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温泉
郑韩故城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樊温泉
郑韩故城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城关镇附近的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是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东周初年郑武公迁都新郑,至韩灭郑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新郑先后作为郑国和韩国后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539年之久。
郑韩故城城垣周长20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因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俗称“四十五里牛角城”。城内有一南北走向的城墙,把该城分为东西两城。据《左传》《史记》等古籍记载,郑国都城当时有皇门、纯门、时门、师之梁门、渠门、东门、北门、旧北门、仓门等数十处城门,但截至目前,尚未通过考古发掘确定一处。
2016年4月,配合河南省新郑市道路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对郑韩故城东城的北城墙与隔城墙交接处实施发掘。截至2017年2月,已清理出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带车辙的道路、夯土建筑、城壕、壕沟、排水管道、活动硬面、踩踏面、瓦砾层以及灰坑、水井、墓葬等,揭示出有关郑韩故城城墙建造体系、城门组织结构、出入道路走向、城外防御设施等遗迹,取得重要收获。(封二)
对城墙缺口部分的剖面进行了清理。在该缺口的西侧,我们发现了突出的类似于马面的建筑。(图一)根据目前发掘情况推测,墙体上突出的建筑和其周边的夯土建筑构成了完整的瓮城防御体系。
发现从春秋到明清时期的道路7条,其中春秋战国时期道路2条,汉代道路3条,宋元时期道路1条,明清时期道路1条。春秋时期的道路较窄,宽度为3.5米,而且路面上发现铺垫有碎陶片 (图二);战国道路与春秋时期的道路不同,宽度约4米,路边发现有散乱石块(图三)。所有道路上都有宽窄、深浅不一的车辙痕迹。
图一 马面剖面
图二 春秋晚期车辙痕迹
图三 战国时期道路
在发掘区中部发现有大面积夯土建筑(瓮城墙体),呈环形东西向分布,在其上还发现有排列较为规整的方形建筑遗迹。初步判断这条环形的夯土“墙体”与前面介绍的马面建筑一起构成了瓮城,夯土之上的方形建筑极有可能是作为防御设施而修建的。(图四)
在春秋晚期道路的东侧发现了一条深约4米的壕沟,其宽度在16米以上。(图五)这条壕沟和道路并行进入了城内。推测这条壕沟和当时郑韩故城的城市排水有关,但也不排除这就是故城的水门或水关。
在城墙外侧约20米处,目前发现有宽40余米、深3.2米的城壕1条,城壕的南部也就是靠近城墙一侧,壕壁陡直且修饰规整,北部则呈缓坡状,在城壕底部的局部发现有大小不均的鹅卵石块。
图四 夯土建筑(瓮城墙体)局部
图五 城壕位置
在城墙外侧约50米处,发现了大面积的瓦砾层,在瓦砾层之间还发现有小面积的夯土和排水管道,初步推测应是战国到汉代时期的建筑基址。
在瓦砾层的北侧,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大型柱础,目前已经清理出4组8个两两对称的柱础,柱础为方形,边长约1米,内填大量破碎的砖块和石块。这处建筑基址应是在郑韩故城的城壕遗址废弃后所建。
截至目前,共清理各个时期的灰坑6个、水井2眼,现已发现不同时期的墓葬30座,其中
绝大多数为明清时期的,少数为宋代墓葬。这些墓葬均不同程度打破了春秋战国和汉代时期的道路限制,所以较为准确地确定了道路的使用年限。
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可概括如下:
1.春秋战国时期郑韩故城瓮城的发现,首次通过考古发掘确定了郑韩故城的城门遗址,对于研究中国早期城市防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2.基本厘清了郑韩故城东城北城门的结构。从目前情况看城门由下穿的门洞及壕沟两部分构成,或可推定其为“渠门”所在,初步表明北城门具备瓮城防御体系并有“渠门”。
3.发现的道路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为研究新郑地区城市的沿革和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
4.郑韩故城东城北城门的发掘,为科学制订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与利用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郑这座历史名城提供了有力的实物支撑。
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作者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责任编辑 张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