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娃 夏景
【摘要】本文对“通信系统天线”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等教学改革措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通信系统天线”课程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220-01
信息时代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天线作为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设备,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指标的优劣。因此,学好通信系统天线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针对“通信系统天线”课程特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我校学生具体情况,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通信系统天线”这门课程在我校已开设十余年,但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专业课程的持续调整、学生情况的不断变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发现之前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情况。因此,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原有教学成效的基础上试探性地对本课程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繁多,教学课时缩减
在提倡高校本科教育培养宽口径人才的背景下,专业课数目在增加,而课程学时数在缩减。“通信系统天线”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天线辐射和接收的基本原理、各类天线的基本分析方法、典型天线的基本特性等。如何协调好课时少但内容多的矛盾,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一般
该课程理论性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学生普遍反映其先修课程等难度较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畏难情绪。原先单一的教学手段,更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一般。如何能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的应用场景紧密结合[1],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提高授課的效果,也是本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
3.缺乏实践环节,动手能力不强
当今社会,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用人单位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在过去的教学中,只关注了理论体系,而忽视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2]。所以如何将课程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也是课程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内容
为了缓解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我们首先明确了“以应用为主”的教学目标,强调天线在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对于在先修课程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仅仅一带而过,不再详细讲解。以最基本的天线振子为理论基础,对实际应用的天线的分析设计从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设计思想和实际应用几个方面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特点,回避繁杂的数学推导,尽量降低理论讲解的难度,兼顾工程中的问题。我们还结合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增了新的天线形式。此外,我们还设置了课外自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国外关于天线的文献资料,填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2.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很多课程的教学方式,同样我们在教学中也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适当加入形象的场分布、天线方向图等动画、图片演示, 可让学生对抽象问题有感性认识, 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专门设置了课程的学习云盘,将相关文献资料共享,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很有意义。
3.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资源内系统地让学生不同程度地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天线的知识,我们增设了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工程型三种类型实验。验证型实验强调基础性,以验证知识、理解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为主。设计型实验则是选用相关微波EDA软件作为设计性实验的仿真软件。学生通过数学建模、虚拟仿真、参数优化等一系列过程,不断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型工程实践则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将课程内容与大学生科研立项、毕业设计相结合,并加强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微波天线企业的产学研中。
三、结束语
几年来,我们对“通信系统天线”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改进调整教学安排,丰富教学方式和增加实践环节,大部分学生在获得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四部分同学不能合理安排好学习和考研、就业的关系,另外师资水平仍需提高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海.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多媒体教学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5):84-85.
[2]何山红. 提高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3(3):70-71.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