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传播中的三个因素

2017-08-18 02:38王雅琨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赵氏孤儿赵氏民间故事

王雅琨

“赵氏孤儿”在中国家喻户晓,以戏剧、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多种文学形式传播,在传播中,虽然不断有新的因素增加,但其核心却没有改变。通过历年来的文献记载、民间记录和田野调查,能够梳理并发掘其传播变迁的过程。可以从“赵氏孤儿”的传播地域、传播媒介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上演”的故事模式等三方面因素来研究其传播过程。

关于“赵氏孤儿”的研究,很多学者都倾向使用研究元剧的方法,用戏剧的角度来赏析其艺术特色,较少以民间文学的角度来看待它的发展。以民间文学角度的研究中,很多只是从单一方面去发现这一故事的价值意义。其实,关于“赵氏孤儿”的文献记载和众多民间记录很丰富,通过研究,能够全面梳理和发掘其故事变迁的过程和意义。笔者从“赵氏孤儿”的传播地域、传播媒介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上演”的故事模式等三方面因素来研究其传播过程。

一、地域传播所形成的双重性

作为民间传说的“赵氏孤儿”受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保护,但是在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内容上的变幻,又使它不局限于民间传说。民间文学视域下的民间故事不同于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中的“赵氏孤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故事的地点一直都在改变:从《史记》到《史记正义》(张守节)再到《山西通志》(雍正),“赵氏孤儿”的发生地也从河南温县辗转到山西藏山再到陕西的韩城,其在历代的流传与记载中,“奔走”了数千里。“赵氏孤儿”作为民间传说在河南岳村乡三家庄和山西张家院(现改为孤儿院)都有着结合自己地域的表现方式,但作为民间故事,它又在多地方发生和传承。

因此,研究“赵氏孤儿”故事需要厘清民间传说与故事的关系。万建中在《民间文学引论》中指出了传说与故事的关系,认为“传说依附于地方的某一传统,而故事则往往超越于某一地域,可以更为自由的传播”,这种看法符合赵氏孤儿故事传播中地域的双重性。在提到传说与民间故事的关系时,万建中引用了日本学者柳田国男的话,并指出“传说与故事可以相互转化,并借助对方的优势而张阔自己发展的空间”。那么,在研究赵氏孤儿起源和传播的同时,可以考虑到传说与故事互相作用的具体情况,并且在内在层面上观察它是怎样“脱离”传说与其他地方地域性相结合,成为一种民间故事。还有,在它成为一种民间故事的时候又是怎样促进到各地的民间传说的发展,抑或在发生开始,它作为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双重性就存在着吗?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二、传播媒介的冲突及影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很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保护”相冲突。这里所指的冲突指对于被保护对象归属地、性质等等方面的冲突。“赵氏孤儿”在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单中它是以民间传说这一明确的学科细致归类来归属于山西藏山,而在河南省非遗保护名单中,它则以民间文学这样一个学科指向范围相对广泛的一個归类,归属于河南温县。这样,不同程度的保护就影响到了当地对于赵氏孤儿故事的传播。

首先在资源的配置上,国家级非遗保护的措施和物质配置当然会比地方的非遗保护要全面和丰厚。山西藏山在拥有丰厚资源的条件下,首先开发的就是赵氏孤儿的影响力,将其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于赵氏孤儿故事的传播形式改变很多。河南省非遗保护下的赵氏孤儿故事,更多的是将其与河南豫剧相结合。曲瑞海在《一个正宗的赵氏孤儿——看河南豫剧二团的“程婴救孤”》一文中,作为一名山西人,在对自己家乡故事发展熟知的基础之上,也赞赏了河南地方将赵氏孤儿传说地域化的表达方式,并且认为这种方式更能呈现赵氏孤儿故事的过程。

不管是旅游业的宣传还是与豫剧的融合,这些表达方式都促进了“赵氏孤儿”更好的为人们所认知。在看到这一影响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人们为了将其地域化而为它“藏孤”设置的地点。可见传说是相关于历史的叙事,它有可能使当地民众相信它的真实性和历史性。在这一方面,笔者更加赞同万建中教授所指出的“传说可能进入历史”的结论。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研究方法

“赵氏孤儿”故事近年来在网络上被频频提起,是因为电影等文化传媒的作用。由陈凯歌指导的《赵氏孤儿》应该是继山西借助旅游业宣传发展的又一模式。那么,在众多地域、地方戏剧、地方旅游和电影媒体等表现形式之下,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故事模板的变迁与发展?

除此之外,在这些多样的形式背后,有着怎样亘古不变的故事核心,这些不同的形式之中又都遵守着哪些不变的原则。万建中说,再新意的创造或是变迁都不能改变原有模式,所谓的变异并不是随意的改变故事的各个方面,“事实上,演说者总是努力保持演说作品传统的一贯性,同一作品类型的核心情节和基本母题总是不断被重复讲述”。也就是说,不管外在传播形式如何,在他们的身后都有一个“山后面的操纵者”。赵氏孤儿的故事也同样如此,不管是与戏剧形式结合还是电影形式结合,都不能离开它本身的核心价值和叙事体系。这需要我们综合文献与当下正在进行着的传播方式来分析研究。

在研究故事固定模式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它的双重性:故事和传说。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地域的影响,但更多故事的变迁是由集体创作者依据地方民俗心态所改变的。比如巴莫曲布嫫在讨论叙事型构时,提到史诗的核心结构的细微变化直接影响它中间所包含的民众的民俗心态。在对待赵氏孤儿故事的核心模式时,我们也要对比它在作为传说和故事时,它们的故事型构所包含的不一样的地方以及这些地方的传统涵义是什么,还有传统涵义之间的关联或是影响又是什么。

考虑以上因素,通过查找文献和田野作业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在新的层面上去了解“赵氏孤儿”的传播过程,及在当下传播时所保持的核心内容和原则。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

猜你喜欢
赵氏孤儿赵氏民间故事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漫话民间故事
A new spec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genus Opisthotropis (Serpentes: Colubridae: Natricinae) from western Hunan, China
赵氏的祖先造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