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崔博
摘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手机等数字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移动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具有创新形态的新媒体,建立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拥有互动传播的突出特点。互联网从诞生之日起,就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和促进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视角下高等教育“新常态”与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模式,试图从新媒体视角来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构建一个总体性的基本方案。
关键词:媒介融合 高等教育 管理理念 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003-02
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加快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构建优秀人才终身从教机制,系统构建质量控制机制,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机制,以应用驱动为导向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狠抓教育质量提高。”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每一步变革,都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更多地参与并融入到世界高等教育之中,文化在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进程中,具有打破我国高等教育格局的重要意义。
西方传播学研究者认为:“媒介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媒介即是信息”,以独特的媒介理念预示了人类发展进程的方向,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新媒体的产生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传播技术在社会变革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高校肩负着我国大众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重要群体,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视角下研究高校教学管理主客体的互动”,来探析全球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路径。
一、认识和把握高校教学管理研究方法
為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经验,形成先进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让教学管理主客体在多维互动中不断创新,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从而实现教学管理工作多元的、互动的“双赢”,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互联网从1969年诞生至今,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产生活方式。根据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即个体之间交换信息的过程以及影响行为的过程,教学管理实际上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过程。纵观东西方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只有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大学才能及时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才能形成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下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在高校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具有人性化的管理育人工作,高校具有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由于教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学管理要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这就决定了教学管理的综合性。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应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规划、统筹、协调和执行能力,加强自身学习,在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方面突出方式的多样性,总结经验和存在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教学管理工作。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工作的中心,应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管理中主客体处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在新媒体的视角下进行教学管理应加强人际传播,注重人文关怀,清除影响信息传输的障碍,能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和实践至今还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其在高校教学管理方面大有可为。考虑到“新生代”学生新媒体成长环境,“图像一代”的群体特征,教师应着力专业化成长,加强教学管理主客体双方的沟通与互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二、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新媒体对于当今的高校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还是娱乐手段、社交媒介和信息载体。研究教学管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创新和改良,建立一套高校需要的制度体系,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去改革高校的管理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如何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加强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90后大学生与互联网时代同步成长,可以说渗透到思维与习惯。新媒体属多媒体传播,此外还拥有信息检索的能力。作为一种数字化传播,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还能实现同步传播与异步传播相统一,超越了时空的羁绊。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发掘新媒体与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价值的结合点,强化日常教学质量管理,关注教学改革与成果实际推广应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体现着为全体学生成长服务的价值导向。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学管理理论做好准备。
高校教学管理机构是教学运转的枢纽,工作涉及面广、头绪繁杂,需要各部门各系统及师生协作完成,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困境,“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应争取从以规模扩张为突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教学管理工作如果只是一种手段的话,那进行改革是毫无意义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新媒体时代影响信息传播形态与模式发生巨大改变。在新媒体发展的时期,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划设计势在必行。
三、构建和发展高校教学管理研究理论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复杂而艰巨,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工作中以教学和管理实践带动研究,通过对高校教学管理主客体互动性的研究来提升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教学服务,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在新媒体时代,明确高校教学管理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以高水平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为主线,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传统“教与学”模式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要重视教学管理工作者经验交流,研究“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主客体互动机制”,要改变传统“教与学”模式。尚未建立人本化的弹性教学管理模式。从主体的角度讲,需要从被动发展转向主动发展,主体性体现在目的与手段两个方面,从主体性的目的性角度讲,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管理改革结合程度差。伴随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同时,高等教育在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和制约提升大学办学质量的“新障碍”。
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和结构作为激发学校发展生命力的战略基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推进学科布局优化和调整,把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发挥受阻,所以要促进学生个性的理性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育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部门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从大学生主体地位、大学生维权意识和高校民主管理的视角进行宏观把握,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内涵、依据、意义及对策四大方面,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自由度和选择性,在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强调学生“中心”地位和教师的作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新媒体视角下探讨高校教学管理互动机制有利于主客体双方的互动和互相促进,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放弃了完全的预设性和可操控性的教育模式,在教学相长的实践中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媒体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仍然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在教学管理上应加强国际对接,缩短差距,适应科研教学国际化的需要,提升国际影响力。新媒体促进了高校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演变。新媒体在高校教学管理环节中应用,改进了教育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在“微时代”推行数字化校园,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三个新的特征,一是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二是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三是传播对象的互动性。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一般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无法有效进行双向沟通。新媒体使人际传播的互动性增强,同时可以针对接收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教学管理队伍自身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专业化和素质要求等方面,目前我国各个高校更加突出“以人为本”这一管理主题,但大多仅限于局部的调整,而不是全面的突破性的进展。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探索,以适应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最好教学管理主体与客体进行交流和互动,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五、结语
本文从新媒体的视角探讨了在现代大学制度逐渐形成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教育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问题入手,探讨教学管理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制约、渗透和转化的过程,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打破了以往的抽象的、单一的、孤立的研究习惯,而代之以实践的、多视角的、全方位的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研究实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而探索并初步形成了理论框架,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在新媒体广泛融入生活的大背景下,将创新思想和方法引入高校教学管理,对高校教学管理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整和改变,以求得与内外部要求的平衡,为实现高校职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莹,高峰.创新型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析——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2]王毅磊.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10).
[3]李瑩.创新视阈下高校教学管理方法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