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臣凤
摘 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植物认识的深入,观赏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也因其自然美观及养护简单,逐渐被园林设计师所采用。基于此,通过观赏草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置及景观搭配,提出见解,望对该理论的丰富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观赏草;园林;植物造景;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4.019
1 观赏草的定义
观赏草的定义主要针对其色彩、形态和观赏部位。观赏草是指一类形态美丽、色彩丰富,以茎秆、叶丛和花序为主要观赏部位的草本植物的统称。但笔者认为,观赏草应该是泛指一切草本植物,人们根据设计需求而在园林景观中种植,大多来源于野生,后经驯化逐渐运用于园林设计中,并用其外观形态及植物特性营造出师法自然的休闲景色。
2 观赏草的观赏特性
觀赏草的观赏特性包括了体态美学和文学美学,而体态美学又主要包括了其形态、色彩、花形和叶形、质地,从其外表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则是诗人们赋予它的文学色彩,幽幽芳草给人无尽遐想。
2.1 体态美学
2.1.1 株型美
观赏草所包含的科属较多,所具有的形态也千姿万别。株高低至几厘米,高至几米不一,随着株高的生长,观赏草给人的视觉效果也不同,呈现出轻巧可人或雄浑伟岸之感,如随风飘摆的狗尾巴草和坚挺如拔的芦竹。除观赏草的株高外,其株型也多种多样。据调查,观赏草主要有丛生型、直立型、甸状型,这三种形态不一的观赏草各有观赏价值。但在观赏草的设计种植时,多是模拟自然,将各种株型不一致的科属用来搭配。
2.1.2 花形和叶形美
观赏草的花形主要是指其花序,其类别较多,常见的有穗状花序、总状花序和圆锥花序。而观赏草的叶形主要是狭长形。
宋希强等在《浅析观赏草在园林中的运用》中,把观赏草的花形和叶形分为了六类,即穗状、簇生状、直立形、分支直立形、弓状直立形和拱形。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花和叶的生长形状来分,观赏草的叶形和花形都较为丰富多样[1]。
2.2 色彩美
观赏草的色彩主要取决于其叶色和花色,有着五彩斑斓之感。观赏草的叶色涵盖了冷色调和暖色调,其中冷色有深遂如黛的墨绿色、清新淡雅的嫩绿色、清幽高贵的蓝色以及少见的黑色;而暖色调则有温暖的红色、丰硕的金色、萧条的黄色等。
此外,叶色还分为常色叶观赏草和彩色叶观赏草。前者是指四季常绿的观赏草,它们不会因季节的改变而改变,一直都是绿色基调,如香茅、蒲苇等。而后者则是指随着季节的改变,叶片的颜色也逐渐改变,如莎草科的长穗苔品种。
观赏草的花色也较美,一般是在春季或夏季开花,颜色主要有红色、粉色、栗色、白色和黄色等。各种不一的色彩丰富了整个景观色系,相互搭配起来的观赏草也因季节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象。而彩叶观赏草则有着色彩变化,随着季节的改变颜色也逐渐改变,持续时间较长,观赏性较高。
2.3 质地美
观赏草的质地都较为轻盈和柔软,即使是高大的芦苇也有着体态轻盈之感。这样的特性使观赏草无论是在春天还是冬天都有着独特的休闲之美,以不变应四季之变的观赏草也给人一种外柔内刚的特性[2]。同时,这中质地美通过与水景、石景或质地粗糙的植物相搭配,也可以获得对比的视觉感受,有着柔和空间景观的作用。
2.4 动感美
微风吹过,大量种植在公园、道路边的观赏草随风摇摆,就像海里的浪花一样,还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在吹口哨或在说悄悄话,给人们带来与大自然的亲近之感。观赏草的这种动态之美和声响效果是一般观赏植物所不具备的。
3 观赏草在园林中的运用
不同种类的观赏草能在不同的生境下生长,在用其进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和艺术的组合,充分发挥观赏草的自然形体线条、质地、色彩、文学之美,可以创造出生气盎然、优美靓丽的园林景观。
3.1 基本原则
3.1.1 因地制宜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在了解观赏草生态习性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使之基本适应栽培地点的生态条件,保证其成活和正常生长。在缺水的地方,应选择耐旱型观赏草,如禾本科的垂穗草、格兰马草等;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则选择耐湿的观赏草,如禾本科的石葛蒲及其栽培品种、柳枝稷及其栽培品种,香蒲科的宽叶菖蒲等。
3.1.2 美学
遵循多样与统一、协调与对比、动势与均衡、韵律与节奏等美学原则,合理配置,充分显示其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创造优美的景观。
3.2 应用方式
观赏草种类繁多,不仅可以孤植用来观赏,还可与水景、石景、盆景相互搭配。此外,种植的地方也多样化,可以栽种于盆中,也可以栽种于花坛或土地中。下面就观赏草的搭配方式进行讨论。
3.2.1 孤植
孤植并不是指就一颗观赏草,而是指在没有其他景物的陪衬下,仅应用观赏草栽植成景。该类观赏草一般具有独特外形特征,并且具有吸引游人眼球的特征,该类特征一般包括颜色、形态、株高等。例如,有着浪漫红色的狗尾巴草,在花园一角置放一丛,营造出偶然随意的自然景象;高大的蒲苇也可以用来孤植,除了吸引人眼球的株高外,蒲苇所具有的银白色羽状穗的圆锥花序也是秋天观赏的一大特点。
3.2.2 水景配置
大自然中的湖、河、沼泽等都有野草的踪迹,而在城市中人工开挖的水池等大多缺少自然的气息,此时观赏草的搭配不仅可以将一滩死水变得有生机,而且观赏草等植物的栽植也为一些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观赏草在水景搭配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通常,在水景搭配中我们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散植为主,另一类是以聚植为主。前者主要是指在水中偶尔点缀些观赏草,种植量不大,但却营造出自然中零星的景观效果。因此在这种类型的水景搭配中应选择一些高低不一的观赏草,如芦苇和灯芯草,用这两种高低不一样的观赏草来营造出竖向空间起伏的景观,并显出浑然大气的自然感觉[3]。后者则是需要品种较多的观赏草,并且尽量采用外形、颜色都不相同的种类,该种类型的观赏草会营造出一种静谧休闲的氛围,如水烛、香蒲、旱伞草、水葱、菖蒲和梭鱼草等营造出的景观效果。
3.2.3 石景配置
观赏草与岩石的配置则是硬质材料和软质材料的配合,相得益彰。在中国古典园林里,景观石和观赏草已成为密不可分的搭配素材。在石景配置中,观赏草就变成了配角,主要用来衬托景观石,所以它品种的选择都应依据景观石的材质和放置方式来定。如孤植的石笋,在根部便可以种植麦冬,石笋便如从土里自然长出的样子。
3.2.4 盆景配置
盆景的配置中所选用的植物一般为矮小的植株,用来以小显大。而观赏草中有的品种因为具有矮小、颜色丰富的特点也在盆景配置中有一席之地。
3.2.5 盆栽种植
观赏草因其独特的株型和柔美的花序,也常用在花盆的種植中,如将玉带草栽种在花盆中,可以随时挪动,随时为城市道路景观或节点景观做装饰。
3.2.6 花坛配置
观赏草在花坛配置中也有独特的韵味,如狼尾巴草在花坛中可以营造出自然随和之感。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花色较为亮丽的观赏草,如大花萱草,也可以用在花坛的最外层种植,花坛内部则栽种其他种类的植物。
3.2.7 路径绿化
观赏草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抗虫害能力较强,后期需要的维护工作较少,因此也会选用观赏草作为路旁绿化的植物。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景观层次,还能增加观赏效果[4]。如金叶石菖蒲不仅外形优美,而且还能散发芳香的气味,此外在视觉上有吸引力,同时可以带来嗅觉的享受。
3.2.8 花境布置
观赏草的品种较多,而且颜色丰富多彩,因此也常用在花境的布置中。观赏草本身就可以形成较为单一的花境,但为了满足颜色的多样性和品种的丰富程度,一般还会与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或者一年生、二年生花卉一起配置花境,营造出野趣十足的效果。
3.2.9 观赏草篱笆
在园林设计中,观赏草还可以用来划分空间,不仅在视觉上有着遮挡的作用,还有着隔音效果。这种布置方法不仅节约成本,而且丰富了植物种类。如高大的芦竹、芦苇都可以用来当作隔空篱笆,还能起到背景作用[5]。并且该类景观草的生长速度较快,可以很快形成园林景观。
3.2.10 其他运用手法
观赏草在园林中的运用手法多种多样,还有很多形式是没有总结和归纳出来的。例如,在插花时也常当作插花材料,还可以加工成干花,形成艺术品。此外,它也是屋顶绿化的最佳选择之一。
4 观赏草的适用范围
观赏草大多都是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涵盖了较多的科属,因此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都较为广泛,并且因适应性极强,生长的范围也极广。凡是种子植物能生长的地方都有其踪迹,分布于世界各地。大多生长于草原、高山草甸、沼泽、湿润草地。而作为草本植物,观赏草也有着生命周期短、种子繁殖快、宜生长、耐干旱、抗病虫能力强及修剪量少的植物特性。这样的植物特性也突显出了其在园林植物中的优势,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广泛使用。
5 问题与对策
观赏草是一类值得推广的造景植物材料,但应注意到,观赏草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有些观赏草与杂草在形态上很接近,易混淆,尤其是在幼年期,这就极大地影响了观赏草的景观,而且给养护管理造成了困难;另一方面有些观赏草易蔓延,特别是侵占力强的观赏草,不但影响景观,而且易对当地植物造成威胁。对于这类问题,可考虑种植在观赏容器或种植池中,使其不能蔓延;或在种子成熟之前将花序剪掉,以防止自播繁衍;也可选用不育的种子及品种。在推广观赏草时,还要特别注意大多数观赏草都需湿度较大的气候条件,这就限制了观赏草在北方的普及;但可考虑在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大力推广。
随着回归自然意识的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观赏草的重要应用价值。我国应大力发展观赏草,同时,建议科研单位加强观赏草的育种工作,尤其是在选育观赏价值高的新品种和选育不育品种方面。
参考文献
[1]宋希强,钟云芳,张启翔.浅析观赏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4(3):32-36.
[2]邱友苹.观赏草的美学价值及园林应用[J].福建热作科技,2009,34(2):35-41.
[3]丰会民,张志国.观赏草[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2(8):71-73.
[4]徐冬梅.论观赏草的特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江西林业科技,2009(1):62-64.
[5]谌吉红,李名扬.我国观赏草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2(10):63-6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