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清朝官员曹士桂赴台任职九个月,留下《宦海日记》(原有四本,惜多散失,现仅存一本,全文约三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史料,对研究两岸对渡文化及其他两岸关系都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曹士桂;日记;史料;研究
近年来,两岸对渡文化的研究有一定成果,但进一步挖掘有关史料,更深入更广泛地推动两岸对渡文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潜力。本文拟对曹士桂的《宦海日记》有关内容作一个初步挖掘,简要探析它对研究两岸对渡文化的价值,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推动这一研究有所帮助。
1 曹士桂其人
曹士桂(1800-1848年),字丹年,号馥堂,云南蒙自鸣鹫村(清代属开化府文山县)人。曹士桂自幼聪明好学,六岁开始在乡村义学读书,又蒙父亲苦心教育,清道光元年(1821年)恩科副车[1],道光二年(1822年)中举,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大挑一等”,历任江西新安、会昌、信丰、龙南、万安、南昌等县知事。任职期间,政声颇好。《龙南县志、名宦》记载其德“洁己爱民,尤留心听讼。务在得情,虽执法不少宽假,而坐狱受责者,自以为不冤……”。《万安县志、名宦》记载其政德“爱民礼士,课农桑,兴学校……案无宿牍,除暴唯严,民得安堵……人皆德之”。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十月,曹因政绩卓著,闽浙总督刘韵珂保荐其为福建省台湾鹿港同知,并由吏部带领觐见皇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1月,曹由北京返回江西。2月,告假奉母回籍。7月,由蒙自启程赴福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曹士桂到达福州向闽浙总督刘韵珂领受任务,“密保道衔,提升台湾(知)府”,2月中旬抵达鹿港,奉命署理淡水同知。曹士桂在台湾任职九月,勤于职守,积劳成疾仍带病坚持理事,道光二十七年腊月二十四日(1848年1月29日)因病卒于任上,终年47岁。翌年,其衣棺归葬故里。
曹士桂勤政爱民,也爱好诗文,勤于笔耕,出仕期间写了大量诗文和日记。根据云南省文物普查办公室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宦海日记校注》一书披露,曹士桂在赴台前后撰有《宦海日记》四本,惜多散失,现仅存一本,全文约三万字。日记除附录少数官府公文及文献摘抄外,其余均为其赴台时生活、工作状况及当时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史料。
2 《宦海日记》中有关曹士桂从泉州出发东渡台湾的记录
《宦海日记》中从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年)、春正月壬寅、初一日辛巳(2月15日)到二月初十日(3月26日)前后共40天所写的日记,系曹士桂逐日记录其在福建省福州府与闽浙总督刘韵珂、福建巡抚郑梦伯、福建按察使陈勿斋等于新春佳节团拜和相互祝贺的情况,以及从福州出发、在泉州候船直至东渡台湾等情况。其中附有《天后考》、《隆庆志·泉州府山》、《风信》、《河源考》、《潮说》、《淮南子·地形训》、《晋书·天文志·三台》等天文地理资料。从上述记载的内容可看出,曹士桂从福州辗转到泉州,再从泉州出发东渡台湾的过程是真实可靠的。曹士桂在《宦海日记》中不仅逐日记述了这一行程的过程,而且还以《东渡》为题专门写了一篇短文附上。他在《东渡》这篇短文中记述:“道光二十有七年丁未,春正月辛巳朔,越十四日甲午,捧檄[2]台湾鹿港,行五日抵泉州,遣奴子往来蚶江、獭窟间,选舟东渡。二月辛亥朔,得曾万吉一舟于獭窟,大可载三千石许。越三日癸丑,由泉以他舟趋獭窟,有望洋兴叹之思。水程五十里许,午发申至,宿曾克晓小楼,坐卧于春潮波中。越七日庚申,北风起,巳刻登舟,舟子安舵起锭,树三帆,风声泠泠,水声淙淙。舟发入洋,时当午正,登舵楼望之,水天相连,茫无涯涘......”。曹士桂东渡台湾之后还作了《东渡即事八章》诗一首附于《东渡》一文后。他以日记、诗歌两种形式,记载了他的东渡情形,十分难得。
3 曹士桂从泉州出发东渡台湾的历史背景
看完曹士桂的《宦海日记》前40天的日记内容,人们会对他为什么不直接从福州出发去台湾却从福州辗转到泉州后再去台湾感到不解。要真正理解曹士桂对出发地的这一选择,必须对当时清政府实行的两岸对渡政策的了解——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管理台湾后,为防止台湾再次成为反清基地,限制大陆与台湾的交通来往,把大陆与台湾的来往限于厦门与鹿耳门港之间对渡。因此,在近百年时间里,厦门曾垄断着海峡两岸的贸易。随着两地贸易的不断扩大,厦门与安平港的单口对渡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开放蚶江与鹿港的对渡也就成大势所趋。
泉州晋江的蚶江与鹿港隔海相望,它处于泉州湾的总口,通航条件优越,泉州府所属各县货物运出和输入都很便利。台湾的鹿港,又名鹿仔港,在彰化县西海岸。雍正九年(1731年)鹿港已成为清政府设置的台湾岛内九大贸易港口之一。此時,两岸对渡条件已经成熟。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地方官上书要求在蚶江设立管理关口,清政府随后将福宁府通判移居蚶江。同年,清政府指令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贸易,蚶江从此成为大陆对台湾通商中心港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福州五虎门、泉州蚶江又与台湾淡水河口对口通航。嘉庆十一年(1806年 )在蚶江海防官署立了一块蚶江与鹿港对渡碑,碑上刻有《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碑文阴刻楷书,记载清代蚶江的海防设施及与台湾鹿港对渡之事,系泉州府海防通判郑奎撰,候选教谕许温其书。碑文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之鹿仔港对渡。上襟崇武、獭窟,下带祥芝、永宁,以日湖为门户,以大小坠山为藩篱,内则洛阳、浦内、法石诸港,直通双江。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于是揽载商越,弊窦滋焉。岁甲辰,当事者条其利弊上诸朝议设正口,乃移福宁府通判于蚶江,专管挂验、巡防、督催台运,暨近辖词讼,而以鹧鸪巡检改隶辖属。[3]”该碑成为清代蚶江与鹿港对渡的重要物证。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给日本,蚶江与鹿港的对渡终止,海防官署关闭。
我们从上述两岸对渡的历史可以看出,曹士桂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要赴台湾鹿港任职,他从泉州蚶江(獭窟)出发去台湾鹿港则是正确的必然的选择。
4 《宦海日记》对研究蚶江与鹿港对渡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蚶江与鹿港对渡的历史,很多的史志文献都有清楚的记载。曹士桂作为一名清朝朝廷委派的官员,他对自己专门从福州辗转到泉州的蚶江(獭窟)出发赴鹿港上任同知这一过程所作的详细记录,有力地佐证了蚶江与鹿港对渡的历史事实。这个佐证,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佐证,还因为它是通过日记的形式,通过阅读这部分日记,可以发现眼前有一幅非常生动的清朝官员在蚶江(獭窟)乘船到台湾鹿港的画面。因而,曹士桂的《宦海日记》对研究两岸对渡这段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当然,它不单对研究两岸对渡这段历史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史料价值,它还对研究其它方面的两岸关系、清朝时台湾少数民族风俗及曹士桂对台湾的开发与治理的贡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参考文献
[1]清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试和会试,称为“正科”。朝廷遇大典加科,称为“恩科”。同时,科举制度中,生员如应乡试而取得副榜(即不在正取之列)者,亦可作为贡生,称为“副贡”,俗称“副车”。
[2]捧檄:即奉旨得官赴任。
[3]李国宏:《蚶江鹿港对渡碑》,载《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作者简介
纪谷芳(1960-),男,福建省尤溪县人,大学本科学历,就职于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海峡两岸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