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合肥物流圈升级版

2017-08-16 02:03范琦娟
决策 2017年7期
关键词:物流业合肥物流

范琦娟

6月2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物流节、第十七屆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在成都举办;同日,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开放合作洽谈会举办,投资合作金额近340亿元;6月15日,中国物流信息大会在长沙召开;5月23日,杭州举办全国智慧物流峰会……各种物流业相关会议举办的信息,纷至沓来。

这些信号强烈表明,一场整合物流资源、抢占物流中心制高点的竞赛已经展开,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所说:“下一轮的城市竞争将是枢纽功能的竞争,是通过枢纽功能聚集未来发展要素、未来发展机会的竞争。”

合肥作为物流重镇,该如何率先谋划?立足安徽,高标准打造合肥物流圈将是一个恰当选择。

势在必行

“随着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高铁网络的深入布局,以及合肥在全国的地位提升,都为合肥物流圈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在“打造合肥物流圈的战略思路与建议对策”主题决策沙龙上率先开题。

早在2012年9月18日,《合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打造合肥物流圈,“依托和服务于合肥经济圈,建立跨区域的全国性物流集散和分拨、配送中心,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联运一体化的物流体系”。

眼下,为什么又提出打造合肥物流圈的升级版?

先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合肥被授予全国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2015年,合肥被纳入“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2016年,合肥又获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成功申建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

再从区域层面看,2014年9月,合肥被定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以合肥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多重战略机遇在安徽叠加,合肥区域定位提升,成为合肥物流圈升级的原动力。

2016年6月,《安徽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发布,合肥物流圈被明确为“以合肥为核心,打造成引领全省物流发展的核心圈层,符合长三角副中心定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物流增长极”。从中可见,合肥物流圈的战略地位被重新定义,从“跨区域的全国性物流”一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物流增长极”。这一战略定位,指明了合肥物流圈升级发展的方向。

2017年,合肥都市圈扩容,新增芜湖、马鞍山两市。都市圈扩容,物流圈必须相应拓展。芜马两市的产业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特别是水运资源、口岸资源,既为全省物流业提供更大空间,又可补齐合肥物流圈运输方式较为单一的短板。

合肥物流圈升级,既势在必行,又恰逢其时。

三大支撑力

升级打造“符合长三角副中心定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物流增长极”,合肥物流圈准备好了吗?强劲发展的支撑力何在?

作为现代服务业,物流业对交通条件有着极高要求。其中,高铁的牵动性正逐年增强,特别是对沿线产业带和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培育,成效远超预期。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发布,合肥被外界称为高铁“新贵”,形成了“米”字构架。同时,合六、合淮蚌、合滁宁、合芜、合桐安等多条城际铁路正在逐步推开。完善的高铁网络,成为合肥物流圈升级的渠道支撑。

物流园区作为合肥物流圈的“主骨架”,也在“健身壮体”。

截至目前,安徽省113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中,合肥物流圈有47家。全省建成货运物流、商贸物流、生产物流、电商物流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物流园区达80个,其中位于合肥物流圈内的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合肥空港物流园、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淮南快递物流园、六安综合物流园、金寨物流中心、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园区异军突起。

合肥市区内的物流基地(园区)建设也势如破竹,已建成合肥百大、庐江同大等四个农产品物流园,正在打造桃花工业园、巢湖经开区等十大物流中心,逐步构建起与周边城市联动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

最后,升级与创新同步。安徽作为科技资源强省,拥有强大的创新因子,以中国科技大学为首的知名高校在物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方面积极探索,无车承运人、无船承运人、供应链物流等方面都已获有一批创新成果。

其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是坚持创新发展的代表之一。该区先后引进中科大现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中部物流产业联盟等研究机构,探索以智慧物流为重点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推动互联网+物流、跨境电商发展,实现物流信息的互通互换,促进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协同联动,为现代物流业发展“装芯添智”。

路径选择

从势在必行到载体支撑,都做好准备,下一步,合肥物流圈的升级路径如何选择?

“合肥应建立智慧物流枢纽,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装备与控制智能化。”程必定在决策沙龙上分析说。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广,智慧运输、智慧仓储、智慧仓单融资、供应链全链条升级等随之产生。对此,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余玉刚认为,合肥物流圈的创新发展应集中在硬件设施装备、智慧物流决策、重大平台搭建三个方面,以先进的硬件设施应对颠覆式的消费模式,以前沿的智慧物流决策预测行业的前进轨迹,以完善的平台搭建点燃企业创新的星星之火。

“在深化创新发展过程中,要紧紧抓住人才培育问题,一方面在高等院校开设互联网+物流专业,另一方面加强高校与物流园区、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共同提升安徽物流人才培养水平。”安徽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汪传雷告诉《决策》。

其次在圈内外协调发展上,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与产业经济研究处处长王尚改建议,要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要依托,抓好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联运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和通达全球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深化合肥物流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联动,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建立与周边省市顺畅的协作机制。

与之相对应,在圈内建设上,畅通“微循环”,同时高水平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港、跨境电商园、合肥综合保税区等对外开放大平台。

最后是补齐标准化短板。安徽省政协委员、肥东县委常委、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东亚告诉《决策》:“以标准化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是整合物流供求资源,推动商贸物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关键因素。”

合肥物流圈应乘合肥作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的东风,下好标准化“先手棋”。汪传雷认为,合肥物流圈内城市之间应在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率先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广共同配送、共享物流、完善标准化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高标准打造合肥物流圈升级版,必将成为撬动安徽发展新引擎,助力合肥在内陆枢纽城市争夺战中抢占先机。

猜你喜欢
物流业合肥物流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生态合肥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