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华
吸引人才的措施也许有很多,但相比较而言,降低落户门槛恐怕是有效举措之一。因为落户能让他们首先有一种家的感觉,更好地安心和扎根。
前不久,《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并实施,引发众多关注。警方表示,除了公布直系亲属投靠入户、购房入户、工作调动入户、外来务工人员入户(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满2年)、引进人才入户等8种中心城区入户郑州政策以外,新增了7个重点落户群体入户政策。
郑州户籍新政细则出台,落户门槛降低再添七类群体。包括:农村籍高校录取新生、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等。这也就等于原来这些群体落户的“障碍”消除了。落户门槛降低,有利于把更多人才吸纳进来,而这些人才正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剂”。
许多在外漂泊的人,最大愿望就是尽快能有安身之所、立身之地。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先落户后就业”的吸引力超强大,甚至能够吸引他们排除干扰来此扎根。
10多年前,上海、深圳等城市就出台相关文件,吸引各类人才安家落户。比如:上海市《上海市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来沪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提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在办理上海居住证时,不受企业注册资金限制等规定。据有关数据统计,2000年,进入上海和留在上海的人数直线上升,比上一年增长34.5%,其中属于非上海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就多达6.7万余人。
许多优秀大学生虽不太看重物质利益,但出台好政策既能够解决大学生的燃眉之急,比如:安家落户、娶妻生子等,而且还能够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这也正符合许多优秀大学生的愿望和社会发展规律,所以,出台好政策往往成为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的“金字招牌”。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中提出,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等技能型群体落户限制等要求。但有的地方出台大学生落户政策,却始终不见政策“落地”;有的地方仅仅是准予落户,其他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结果,要么引进不了多少优秀大学生,要么进来的优秀大学生时间不长又要“孔雀东南飞”,往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也许吸引大学生的政策看似属于“软件”,其實,这些“软件”比一般的“硬件”还硬。比如:前不久,武汉市出台新政,放宽落户条件,5年让20万大学生住进人才公寓,创业享1年免费工位……就比硬邦邦的“政策”还有吸引力。
只有出台类似这些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才能把更多优秀大学生吸引过来。因为这些政策,既管眼前又管长远,既解决了现实困难,又满足了精神需求,既容易令其充满荣誉感、归宿感,又容易让人充满成就感和获得感。吸引人才的措施也许有很多,但相比较而言,降低落户门槛恐怕是有效举措之一。因为落户能让他们首先有一种家的感觉,更好地安心和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