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红
1
最近看到一篇标题为《所有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你的孩子必将平凡》的文章。此文作为对竞争焦虑的一种抚慰,它唤起很多人的共鸣。
你的孩子必将平凡——一个斩钉截铁的判断,只是平凡到底是什么意思?怎样算平凡怎样算不平凡?
我还时常听有些父母说“希望我的孩子以后当个普通人就好”。我有同样的困惑:有谁不是普通人呢?在我眼中,爱因斯坦是普通人,扎克伯格是普通人,莫言也是普通人。一位妈妈解释,当普通人,就是不求大富大貴,成名成家,在社会上从事普通的工作,拥有普通的收入,在适合的年龄建立普通的家庭……
与逼孩子考第一名、上名校,务必出人头地相比,这好像是一种开明的态度。但是我想说,怎样的工作是普通的,怎样的又是不普通的呢?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一次次重复实验、搜集数据,一位时装设计师选择面料、设计款式,一位园艺工修剪树木打理花草,一位软件工程师运行测试程序……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普通的,又是不普通的。
生而为人,都有大致相同的生理结构与机能。都有人的需求、欲望与局限。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事情的另一面是,每个人在行为、个性、思想上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当你展示出这份独特,你就是不平凡的,你就绝非普通。
人是上帝如此精妙的造物,只要你去观察与了解一个人,就无法大手一挥把他驱赶到“普通人”这个圈子。这个世界上,并不真正存在所谓“普通人”这么一个群体。
我的女儿是万千程序员中的一名,从事着普通的工作。我对她很了解,知道她为学业经历过近乎偏执的努力,无数次在崩溃边缘又无数次战胜自己才走到现在的道路上;知道她对工作的敬业,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孜孜以求,梦想着成为一名“伟大的工程师”;知道她谈吐的趣味与深度,她待人的友善与纯良……她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在我这个母亲眼中简直是伟大的——伟大并非那么难以企及,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尽力去掌握生存的本领,在生存过程中发掘自我,发挥潜力,如果做到了这个,就意味着他以自己的方式回馈了社会。所有这样的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这样顽强伟大的孩子,我通过各种各样途径目睹的就有很多。我不知道成年人怎么可以武断地说出,“所有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你的孩子必将平凡”。
2
或许有人说,平凡是作为天才的对应物存在,世界上多数人不是天才。可是并没有一出生就是天才的人啊,天才也必须走过殚精竭虑的求索之路才能发展出他的天才。新生命像一颗种子,蕴含着巨大饱满不可预知的能量,你又怎能断言他不是未来的天才?
当你问孩子,长大了你想干什么?如果他说想当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宇航员、考古学家……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答案啊!为什么要惧怕孩子们的梦想呢?永远不要对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生命下定论。
只要你去观察你的孩子,不带偏见地细致观察,你就会折服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探索世界的愿望。多数孩子所拥有的的创造性根本不是父母们能望其项背的。而许多创造动力早就萎缩的父母却偏偏要去全方位管控孩子。没有理解孩子的能力且罢了,问题是全然不信任孩子。既无理解也无信任,爱在哪里呢?看不到这一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和解就永不可能发生。
事实上我并没有看到父母们希望孩子成为天才,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我看到的都是他们把孩子们逼得很紧,生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而目标无非是将来有一份好工作,过一份循规蹈矩的生活。
他们是多么拉低了孩子们的天空啊!
真正让孩子变得普通与平庸的,是不停地把这种思想根植在他心中:活着就是谋生。
在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与希望孩子当普通人这两种表态中,看上去后者是前者的对立面,但其实秉承的是同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单一化的,完全彻底地认可社会等级,工作与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人之间有三六九等不同。只不过采取的策略,一种是逼着孩子在竞争中获胜,居于高等级;一种则为了自我心理上的舒适,放弃期待,贬低孩子的潜能,压抑他的生长。
做父母的怎么可能不对自己的孩子深怀期待?美好的期待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出于信任与爱。最终,你的孩子要成为什么人,不是由你来定义的。孩子是一个新生的生命,他携带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性情的倾向,你所要做的是观察他,了解他,在这个基础上为他提供适合生长的环境。
而孩子需要做的,是以他的努力来达成自我生长,回应你为他提供的环境。
最终,紫罗兰的种子会开出紫罗兰的花,橡树的种子会长成高大的橡树。但你无法说紫罗兰比橡树更平凡,或者橡树比紫罗兰更普通。
相信我,所有的种子都是不平凡的。所有种子的萌发与生长都是生命的奇迹。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