增强信息化建设,依托“互联网+”,打造线上线下销售,为进一步促进新疆现代农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积极做出作贡献。

3.两会报道特刊中社会民生类题材报道的分析

从表3中能看出,社会民生类报道呈现开头结尾少,中间多的趋势。峰值出现在3月12日,11篇报道从全民体检、乡村医疗、西部支教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向总书记汇报》《总书记的嘱咐记心头》的板块中,回访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和亲切接待过的部分群众,《继续为各族牧民服务》中的居马泰·俄白克20年如一日的扎根乡村医疗,为各族牧民们解除病痛;《让青丝熬成雪我也无怨无悔》中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在艰苦的条件中继续扎根西部大地,参与见证了西部的改变和发展。

普通民众阅读主流纸媒时,在了解两会会况时更关心本地区发展及影响个人生活的内容。《免费就近上幼儿园孩子变化可大了》报道了自治区针对农村幼儿园的免费入园政策;《加大对西部高校支持力度》中谈到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高校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党的好政策让我住上新房》讲到安居富民工程让更多农民住上新房。

四、2017年《新疆日报》两会报道特刊微观层面分析

微观层面主要解决“如何报道”的问题,即这三类报道的出处以及由哪些关键词构成。关键词是新闻文本中出现频率比较高、意识形态较强的词汇,在文本构建过程中对关键词的选用体现了新闻的报道框架[2]。

1.两会特刊报道中各类关键词分析。从分析中能发现,政治类报道集中选择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中国梦、民族团结等代表性关键词,广泛涉及了党中央对于新疆团结稳定的关注,这些词语彰显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切,体现了一个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形象。经济类报道选择供给侧结构改革、一带一路、实体经济等,回望了“十三五”开局这一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讲到重点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带、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等。而社会民生类报道的关键词比较多元,涉及安居富民工程、免费教育、全民体检等,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报道更加贴近民心。这些关键词的选择以积极向上为主,不仅折射出国家在各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也体现了自治区政府为新疆发展做出的惠民利民的决定,很好地体现了“议程设置”的功效。

2.两会特刊报道中的新闻来源。报道来源主要以本报记者采访为主,共124篇,占到72.5%,新华社稿件共45篇,占到26.3%,新疆都市报和报告摘要共两篇,各占0.6%。在我国,针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各媒体都会采用新华社通稿,把握报道的主基调。《新疆日报》的稿件来源出自本报记者采访的数量远高于引用其他报社的稿件,对与新疆有关的议题及代表委员们的发声进行着重报道,可看出对两会的重视程度之大,报道重点凸显区域意识,满足区域内受众的信息需求。

五、结 语

以《新疆日报》为代表的新疆主流报刊在两会中的报道突出“放眼全国,聚焦新疆”的视角,体现出亲民的报道基调,对政策的解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新疆实际发展状况进行阐述,呈现出一幅民生报道的图景。传递新疆代表委员们的声音及普通民众对于两会的关注,《向总书记说说新变化》中谈到新疆在一系列政策的促进下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总之,报道更贴近民众切身利益,贴近生活,體现了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理念和报道形式,立足本地区,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鞠镇蔚.浅谈党报“两会”报道的创新思维——以《人民日报》与《辽宁日报》2011年“两会”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1(7):17.

[2] 范红.媒介素养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2.

[3] 庄严.基于媒介框架视角下广西主流纸媒两会报道研究——以2011年《广西日报》《南国早报》两会报道为例[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1(5):42-47.

[4] 杨爽.中央和地方党报“两会”报道比较——以《人民日报》和《新疆日报》为例[J].新闻世界,2013(8):235-237.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两会
“两会”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