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景波
何谓心理健康?简单点说,人的心理健康就是,你的生活无论怎样,或者说,不论你遭遇到什么坏事,都会有一个“心晴总有阳光出”的好心情,有一个平静的心态待之,而能把日子过得一样的开心快乐。
记得在20世纪那场“有枣没枣也要打三杆”的社教运动中,我叔是村支书,首当其冲成了“四不清”,家里钱粮几乎全被抄去。叔父不堪其辱,上吊了,被时刻监视着的婶娘解救了。婶娘告诉我叔说:“不要说我们什么都没有了,至少我们还有孩子呀!看看咱们的孩子,懂事,学习好,还怕没将来?”婶娘就是和人不一样,家遭不幸,依然戏不离口(婶娘喜好唱戏),自己欢乐,也带给了家里欢乐。“至少我们还有孩子”,婶娘的达观,救了我叔,救了一个家。正是啊,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就看你怎样对待不如意了。
读过南斯拉夫作家写的小说《永远幸运的人》,说有那么一个村庄,不论谁家发生了何等不幸的事儿,人们都能安慰你是“幸运的”。比如谁家的孩子从树上摔下来摔折了腿骨,人们会劝慰你,真是万幸,这要是头朝下……又如谁家若是失火,烧光了财物,人们又会说,真是万幸,人都健在,留得青山在,就不愁没柴烧。人们总会用一样更不幸的遭遇,把你的不幸说成是“幸运”的,让你感到天底下有比你更不幸的人。
这种幸运观是不是有一点“阿Q精神”呢?但是,既然“不如意事常八九”,那就有个以什么心态看待“不如意”的问题。
那天和朋友开车去西安,急着去赶赴一个聚会。时间紧张,偏又在一个十字路口遇上红灯。望着前面紧挨着的那辆仅一秒之差却先我们而过的小捷达悠悠远去,开车的朋友叹了一口气:“唉!真倒霉,就一秒。”
是啊,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有同感。但我的心总是阳光的,凡遭不幸的事儿,我都要去转念想一想,以寻找不幸中的万幸。就像等红灯的事儿,让我又想到:虽然我们刚才没有最后一个通过路口,可等会儿绿灯亮起来的时候,我们却会是第一个通过啊。人生的许多事都该是这样的,只有拥有这样一种“红灯过后是绿灯”的阳光心态,你的生活才会处处明媚而丰盈有趣。
就是,人生的幸运与否,都是比较而言。这就有个怎么比,跟谁比的问题。
命运是客观存在的,往往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可怎样看待命运,怎样驾驭命运,主观并非完全无能为力。人即便设计不了自己的命运,却可以理智地把握它。蒙田在《随笔集》中说:“命运对于我们并无所谓利害,他只供给我们利害的原料和种子,任那比它强的灵魂随意变换运用,因为灵魂才是自己幸与不幸的唯一主宰。”生命就是这样,命运给你是“苦”,你可以把它加工成“黄连”,也可以把它加工成“咖啡”嘛!
人生由一连串的情绪组成,快乐在于自己的把握,而不必被他人、被任何事情所左右。珍惜健康的人,要千方百计地去学会营造一个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