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昊平
统战学的设立,结束了统战无专门学科的历史,也让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都有了专门学科。
这个夏天,2016级10名“统一战线学”博士研究生结束了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中央社院”)的学习生活,即将回到山东大学继续学习。
“统一战线学”博士是中国高校中出现的新面孔。2015年,“统一战线学”才首次作为独立学科被纳入国民教育序列。不过,作为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统战学不能招收本科生,只能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由中央社院和山东大学联合培养。
统战学的设立,结束了统战无专门学科的历史,也让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都有了专门学科。此前,“三大法宝”中的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都已建立了专门学科,分别是军事学和党建学。这一次,位居“三大法宝”之首的统一战线终于完成了学科化的任务。中央社院作为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为推动统战学的学科建设努力多年,终于在十八大之后取得突破,也由此实现了中央社院学位点建设零的突破。
“全国统战系统现在每年新进三千多名公务员,但没有一个是统战学出身的。”原中央社院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首批统战学博士生导师李小宁说,招收统战学博士的目的,一是培养理论研究人才,再就是向统战部门输送优秀工作者。
實行双导师制
朱光明就是一位2016年入学的统战学在读博士生。由于“统战学”是新设学科,之前对“统战”不太了解的朱光明,考取这个专业的过程还有点戏剧性。
本科学法律的朱光明,研究生读的是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在北京一家慈善基金会工作。2015年,他偶然看到了中央社院与山东大学联合培养“统战学”博士的消息,由于不太了解,他便没有报考,错失了成为首批统战学博士的机会。
此后一次出国经历让他最终决定要读统战学博士。他在国外看到慈善基金会都实行“网络化”工作模式,就是说一项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而中国的统战工作也强调“网络化”“多元参与”。朱光明以为两个“网络化”是一回事,便报考了2016年的统战博士。入学后他发现,中国的统战学偏重政治。
“但老师们的课还是让我脑洞大开。”朱光明说,给他们上课的老师都是这一领域的“大咖”,入学一年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郑钢淼、原党组书记叶小文、原副院长袁廷华都走上了统战学博士课程的讲台。特别是讲宗教学的叶小文,当过多年国家宗教局局长,亲身参与过很多事情的处理,也参与过很多宗教政策的制定,他讲的课与实践结合得很紧密。
与其他专业的博士生不同,统战学专业实行双导师。每年招生时,侧重专业方向的博士生放在中央社院的导师名下招,山大配1个导师;侧重学术方向的博士生由山东大学的导师招,中央社院再配1个导师。
中央社院的导师李小宁说,统战学尚没有统一的教材,他们一边教学一边编讲义,目前开设的基础课主要有统一战线学概论、政党制度、知识分子理论等,课程以理论为主,兼涉及方针政策。
统战是不是科学
统战学的学科建设,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首要问题是,统战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
支持者们习惯用中共老一辈革命家的讲话做论据。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就提出了“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1979年3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长李维汉重申了“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1983年4月,中央统战部在北京主持召开第一次统战理论座谈会,时年86岁的中顾委副主任李维汉坚持到会,作了近3个小时的统战理论问题报告,再次重申“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
肯定统战是科学的还有习仲勋。1985年2月,第一次全国统战理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发表讲话时指出,“统一战线包括民族、宗教,是一门科学”。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央统战部政策理论研究室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统战学的构想,并且拟定了一份详细的提纲,不过没有继续推进。
直到1997年,统一战线理论的学科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那年,中央统战部着手编写全国统一战线干部培训系列教材,《中国统一战线简明教程》就具备了“统一战线学概论”的雏形,其后中央社院在2007年出版了《统一战线新论》,统战理论算是有了一份基本教材。
作为具有统战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中央社院一直是推动统战学科建设的主导,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央社院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2003年成立了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2008年首次举办了统战理论专业研究班。
2009年之后,中央社院推进统战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当年9月,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任中央社院党组书记后,明确提出要把统一战线建成学科。12月3日,中央社院就致函中宣部,提出将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但是在此之前,中央统战部已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为题,全国政协也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为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立项。中央社院获悉后又在次日,也即12月4日再次致函中宣部,说明中央社院申报的研究课题,与上述两项研究有所不同。
2010年8月,统战学科建设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当月5日,中办印发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社会主义学院要“逐步形成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借着这股东风,2011年6月21日,中央社院用文件形式明确提出:争取设立统一战线学学科,之后多次向中央统战部汇报进展。
统战工作越来越重要
十八大之后,中央社院又组织了两个调研组,分赴广州、上海、重庆、武汉四地召开了座谈会和研讨会。中央社院教授李小宁带领其中一组,他说专家们主要来自各地的党校、社科院、社会主义学院,研究领域涵盖了政治、社会、民族、宗教、科学社会主义等专业。
几次会议资料显示,学者们对建设统战学学科没有什么异议,关键是如何建设。最终根据教育部的批复,统战学被列为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按照培养方案,研究生的学籍管理等工作由山东大学负责,毕业证书也将由山东大学颁发。
2015年1月,教育部下达了当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正式批准“统一战线学”学科招录博士生5名、硕士生20名,统一战线事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正式启动。
“统战学最终能成为独立学科,离不开教育部的支持。”中央社院教授李小宁说,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大力支持这件事,让2015年在山东大学博士生整体招生人数缩减的背景下,还批了统战学博士点,很不容易。
两年来博士生的招生较为理想,2015年计划招收5个博士生,最终招了6个,2016年开始,博士生招生人数已增加到10个。
山东大学的蒋锐教授认为,统战工作肯定会越来越重要。“这不是说以前就不重要,上世纪90年代统战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凸显,统战工作也一直受重视。”他说,“只不过十八大之后,中央对统战工作更加重视。中国的民主政治靠两腿,一是人大的选举民主,另一个就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离不开人民政协,离不开统一战线。”
基于这一认识,蒋锐不担心统战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现在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我们只从社会需求去分析,认为中国缺人才,缺统战人才。”蒋锐说,但他们不会去预测学生将来去哪里就业。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7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