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娟
摘 要:路基工程施工中,水泥土的施工十分重要,通常要先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确定出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技术参数,才能对之后的施工进行有效的指导,以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路面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3%水泥土;试验段;工艺参数;技术参数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4-0114-01
1 试验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2 试验目的
(1)确定水泥改良土铺筑的松铺系数;(2)确定水泥改良土的标准施工方法;(3)确定当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的96%时,压实遍数和压实度关系;(4)确定水泥土的摊铺工艺;(5)确定每一作业面的合适长度;(6)确定压路机的碾压工艺及碾压遍数;(7)确定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方法。
3 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3.1 施工准备
3.1.1 原材料准备
(1)土:利用路基现有土方,对土作标准试验,各项指标满足要求。(2)水泥:应使用初、终凝时间长的水泥以适应工艺要求,一般应要求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大于6h的水泥,故水泥采用P.C32.5复合硅酸盐缓凝水泥。
3.1.2 机械配备
配备挖掘机1台、路拌机1台、装载机1台、振动压路机2台、平地机1台、洒水车1台。
3.1.3 主要施工人员
配备生产经理1名,负责总协调,班组长2名,负责现场平整、碾压质量控制,技术人员2名,负责测量放样、松铺系数测定,试验人员2名,负责现场检测,路拌机手1名,负责灰土拌和,装载机手1名,负责装载机操作,现场辅工15名,负责整平、碾压辅助工作。
3.1.4 主要测量、质检设备
灌砂法仪器2套、钢尺30m、50m各1把、全站仪1台、自动安平水准仪2台、含水量测定仪器2套、水泥剂量测试仪2套。
3.1.5 施工前准备
(1)试验准备:对3%水泥土进行标准实验。(2)技术准备:对坐标点进行导线闭合,高程点闭合;对施工现场主要组织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学习和作业交底;施工机械检修保养,达到良好使用状态,测试设备检定调试,满足正常使用。
3.2 施工具体步骤
3.2.1 施工前准备
试验段施工前,要对下承层宽度、压实度、高程、平整度、纵横坡等进行验收,上土前洒水使基底保持湿润。
3.2.2 施工放样
对路基恢复中线,每20m打设一桩,并在边缘外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改良土边缘的设计高。
3.2.3 上土及整平
根据图纸要求下路床40cm3%水泥土采用分层铺筑,每层厚度20cm,松铺厚度为23cm(暂定松铺系数为1.15),根据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控制好布土密度,备土完成后,测定含水量,使素土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2%;合格后先用挖掘机整平排压,然后用刮平机精平。
3.2.4 摆放和摊铺水泥
依据标准试验3%水泥土最大干密度实测值为1.86g/cm3,最佳含水率实测值为11.9%,计算每平方水泥土水泥用量。
根据以上数据,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方格,方格内水泥分布均匀,经现场监理检验过面积及水泥数量后,人工采用刮平板、铁锹等均匀摊开,尽量使每袋水泥摊铺面积相等。
3.2.5 水泥土拌合
水泥摊铺后,立即用灰土拌合机旋拌均匀,拌和时应控制好拌合深度,防止出现素土夹层的现象,设专人跟随路拌机,随时检查拌合深度并配合路拌机操作员调整拌合深度;每次拌合应与上一次的拌合宽度重叠一定宽度,以保证材料充分拌合,拌和达到混合料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拌和好的混合料在碾压前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这样不仅保证了碾压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尽量避免了稳定土起皮、“干弹”或“湿弹”现象。
3.2.6 混合料整型碾压
水泥拌和完成后,测定含水量及灰剂量满足要求,紧跟着用挖掘机排压,人工配合平地机整平;整平后对高程进行测量。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铁耙将其表层翻松,并用新鲜的混合料进行找平,压路机稳压一遍,再用刮平机整形一次,严禁用薄层贴补;在整平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抄平控制高程,按设计规定的坡度和路拱成型。
整型到规定的标高、坡度和路拱,先用25T压路机稳压一遍,紧接着压路机开弱振复压1遍;然后开强震碾压,每次强振碾压后检验压实度,达到规定压实度后静压一遍收面,记录达到压实度标准的碾压工艺及碾压次数;碾压时横向由低向高依次碾压,前进重叠30-50cm,后退不错轮,使每一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压实。压路机碾压速度第一遍采用1.2~1.8km/h,以后采用1.8~2.4km/h。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裂纹、搓板及松皮等现象。水泥改良土宜在水泥初凝之前压实,并达到规定压实度。碾压过程,如有“弹簧”、松散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换料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3.2.7 养生
碾压完成后及时检测压实度、高程、厚度、强度等指标,合格后洒水养护。
当水泥改良土表面稍干时,应补充一下表面散失的水份。水泥土养生非常关键,需设置专门的养生班组,随时检查水泥土表面养生情况;在养生期间内禁止车辆通行,养生段落配备专用洒水车洒水养护,防止水泥土表面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3.3 检查验收
碾压完成后,对水泥改良土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记录并分析各项数据,为水泥土大范围施工提供依据。
4 试验报告
根据试验段的目的,在施工结束后,写出施工总结报告,以指导3%水泥土的大面积施工。
5 质量保证措施
(1)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建立试验段质量控制专项管理小组,完善以施工负责人,現场负责人结合施工班组为一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岗位责任制,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并有明确的奖惩措施。(2)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增强全体人员质量观念,做好施工交底和上岗前的培训。(3)施工前,严格按技术要求和监理程序进行原材料试验和混合料组成设计。(4)加强工序间的质量控制检查,强化施工测量检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随时督促检查测量、试验人员的工作结果,用数据正确指导施工。(5)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水泥剂量、压实度、强度、含水量等均达到规范要求。混合料拌合要均匀,禁止花白料、含水量及水泥剂量不合格,及时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处理。(6)注意天气预报,当气温过高和雨天时,应停止施工,对成型的路段采用覆土进行覆盖。(7)加强与监理配合,出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在试验段完成后,及时总结检测数据,为大面积施工做好准备。(8)严格控制混合料加水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时间符合规范允许。(9)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充分碾压,不采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10)养生期间,定员定时对土工布进行检查,确保保湿养生的湿度。(11)交通管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现场悬挂醒目的禁行标志、设专人看护,引导交通。
6 结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建设的快速发展,路基水泥土改良施工的技术不断提高,质量上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应从试验段入手,严格控制操作规程,提高质量标准,确保试验段工艺参数和技术参数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下一步施工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