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莹莹
【摘 要】近年来,“翻转式教学”理念掀起弃了教育界的新思潮,并迅速于高校中大行其道。“翻转式教学”是现代信息化力量的渗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非凡的硕果,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亟待探讨与解决。本文从“翻转式教学”的概念论述出发,探讨其内涵、特征、必要性;同时简述“翻转式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具体流程及其面临的障碍;最后提出研究展望。
【關键词】教学模式;翻转式教学;旅游教育
1 “翻转式教学”概念论述
1.1 概念
“翻转式教学”(Flipped Classroom)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美国Jonathan Bergmann & Aaron Sams最先录制的在线视频学习课程和Salman Khan开创的以网络为平台在线免费授课的“可汗学院”。自此,“翻转式教学”的概念在全世界得以扩散和传播,掀起了教育革命的热潮[1]。“翻转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各种技术资源将课程所需讲授的教学内容创作成微课、自主学习平台等各种类型资源,学生在课前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学习内容,课上教师采取个性化、互动式手段辅导和巩固,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1.2 特征
1.2.1 实现“三个突破”
“翻转式教学”第一个特征即实现教学时间、教学场所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的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按照学初确立的所学课程安排进行集体学习,教学时间、教学场所固定,一旦学生因知识水平、生病等原因错过集体课堂学习的话,很难补修。而“翻转式教学”下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创建的微课视频等线上平台资源自主进行学习,时间灵活、场所不限、反复观看,真正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每一个重点、难点切实掌握。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因个体差异对知识的需求程度。而“翻转式教学”突破了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学习场域的有限性,学生利用线上学习,充分整合网络资源,一方面提升学生传统课堂听课效率,另一方面降低其听课饱和度。
1.2.2 实现学生课堂主导作用
“翻转式教学”第二个特征即实现学生与教师传统课堂角色的转换,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主导作用。传统教学模式“先教后学”,而后者优化教学流程,将课上讲授知识、课后内化知识的过程进行反转,形成“先学后教”的新模式。翻转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单一的讲授者,学生不再是所学内容被动的接受者,学生与教师主导作用的转换,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加强,通过互助式教学,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2.3 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现代科技化教学
“翻转式教学”第三个特征即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革新传统教学模式。首先,新科技手段的真实运用。“翻转式教学”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创作线上教学平台,涉及软件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内容布局、考评应用等整个系统的编排。其次,现代化教学平台上教学资源的切实共享,即学即会即分享。
1.3 必要性
2014年,国务院针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任务和行动指南。其中,深刻地提出了“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决议。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翻转式教学”的重要实现手段,“翻转式教学”正在成为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和学习根本性变革的主要推动力。探究“翻转式教学”在《旅游客源国概况》中的应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教学为主线的课堂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以实践自主探索为基础的新型课堂,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差异、积累庞大世界文化信息,从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提升其跨文化沟通能力。
2 “翻转式教学”具体应用
2.1 学习内容选择
“翻转式教学”学习内容的选择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内容的选择。《旅游客源国概况》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国家的基本知识,了解跨文化沟通的技巧与理论,在实践中提升与不同国籍、种族、民族同事或游客之间沟通与交往或服务的技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旅游客源国》不同于一般的理论知识教学,它涵盖各客源国自然环境、人文概况、历史发展、经济水平、政治制度、礼仪与禁忌、旅游景观、民俗禁忌等多样性、多层次性、跨文化性内容,课程教学绝不能拘泥于一种学习模式。以本文笔者所讲授课程《旅游客源国概况》其中模块“美国”的教学目标为例:使学生掌握美国国家概况,熟悉中美文化差异,进而提高学生自身跨文化认知和适应能力。在“翻转式教学中”选取了电影《刮痧》部分桥段,充分展示了中美文化差异及实践中的困扰,并提出课前思考问题“中美文化差异表现及形成原因”,并展开教学。
2.2 教学流程设计
2.2.1 学情分析及高效能团队组建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3]。在“翻转式教学”前对学情进行充分分析,搜集学生个体共性与差异信息,例如知识水平建构、未来实践需求,性格特征等。同时组建高效能团队,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与之相应的环境中自然汲取、内化、应用教学内容。
2.2.2 课前明确“翻转式教学”角色职能
课前教师的角色职能在于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平台信息的输入。对“翻转式教学”讲授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新知、教学测试等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分课时视频制作。而学生的角色职能在于在视频等网络视频中根据教师设置的学习目标将知识进行自主预习并内化,作好记录以保证“翻转式教学”的顺利进行。
2.2.3 课中“翻转式教学”角色反转
该环节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角色进行反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课前学习成果进行分组展示和汇报、交流与参与,学生不再是被动地知识接受者,教师也反转为知识地答疑、解惑和评价者。这个过程实则是学生对自主学习内容的总结、纠正及内化。此时,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在汇报及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汇总,形成有序的知识框架,并结合框架,对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最后,教师也要对本次“翻转式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找出其中可以继续保持并借鉴之后教学的地方,以及查找“翻转式教学”的不足,是否以学生为主题、是否因材施教、是否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提出改良方案,以便下一次可以更好的学习。
2.3 评价体系建立
教学评价体系是衡量“翻转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只有建立“翻转式教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保障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顺畅进行。建立“翻转式教学”,首先要注意到考评内容的全面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内容在于实时观测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试卷成绩等。而“翻转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内容要注意到其本身的实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卷面分数等内容,还需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关注其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其次注重“翻转式教学”评价体系考评者的多样性。改革的教育模式评价应该包括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从多方面角度对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4]。(下转第78页)
(上接第102页)
3 “翻转式教学”应用障碍
3.1 现代化科学技术能力有待加强
“翻转式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现代化科技手段运用提出来更高要求,也对学校软件、硬件能力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翻转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并进行反转。教师课前制作微课视频并上传至网络,构建学生网络学习平台。但这种教育形式和方法背后,是教师对多媒体、信息软件技术等技能素质的不完善,“翻转式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其次,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旦还课堂于学生,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感。网络视频不会下载、网络学习平台不会操作、写作水平、总结能力、表达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翻转式教学”效果。再次,“翻转式教学”要求学校配备较为强大的软件支持和网络支持。没有良好的信息环境、没有良好的网络移动终端及服务器、没有良好的在线学习平台,学生的课前学习难以实现,“翻转式教学”流程难以顺畅。
3.2 “翻转式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就“翻转式教学”本身而言,就给教师提出了高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翻转式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碎片化”知识教学,还需兼顾课程整体知识架构。微课时间、教学实践的长短不好掌握,课前教学问题的设置或来源庞杂,社会实践盲目且无计划性。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探讨式教学多停留在师生浅层次对话上。在教学评价方面,对学生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多方面实施跟踪评价耗费教师大量精力。除了教学,教师课余承担大量科研学术研究的任务,教师往往无法兼顾高水平“翻转式教学”和深入性科研研究。
3.3 “翻转式学习”困境有待解决
学生在“翻转式教学”的学习中也表现出了倍感压力的心声。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方面:“翻转式教学”多实践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和责任人。因学生的知识建构、思想水平不成熟,放手学生主宰课堂的权利容易出现走弯路、脱离教学思路的现象,再加上学生写作水平、对知识的总结能力较差,会造成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度延迟和教学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的现象。
4 研究展望
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翻转式教学”理念无疑是现代高职教育革命的主要力量,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积极的进步。但是“翻转式教学”应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障碍。首先,“翻转式教学”推动的不仅是新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渗透影响力,更是教师和學生教与学的观念、方法、方式的革新进步,教育各种力量应协同师生一起赶追新时代信息的脚步,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优化“翻转式教学”网络环境;其次,教师应当兼顾教学与学术研究任务及其质量,注重两者之间时间上的分配。同时院系课题组要协同一线教师、专家、学生等完善“翻转式教学”方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案,形成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案、评价体系等,共同完善微课视频、网络平台等教学资源,既有效提升教师“翻转式教学”质量,同时有效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最后,“翻转式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使其体会到自主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进一步挖掘潜能,促进创造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吴慧娟.项目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营销策划实务》课程为例[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5.
[2]新华网.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3]徐智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科技咨询,2007(16).
[4]张鑫.基于差异性的自主分层学习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以五乡中学为例[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