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燕茹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剖析,从参与教学的三个主体——教师、学生、学校分别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能够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高等教育 现状 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029-01
一、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大学,作为国家教育的高等学府,是众多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十年”梦寐以求的象牙塔,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为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大学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的数量也不断激增。但是现如今,在这种极速扩张之下,我国高校教育也面临诸多挑战,暴露出很多弊端。大学生不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习状态令人堪忧。他们不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勤奋学子,课堂上也很少出现那种如饥似渴的求知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是,上课走神,玩手机打游戏、追剧,甚至无缘无故的旷课、逃课,下课不写作业或者互相照抄敷衍了事,考试临时抱佛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课外业余活动或者吃喝玩乐中,遗忘了作为一名学生的本职任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遇到过一学期都“素未谋面”的学生,上课永远低头热火朝天打游戏玩手机的学生而且屡教不改。面对如此令人堪忧的高校教育现状,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找出病症对症下药。
二、原因
“一个巴掌拍不响”,高校教育的现状并非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围绕教学的“教师”、“学生”、“学校”三者共同的责任。作为“授业”的教师,没有承担起作为一名师者“教书育人”的责任;作为“受业”的学生,没有完成作为一名大学生“好好学习”的义务。同时,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者的“学校”,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去约束教师和学生。
(一)从教师来分析
1.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教师从教学方式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满堂灌型”,授课过程只是一味进行知识的讲解、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顾及学生的课堂反应;第二类“教学型”,将生涩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授课方式灵活多变,能在轻松活跃的课堂中教授知识;第三类是“段子手型”,授课方式风趣幽默,脱离教学内容,学生听课是为了听“段子”。
现阶段,教师大部分是第一类和第三类,要么是满堂灌,老思路、老方法不能吸引学生注意,要么过多的“迎合”学生致使教学本末倒置,都未能达到教学应有的效果。
2.教学心态
“职称”是高校教师的标签。 “教授是奢侈品,副教授是名牌,讲师是一般品牌,而助教则是路边摊”。很多人理所应当的认为教授就是水平高的代名词,从教师的工资、科研项目的申请等都会因职称的不同有着“三六九等”之分。科研能力已然成為衡量一名教师的唯一标准。为了谋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好的福利待遇,高校教师极易“重科研、轻教学”,忽视课堂教学,而重视科研工作。
(二)从高校学生来分析
1.学生学习的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大学生从学习态度上也有三类群体:第一类是“学霸型”,占20%,在教学活动中会积极的配合老师,认真听讲;第二类是“墙头草型”,65%,在“学习”与“不学习”间摇摆不定,在感兴趣时听讲,在无聊时走神,偶尔逃课;第三类“学渣型”,占15%,无心听讲,经常逃课。其中学霸与学渣表现最稳定,学习状态与授课教师无关,而“墙头草”型的学生会因教师授课的内容与方法不同,学习状态发生变化。
2.学生心理层面
在大学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心态从紧张变为放松,加之自律性不够,一旦失去外界束缚,就会放纵自身行为。从上课走神开始,到早退、逃课,甚至一学期都不上课,只参加期末考试。另外,大学生极易受到一些偏激观点的影响,而认为大学学习不重要,所学的知识也都以脱离了实践。因此,自制力差的大学生,在偏激观点的影响下,为放纵自身找到了足够的心理慰藉,更能肆无忌惮的荒废学业。
(三)从高校管理体制来分析
大学在管理方面较松散,鼓励学生个性全面的发展。除学习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升实践能力。但“宽松的管理体系”对学生就是一把双刃剑,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学生逃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大学管理体系中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担负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未能督促学生按时到校离校、按时上下课、按时起床就寝,也未能将不遵守制度同学及时上报学校备案、处理。试想在无人监管的状态下,学生只会认为自身行为被“默许”,进而更肆无忌惮,同时也会造成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效仿。“无规则不成方圆”,学校还是应该给大学生制定相应的行为标准,让其在界限之内自由的发展。同时,积极发挥教师的监督职责,共同监督大学生认真接受教育。
三、建议
(一)提高教师认识,将“教学”作为第一要务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改善教育现状,就必须扭转目前我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首先,相关教育部门、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学工作会议,强化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从思想上转变高校教师对于教学工作有失偏颇的认识;其次,适当组织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热情。近几年出现的“高校微课比赛”、“慕课比赛”,使得高校教师的授课过程走到台前。通过比赛激发了教师备课、授课的积极性,加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教师教学工作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对职称评审规则作适当的调整,将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职称评定的一项准则,从侧面激励教师重视教学工作、提升自身教学能力。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还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学习”作为第一要务
要改良大学生现有的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应当重视并加强新生入学的思想教育、学风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依旧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绝不能懈怠;其次,多组织学生座谈、优秀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报告等,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多开展实践教育学习,通过暑假实习、参观交流、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务工作,通过切身感受明白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三)严格学校管理制度,将“教育”作为第一要务
作为管理者的学校,应从思想上重视教育教学活动,将“教育”作为办学的第一宗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落实教育目标;其次,制定、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最后,制定一套相对应的奖惩体制。学校组织督导组,不定时检查,对于表现优秀者予以奖励,而对违规者予以惩戒。这样,当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应有的约束之后,为了规避惩罚就会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行为。
本文通过对现在大学教育现状的分析,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改变高校教育的现状,就必须“三管齐下、共同治理”,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