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文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基本内涵进行概述,从政策因素、金融因素、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入手,对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解析,并以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优化方式探索为依据,提出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风险管理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基金投资;基础设施;方式;风险管理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基本内涵概述
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综合性体系,它和城市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针对基金投资以及社会投资对象来说,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指城市基础设施中具备产业性与市场性的环节,其中包含了供水、供暖、供气以及通信等。因此,除了明确指明之外,否则本篇文章所指的基本设施主要是具备市场性以及产业性的公共设施,并且站在经济的视角对其进行探究。
二、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及其优势
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根据投资对象的本质将其划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创业投资基金;第二种是并购重组投资金;第三种是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其中,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指,在没有上市的情况下,基础设施产业企业提供直接资金支持的集中性投资机制,投资人员结合自身掌握的基金份额承担风险以及分享收益,它包含在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中专业投资基金的范畴中。
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具备的主要优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股权投资优势。长时间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主要通过城市政府资助的方式来实现投资运营,因为各个领域财力受到限制,并且投资需要不同,导致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比较之后,为了处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各个领域的有关部门采用了多种措施,来实现招商引资,从而给城市基础建设获取更多的资金,实现了基金投资的高效应用[1]。第二,投融资效率优势。单一投资人员因为受到资金、投资等方面的因袭,参与优质投资项目的机会比较少。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主要依赖于专业队伍以及专家,给基金找寻优质的投资项目,从而将企业的潜在价值进行全面挖掘,降低单一投资人员选择投资项目的不明确性,减少项目开展成本。第三,规模优势。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需要突破单一投资人员因为资金规模不高而不能对大型项目进行投资的局面;此外,基金可以运用集中选择项目、签署项目投资合同等方式来提升资金运营效率。
三、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优化方式探索
(一)基于市场化和金融创新明确基本思路
针对当前我国湿湿的经济以及金融机制,脱胎于规划经济体系,将各个种类的行政烙印融合到其中,发展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问题也包含在内,特别是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自身具备一定局外性,为了避免将行政当作主体,就需要把市场化当作基本来开展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工作。而市场化主要是指,在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是,通过市场来对基金构建、应用、终结等内容进行明确,也就是说,基金管理部门、基金投资部门以及基金应用部门都需要结合市场条件开展相应工作,政府部门主要的职责就是对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运营情况进行监管,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降低市场交易时负外部性的发生机率[2]。
(二)基金结构的优化设计
首先,制定契约型基金。由所有投资人员组织构建的基金持有人会议。其次,基金持有人会议需要聘请专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并与其签署相应的基金管理合同。最后,基金持有人会议还要聘请基金托管人员,和其签署托管合同。
(三)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监管思路
予以资信评估企业相应的评估权益,同时赋予审计部门审计职权,给予投资人员咨询和监管职权。并且还要实现社会舆论监管,运用投资人员和社会的监管力量促进基金管理人员以及托管人员尽职尽责,确保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将投资人员服务宗旨进行全面体现[3]。
(四)投资方式
针对基础设施项目来说,主要采用的投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债务投资,另一种是股权投资。投资人员可以选用采购基础设施企业发行的股票或者债券的方式来实现投资。通过调查显示,有近35亿的基金投资在电力以及电信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中,占基金总数的2.4%;有近70亿的资金投资于服务类企业债券,其中有16亿投放在供水、供气等企业债券中,占比为1.1。
四、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一)政策因素
站在国际角度来说,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实践已经明确指出,政府部门颁布的政策扶持是促进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应该大力开发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实践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在鼓励支持的条件下,推动基础设施产业稳定发展。
(二)金融因素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正处在发展时期,投资主体不仅是政府部门,同时也包含了私营企业。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逐渐加剧,政府部门所担具的财政压力逐渐增加,为了减少其债务负担,就需要将一定投资风险转移给私营企业;另一方面,在需求的影响下,大多数长时间资金被吸引到基础设施行业,基本设施资产已经成为具备长期性的投资特性,并且富有吸引力准固定收益产品[4]。在宏观经济的作用下,股本投资可以产生较多的股息效益,从而实现了财务方面的快速增长。
(三)法律因素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有关部门开始对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进行探究。目前,各个领域也全面促进《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管理办法》的实施。假设有关专业法律机制的出台,可以给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税收因素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落实,这给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之前在没有落实“营改增”政策时,企业需要进行营业税收的缴纳,這种税收方式,会出现重复纳税的现象,进而给企业的纳税压力带来了增加。而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后,可以有效防止充分纳税现象,不仅缓解了企业纳税压力,同时促进了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
五、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风险评估
基金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时,需要建立风险评估表,对各种投资形势下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以及实际状况,合理的选择投资项目,给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委托风险评估机构的方式,对基础设施专项债券、基础设施产业基金以及基础设施项目开展评估工作,从而保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应用安全。
(二)风险控制
要想实现对风险的合理把控,就要明确投资时机。针对初期投资项目来说,在具备较强的风险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针对成熟期投资项目来说,不仅风险偏低,同时经济效益也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在进行投资项目选择时,应给对其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同时开展投资时机明确工作,寻找成熟项目,进而保证经济效益稳定。
(三)风险保护
构建完善的基金预警指标系统,对风险准备金进行计提,及时找出基金营运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防止风险发生给基金投资人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生风险,由风险准备金来支付投资基金,进而确保投资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风险监督
为了实现对风险的监管,我们可以采用外部审计的监管形式,其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对基金运营状况的审计;第二,对基础设施项项目的审计。构建完善的外部审计监管机制,对基金以及基础设施项目起到了监管的效果。在建立外部审计监管机制的,应该将外部审计自身具备的风险监管作用进行全面发挥,特别是对基金运营情况的监管,除了要制定外部审计机制之外,还要建立特派审计员机制,对基金实现直接监管。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展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方式及其风险管理策略工作,可以保证基金持有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也是治理框架的核心内容。同时对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进行监管,可以给保证资金的合理应用,促进基金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彦初.我国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研究[J].现代商业,2013,10:72-73.
[2]张昊.加快推动我国养老基金通过PPP模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J].社会保障研究,2016,06:14-18.
[3]高霞.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开发的实证分析[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17-19.
[4]施航华,贾琼,翟毅.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研究[J].城市,2012,10:11-15.
(作者單位:新疆兵团第十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