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退休后,我突然变得清闲起来。每天除了接送外孙女上下学、做家务外,其余的时光全浪费在打麻将上,生活变得十分枯燥无味。
一天,我听女儿说,她同事的奶奶已七十多岁了,每天还在坚持朗读文章,连小孙子也跟着受益,跟着奶奶养成了朗读的好习惯。女儿又对我们说:“咱们家熙熙也六岁多了,我和她爸爸陪她读书的时间少。爸妈,你们俩谁能做她的‘朗读者呢?”
其实,自从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后,我就有朗读的冲动。可是从反面一想,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再朗读会被家里人笑话的。因此,我就压制了这种热情。没想到女儿同事的奶奶比我大十多岁,还在坚持朗读。于是,我果断接过了女儿交给的这项重任。
两天后,女儿递给我一个小音响和一个小本子:“妈,这上面都是经典的朗诵片段,您可以看着书上的文章,再跟着音响里的老师学习朗读。”
虽然读文章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可是真要把文章读好就没那么容易了。我的普通話发音很不标准,而且读起来也没感情,完全失去了文章的韵味。既然“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么我只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于是,我决定加大学习力度,从每天学习一个小时增加到每天学习三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我就找到朗读的感觉。
现在,我每天都会给外孙女朗读文章,她也特别喜欢听。遇到喜欢的片段,我们还试着背诵,甚至一起读给家里人听,每读到热烈部分总能博得家人热烈的掌声。前段时间过“六一”儿童节,我还和外孙女一起参加了她们学校组织的联欢会,一起朗读了非常有名的儿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获得了家长和师生们的好评。
儿童节之后,孙女几个同学的家长找到我,希望我能教他们父母朗读。我喜出望外,对他们倾囊相授。在女儿的协助下,我们还建立了“老年人爱朗读”的微信群。老伴、女儿、女婿都在微信朋友圈宣传,遇见亲朋好友也告知,我们的队伍便不断地壮大,现已扩展到五十多人了。
在群里,我们会分享经典的朗诵片段,会把朗读的文章分享到群里,让大家指点,也会分享自己的朗读心得,对文章的理解等等。大家都把这个微信群当成自己的精神之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都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朗读不仅给孙女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让我收获了友情。我想,每个人晚年都应该找点有意义的事做,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才不至于惶惶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