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夏收逐渐落下帷幕,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夏粮再次获得丰收。看着满仓满囤的稻谷,农民笑了。但一段时间以来,农产品价格走低,让很多农民在丰收之后却并不开心。
如同一场及时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让亿万农民得到实惠,让粮食安全得到巩固,从“不打白条、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到现在的“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走进了百姓的家里,温暖着百姓的心房,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农民的命运,深刻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深入發展,深刻地改变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面貌。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民想着,这改革要给咱带来实惠,咱才打心眼里拥护。目前,不少地方的农民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粮食丰收了,赚钱却难了。在一些地方,种植收益不能或难以覆盖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能赔钱,是种粮农民的底线。改革应当是保障谷物基本自给、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改革,是真正为农民着想、让农民得实惠的改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山东聊城通过创设“粮食银行”,破解粮贱伤农难题,是一种很有启发意义的探索。
根据市场定价,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在价格形成过程中,一些关节点上可以发现粮食增值的空间。“粮食银行”的机制创设,在充分保护农民利益、让农民不断得到实惠的过程中,使农民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
进一步分析,“粮食银行”的创新就在于,把农民手中的粮食资本化,而资本化的主体就是农民自己。创新还在于,“粮食银行”赋予农民手中的粮食以所有权、经营权、流转权,并让农民、市场和粮食企业成为粮食增值的共同要素。应该说,这样的机制创设,为解决“粮贱伤农”的老大难问题,开创了一条道路。(南 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