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微博“圈子文化”及其形成机理

2017-08-22 04:33王佳玫
今传媒 2017年7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形成机理圈子

王佳玫

摘 要:微博中的“圈子”是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信息传播的结果,有其社会属性,人们在“圈子”内传播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进而形成独特的“圈子文化”。“圈子文化”的形成基于受众的需求,源于传播个体多方面的心理因素,具有情感互动、价值共享、观点趋同和“自净化”的特点,也有在组织形态上闭合、成员同质化、互动极易情绪化的不足,我们需要扬长避短,营造良好的微博“圈子文化”。

关键词:微博;圈子;圈子文化;传播特点;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7-0056-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两微一端”逐渐成为网上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和影响着我国网络舆论场。特别是微博,其发展尽管几经沉浮,但凭借其强大的舆论生成力、大众传播力等“强媒体”属性,现在仍是大型舆论事件的策源地和大量小微话题的发起平台。可以说,微博的信息传播路径、事件演变模式、互动参与机制等均呈现出革命性特征,其信息传递来势猛、数量大、碎片化的特性使得更多的用户在生活中对微博产生依赖,不管是品牌产品,还是热点话题,都能被迅速地、大规模地在微博中传播,而且最为特别的是,由于信息的流动、聚集,传播内容和观点的整合,使微博中动态的“圈子”开始兴成,相应的“圈子文化”也随之兴起。

一、关于“圈子”与“圈子文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圈子”就是“社群”“部落”,就是由志趣相投或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比较相似、相近的人自动形成的团体。圈子自古就有,而且由于目的、追求以及组成形式不同,其性质、形态各异,反映了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多样化。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然地形成圈子,也在不断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圈子,大家在圈子里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营造氛围、共享服务,保持一种精神上的独特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的社会组织形式,“圈子”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和运行规则,受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等的影响,也有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大家习惯于结成一个个的圈子,形成独特的交流“生态”环境,进而形成了各种有趣的“圈子文化”。客观来说,由于“圈子文化”可以使人们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有共同的交流沟通基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圈子文化”很注重界限,讲究中心,有一定的潜规则,从历史与现实看,它也是导向“山头主义”的基础,发展下去往往会破坏社会政治生态,会使得社会关系异化为金钱、利益、裙带关系等交织而成的不正当关系网。

二、微博中的“圈子文化”

实际上,互联网的圈子文化从网络诞生之初就在萌芽。最初它以订阅邮件的形式将某一内容传送给对此有需求的众多收件人,接着它以BBS论坛的形式聚集起对某一話题有所关注的网民。此后,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出现更是为网络上“圈子”和“圈子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一)微博“圈子文化”的形成

在微博“圈子”中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播个体自行发布或转发他人的信息、对相关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点赞等,其交流的方式可以概括为“抛出话题——引起关注——聚焦讨论——观点交锋——意识趋同——情感聚集”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个交流过程,“圈子”成员最终在共同经历的事件中或思想沟通中,达到事实认同、观念认同、情感认同甚至行为认同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传播个体往往还要对自己的微博“圈子”进行积极维护和疏导,包括知识共享、观念引导、资源推送、情感投入与表达等,积极营造“圈子”内信息传播与沟通的氛围,形成独特的微博“圈子文化”。

例如微博的网红现象,就是围绕网红所产生的情感认同圈子。如果将微博上的网红进行分类,以Papi酱、暴走漫画为代表,是对现实社会进行另类解读的青年“中二”分子;以日食记、猫力molly为代表,是对艺术文化进行再加工的视觉传播生产者;以搭配师林欣、回忆专用小马甲为代表,是对日常生活进行加工美化,利用自身形象魅力带动模仿、消费的平民偶像。对网红的集群观看行为,映射了大众企图通过模仿的二度解构,完成对自我与情感的认同与诉求,可以理解成透过照片、视频完成对“异域空间”的视觉消费,在虚拟现实中完成对空间转换的向往。又如微博中的暂时性圈子——热搜。每一条热搜既是相关话题的聚合,又是一个人数众多、互动频繁的圈子,也可称为以一个微博事件为核心的“类组织”样态。这些热搜的观点和看法帮助人们形成集体身份认同,产生群体归属感,并形成“个性化的集体主义”,从而赋予个性化的个体以集体身份并引发集体行为,构成观点认同的“圈子”及“圈子文化”。

(二)微博“圈子文化”的特点

首先,微博“圈子”在组织形态上表现出闭合、稳定、互动频繁、成员同质化的特点。例如,具有相同喜好的人可能会关注相同的博主、加入相同的群组、参与讨论相同的话题,甚至观点趋向于一致。其次,微博“圈子”自身具有一定的过滤和筛选功能,它往往把非潜在的用户或传播个体排除在“圈子”之外,同时会动态地潜移默化地吸纳那些“志同道合”者,这既有微博中的圈友的主动为之,也会受到“圈子文化”中的情感因素的影响。再次,微博“圈子”多以利益共同体、信仰共同体的方式存在,也会受到具体的现实社会界限的影响。互动方式从沟通信息向情感互动、价值共享发展,认同感的增强,从而为“圈子”中的信息顺畅传递建立了基础。

具有相似点的人总是愿意并且更有可能聚集在一起,这便是圈子形成的重要基础。在微博中,通过电影、书籍、音乐等分类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不同圈子里,晒出自己的“尤物”并关注其他用户的分享,交流沟通更为便捷,信息反馈更为有效。如果将互联网看作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仍存在着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那么传播个体必将因为个人需要不同而分流、重聚。

(三)微博“圈子文化”形成的因素

从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微博“圈子文化”形成的因素,本人认为更多的是源于受众的需求,具体来说是源于传播个体的心理层面的因素。

一是基于传播个体高效沟通的心理。微博是基于“弱关系”建立的社交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和用户的隐匿性会占据大量时间来进行信息和用户的辨别,应对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使人们精力不足,过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使得用户感到疲惫和负担。用户不再是借助社交媒体无目的地打发时间,而是期望获得有效信息,为生活增加更多乐趣。因此用户们转而向小圈子集聚,以求得更为高效的信息沟通。

二是傳播个体自身具有的选择性心理。根据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帕的研究,受众在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时候有一个从选择性注意到选择性理解再到选择性记忆的过程,首先,在众多的信息中,受众首先会选择关注那些与自己已有的认识、态度相近或一致的信息,而那些与己不一致或无关的信息则不会被注意。其次,在选择性注意的基础上,受众会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与自己观点、意见相近或一致的信息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理解,而其他信息则被忽略。最后,受众对信息的记忆也是有选择性的,往往只记忆那些有意义的、自己关心的信息,而对那些无意义的、与自己无关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被放弃。

可以看到,传播个体选择信息的三个心理阶段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这种选择过程的核心是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意识的维护。正因为如此,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传播个体就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微博内容。

三是传播个体具有的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就是个体在感知、认识和判断上表现出的一种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相一致的思想或行为方式,在现实社会中,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导致出现这种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群体的压力,当个体发现自己的认识或行为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就会感到一种无名的压力,为了避免受到孤立或者排挤,便不得不趋向于群体,走向从众。实际上,这是个体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屈从于群体,以维护群体“圈子”的利益。微博,作为人们在现实中寻找意义和认同的虚拟空间,无疑为传播个体寻找共同价值观和群体归属感提供了天然的交流平台。

三、正确认识微博中的“圈子文化”

客观地讲,从追求同一的价值取向来说,人们对于“圈子”的诉求是正常的。圈子之所以称之为圈子,很大程度上在于满足个体的某种归属感,个体找到抱团互助、利益互惠、合作共赢的共同空间。所以,“圈子”是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信息传播的结果,有其社会属性。正因为微博中的“圈子”现象无法消除,那么微博中的 “圈子文化”也就无法回避。当然,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所谓的“圈子文化”,更多的则是指社会上的“小圈子”,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圈子内部纯粹利益纽带衍生出来的依附关系,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文化顽疾与新的社会现状融合,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微博的“圈子文化”容易导致信息传播的情绪化和极端化,会造成相关制度约束的缺失,微博中的观点和意见容易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的情形,圈子社会的信任是一种非理性的关系,会造成人们对“圈子”之外人们的信任的丧失,扩展到整个社会,会造成信任危机等。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人为地限制微博的发展。微博是个多元的开放的舆论场,它所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多数属于传播个体道德和文化认识层面的问题,而且不是主流。微博可能会传播流言,但也是制止流言传播的最有效的渠道,这得益于微博本身具有的强大的“自净化”功能。当然,我们需要引导和改造微博圈子,营造良好的微博“圈子文化”,包括提倡传播个体健全个性的培育、传播伦理道德的培养、健全制度约束和保障体系、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等。要在保留我国传统文化中讲求和谐的积极因素的同时,鼓励传播个体个性的健康发展,把“小圈子”建设成“大圈子”,把“圈子文化”发展成先进文化,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微博交流空间,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木须虫.圈子与圈子文化[N].中国青年报,2015-03-10.

[2] 鲜垚.“小社交”时代下社交媒体圈子化成因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5).

[3] 约瑟夫·克拉珀.大众传播的效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4] 陈力丹.微博“圈子文化”解码[J].人民论坛,2011(31).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形成机理圈子
彭阳县陈沟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企业形成机理与政治关联的关系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朋友无圈
你的圈子在哪里
朋友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