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2017-08-21 06:14赖广昌
华人时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声腔中国戏曲填词

赖广昌

中国戏曲大多诞生于乡村或小城镇,地域性、乡土性和民间性特征相当鲜明。这,就是中国戏曲为何能形成多彩声腔的原因。

中国戏曲多彩声腔发展模式的形成,大致与三种因素有关:

其一,封建统治者对戏曲的拒斥。封建统治者以儒家文化为精神支柱,而儒家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经史文化,经史文化“求真务实”、事父事君的价值取向,同必须有想象虚构而且必然承载民间思想情感的戏曲小说存在冲突,故戏曲小说长期被主流文化所压制、拒斥。即使肯定戏曲小说之价值的少数文人,也只是把它视为补经史文化之不足的“稗官野史”。因而,戏曲孕育颇早但迟迟不得降生,降生时也不可能生于庙堂,而只能生于民间,这使得戏曲从降生之日起就与地域文化、乡土文化关系密切。

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特殊的文化困境,使戏曲与诞生在都市、得到统治者扶植、进入主流文化体系的西方戏剧很不相同,与诞生在宫廷的印度梵剧、日本能乐、越南剧、泰国宫内剧等东方戏剧也有很大差别。后者大多拒斥偏于一隅的地域性,而以“普世性”、“超地域”的面貌示人,而戏曲为某一特定地区的民间艺人所创造,起初主要面向当地的普通百姓,因而无不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烙印。

其二,“即村坊小曲而为之”的编演模式。戏曲以“曲”为主体。从唱词看,“曲”就是诗;从合乐演唱看,“曲”又是乐。自宋词大盛,中国音乐文学创作就走上了“倚声填词”的道路,戏曲的前身诸宫调就是把现成的曲子联缀成套以演唱一个故事的,早期南戏和北杂剧的创作都大体遵循了这种模式。这些现成的曲子大部分是“村坊小曲”。清代后期诞生的地方戏虽然不再是曲牌联套体,戏曲作者不需要“倚声填词”,但同样大量袭用民间流传的现成乐曲。

西方戏剧创作并非“倚声填词”,而是作曲家根据唱词谱曲,歌剧和音乐剧的乐谱创作是作曲家的“个人化写作”,拒绝使用他人创作的现成乐曲。欧美戏剧中的演唱大多拒绝方言,歌剧和音乐剧尤其是如此,歌剧就要求用意大利语演唱。因此,尽管欧美也有方言,欧美戏剧中有的也有音乐成分,但却不可能有地方戏的诞生。日本能乐与曲牌联套体的戏曲有相似之处,但讲究格律和曲牌的能乐,并非“即村坊小曲而为之”,而是身在武士幕府的能乐师自己编创的。能乐的演唱一直坚持使用古日语,后来者搬演一律不准“走样”,因此,即使能乐走出武士幕府,流播到其他地方,也不可能形成地方声腔。

其三,一体而万殊的汉语方言是地方戏生成的特殊“語境”。中国民族众多,而汉族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汉语不仅覆盖了汉族人口,而且有不少少数民族也使用汉语,这使得汉语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语”。但是,由于中国疆土辽阔,幅员广大,山河阻隔,汉语呈现出一体而万殊的面貌———同为汉语但方言众多,不同方言的语音、语调、语汇差异很大,大山这边的民众听不懂大山那边民众的方言的情况相当普遍。不过,“字能通天下之语”———汉字足以记录“天下人”所使用的所有汉语方言,汉语的一体化和多样性为华夏文化的一体化和多样性奠定了基础,也为华夏文化的交流互渗创造了条件。(责编 张圣荣)

猜你喜欢
声腔中国戏曲填词
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之声腔划分
Section B
苏剧音乐的曲调与声腔研究
浅析梆子声腔的当代发展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Step 4
中国戏曲艺术之美
Let it goCh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