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00 t/h锅炉掺烧低水澳优煤的可行性研究

2017-08-22 02:56:51李文华胡卿童家麟吕洪坤蔡洁聪
浙江电力 2017年7期
关键词:制粉煤种结焦

李文华,胡卿,童家麟,吕洪坤,蔡洁聪

(1.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602;2.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310003;3.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14)

1 900 t/h锅炉掺烧低水澳优煤的可行性研究

李文华1,胡卿2,童家麟3,吕洪坤3,蔡洁聪3

(1.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602;2.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310003;3.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14)

为了扩大锅炉的适烧煤种资源,以某1 900 t/h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分仓掺烧的方式进行不同比例的低水澳优煤掺烧试验。结果表明,掺烧低水澳优煤是可行的,不会对炉内结焦、减温水量、制粉系统和锅炉效率产生明显影响,但全烧低水澳优煤后NOX生成量大幅增加,较基础工况增加了约50%,故建议以2~3套中下层制粉系统掺烧低水澳优煤,而不建议全烧该煤种。

掺烧;结焦;减温水量;制粉系统;锅炉效率;NOX排放

0 引言

受动力煤供应的影响和发电企业降低发电成本的需要,许多燃煤锅炉无法全部燃烧设计煤种,不得不掺烧其他煤种,有些煤种甚至远远偏离设计煤种,对锅炉的安全运行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总结国内300 MW及600 MW锅炉掺烧其他煤种的实际运行情况,掺烧非设计煤种,特别是劣质煤后,对炉内整体温度水平、受热面结焦积灰情况、尾部可燃物燃烬情况和NOX排放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5]。因此,研究掺烧非设计煤种对锅炉燃烧特性的影响非常有必要。

为了扩大某发电厂的适烧煤种资源和积累多煤种掺烧的经验,以该发电厂某台1 900 t/h燃用烟混煤的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磨制粉,炉内混烧”的方式进行了不同比例低水澳优煤种的掺烧试验,全面评估掺烧低水澳优煤种对锅炉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以期为同类型锅炉掺烧非设计煤种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概况

该超超临界锅炉为螺旋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露天布置π型锅炉。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配置DRB-4Z型和AIREJET型超低NOX旋流燃烧器和OFA(燃烬风)喷口,设计煤种为蒙动煤,平时主要燃用煤种为富动24,掺烧煤种为低水澳优,3种煤的煤质分析见表1。由表1可知,富动24和低水澳优的水分较设计煤种略低、低位发热量较高,着火性能优于蒙动煤;灰熔点较设计煤种高,不易结焦,因此富动24掺烧低水澳优从理论上是可行的。

表1 煤质分析与对比

2 掺烧试验

为了更好地研究掺烧不同比例的低水澳优煤对炉内燃烧特性的影响,本次试验以满负荷下分磨掺烧的方式进行,试验期间尽可能控制各工况下的运行氧量在同一水平,燃烧器的二次风小风门开度保持不变。试验从掺烧2套制粉系统(最底层)开始,逐台增加,直至全部燃烧低水澳优(5套制粉系统),实际试验工况如表2所示。试验依据ASME PTC 4.1《锅炉性能试验过程》进行,主要评估不同掺烧比例对锅炉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7]。

3 试验结果

3.1 炉内结焦情况和炉膛温度

试验通过A/B侧前屏下部、后屏下部和SOFA(分离式燃烬风)上层水冷壁的几处观火孔观察炉内的结焦情况。因低水澳优的灰熔点较富动24高,炉内整体结焦情况没有恶化倾向。前屏下部在之前燃用富动24时有部分厚焦覆盖,掺烧低水澳优后,未见结焦量有明显增多,后屏下部和SOFA上层水冷壁的管壁上则均为小结焦薄粒。

表2 掺烧试验工况

由于低水澳优的水分较富动24低,因此掺烧后炉膛温度有所升高,但整体炉温在正常区间内,没有超温点。主蒸汽和再热蒸汽参数均能达到设计值,且减温水量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其中工况四的减温水量与基础工况基本相同。各工况下,典型区域炉膛温度和减温水量如表3所示。

表3 炉膛温度情况和减温水量

3.2 制粉系统

表4为各工况下各台磨煤机磨制不同煤种时的电流对比情况,试验时保持磨煤机通风量、煤量和分离器转速基本一致。由表1可知,由于低水澳优的低位发热量与富动24较为接近,因此机组各工况下给煤量相差不大,但同一台磨煤机磨制低水澳优时的电流较磨制富动24高3~5 A,最高值达65 A,原因是低水澳优哈氏可磨性指数较富动24略低。而该HP1003/Dyn型中速磨煤机的额定电流为82 A,还有一定的裕量,因此制粉系统运行较为安全。

3.3 锅炉效率特性

由于低水澳优的哈氏可磨性指数较富动24低,磨制煤粉较为困难,掺烧低水澳优后,在磨煤机磨辊加载力和分离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煤粉颗粒会变粗。表5为各工况下飞灰和底渣含碳量的比较,可见,随着低水澳优的掺混比例增大,飞灰可燃物含量总体逐步上升,锅炉未完全燃烧损失不断增大。图1为经环境温度(按空气预热器进口温度20℃)计算修正后的锅炉效率随低水澳优掺混比例增大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知,锅炉效率总体变化不大,原因是尽管随着掺烧比例的增加,飞灰可燃物含量上升,但低水澳优的含水量较富动24低,烟气中水蒸气带走的热损失减小,同时底渣含碳量也略有减小,综合结果是锅炉效率小幅降低。

表4 各磨煤机磨制不同煤种时的电流比较

表5 各工况下飞灰和底渣含碳量的比较

图1 环境温度修正后的锅炉效率随低水澳优掺混比例增大的变化趋势

3.4 污染物排放特性

试验掺烧的低水澳优含氮量为1.24%,较富动24(含氮量0.89%)高。掺烧后,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入口处NOX较基础工况明显升高。图2为折算成标况后各工况下SCR入口处NOX生成量的比较,随着掺烧比例的增加,NOX生成量总体上呈增大趋势;对于工况一和工况二,因为掺烧的制粉系统为中下层制粉系统,NOX生成量增加仅为10%~15%;工况三增加了1层上层制粉系统进行掺烧,故NOX生成量进一步升高,达到了285 mg/m3(标况值);工况四则是增加了上两层制粉系统进行掺烧,NOX生成量较基础工况增加约50%,究其原因是:距燃烬风区较近的制粉系统掺烧低水澳优后,还原区还原能力减弱[8],且低水澳优的含氮量较富动24高约40%,综合结果是NOX生成量大为提高。

图2 炉膛出口NOX含量随低水澳优掺混比例增大的变化趋势

4 结论

以某台1 900 t/h燃用烟混煤的锅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比例低水澳优煤的掺烧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炉内结焦情况和炉膛温度测试表明,掺烧低水澳优后,炉内整体结焦情况没有恶化倾向,典型区域受热面没有超温点,主蒸汽和再热蒸汽参数均能达到设计值,且减温水量处于合理范围之内。

(2)制粉系统运行情况表明,由于低水澳优哈氏可磨性指数较富动24略低,磨煤机电流上升明显,但在实际运行中未超过额定电流。

(3)锅炉效率特性表明,由于低水澳优磨制较为困难,掺烧后,飞灰可燃物含量总体逐步上升,锅炉未完全燃烧损失增大,但其含水量较富动24低,烟气中水蒸气带走的热损失减小,同时底渣含碳量略有减小,综合结果是锅炉效率小幅降低。

(4)污染物排放特性表明,低水澳优含氮量为1.24%,较富动24高,掺烧后,SCR入口处NOX较基础工况明显升高,特别是工况四,由于上层制粉系统也进行了掺烧,还原区还原能力减弱,NOX生成量较基础工况增加约50%。

(5)试验结果表明,掺烧低水澳优是可行的,不会对炉内结焦、减温水、制粉系统和锅炉效率产生明显影响,但全烧低水澳优后NOX生成量大幅增加,对脱硝系统运行的压力增大,故建议以2~3套中下层制粉系统掺烧低水澳优,而不建议全烧该煤种。

[1]林德平.600 MW亚临界机组劣质煤掺烧试验研究[J].广东电力,2015,28(9)∶37-42.

[2]陈宝康,陈敏,王小华,等.350 MW机组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试验研究[J].热力发电,2013,42(6)∶35-39.

[3]王春昌,阮士周,宋太妃,等.烟煤锅炉两种方式掺烧褐煤的工程应用[J].中国电力,2010,43(10)∶35-38.

[4]应明良,戴成峰,胡伟锋,等.四角切圆锅炉掺烧印尼煤运行特性分析[J].热力发电,2008,37(11)∶64-67.

[5]章良利,李敏,赵敏,等.对冲燃烧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煤种适应性试验研究[J].浙江电力,2016,35(11)∶37 -41.

[6]柳宏刚,佘园元.W型火焰锅炉无烟煤掺烧烟煤试验研究[J].热力发电,2013,42(1)∶36-40.

[7]朱光明.电站锅炉劣质煤掺烧及优化燃烧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8]寿春晖,祁志福,陈彪,等.某1 000 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减排NOX的环境效益评价[J].浙江电力,2016,35(12)∶21-25.

(本文编辑:陆莹)

Feasibility Study on Combustion of Blended Low-water Australian Premium Coal for a 1 900 t/h Boiler

LI Wenhua1,HU Qing2,TONG Jialin3,LYU Hongkun3,CAI Jiecong3
(1.Zhejiang Zheneng Wenzhou Power Generation Co.,Ltd.,Wenzhou Zhejiang 325602,China;2.Zhejiang Energy Group R&D Co.,Ltd.,Hangzhou 310003,China;3.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14,China)

In order to increase coal types for boilers,1 900 t/h coal-fired boiler is taken as a study object to carry out combustion test of blended low-water Australian premium coal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in several bunkers.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bustion of the blended low-water Australian premium coal is feasible,and the impact on slagging in furnace,quantity of attemperating water,pulverized coal preparation system and boiler efficiency is negligible.However,combustion of low-water Australian premium coal only may lead to 50%NOXemission increase more than that of basic condition.Therefore,it is suggested using 2 or 3 medium and lower pulverized coal preparation systems for combustion of blended low-water Australian premium coal rather than combustion of the coal only.

blended combustion;slagging;attemperating water quantity;pulverized coal preparation system; boiler efficiency;NOXemission

10.19585/j.zjdl.201707007

1007-1881(2017)07-0029-04

TK227.1

B

2017-03-03

李文华(1975),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发电厂设备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制粉煤种结焦
多原料煤种复配成浆性研究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煤化工(2022年2期)2022-05-06 08:35:56
330MW中储式制粉系统锅炉燃烧优化
今日自动化(2022年1期)2022-03-07 09:34:14
大型煤炭堆场洒水控制技术
港口装卸(2020年5期)2020-11-03 09:16:40
小麦制粉企业实用检测技术概述
同一矿区煤质资料拟定方法探讨
超临界压力RP-3壁面结焦对流阻的影响
燃煤电厂制粉系统防爆措施探析
600MW机组配风改造降低锅炉NOx生成及结焦的原因分析
基于试验载荷的某重型燃气轮机结焦积炭模拟
600 MW锅炉燃用高挥发分煤种的异常工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机电信息(2014年27期)2014-02-27 1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