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红
喜马拉雅群山苍茫无际,漫长的弧形山脉呈东西走向,绵延2500余千米,逶迤在亚洲大陆。它东起印度河附近的帕尔巴特峰,东止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马峰,北临西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南到印度平原的恒河。
这座世界上最庞大山系的主峰就是珠穆朗玛峰。传说,在松赞干布时期,喜马拉雅和珠穆朗玛峰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地方,景色非常美丽。8世纪,藏王赤松德赞派遣人员前往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到西藏传扬佛法,佛教逐渐在西藏兴盛起来。在教徒们供奉的诸神位中,有5位女神,她们就是在西藏境内的5座山峰,被誉为“长寿五姐妹”,其中,珠穆朗玛峰排行第三,名叫翠颜仙女,她的主要职责是捍卫和繁衍种族。人们都觉得,排行第三的女神长得最漂亮,藏语叫“珠穆朗桑玛”,于是就用她的名字来称呼世界最高的山峰。在藏传佛教的图画中,代表珠峰的女神全身皆为白色,骑一头白色狮子,右手高举一柄黄金制成的九尖金钢杵,左手捧一宝瓶,俊秀而神武。
珠穆朗玛峰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距离地心第五远的高峰。“珠穆”的藏语意思为“女神”,“朗玛”的藏语意思是“第三”。
珠峰的名字
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命名,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并且存在争议。
在1865年以前,珠峰被西方国家称为十五峰(Peak XV)。之后,西方人将珠峰称作“额菲尔士峰”(Mount Everest),也有写为“艾佛勒斯峰”。这是因为英国在占领尼泊尔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英属印度测量局局长叫乔治·埃佛勒斯(George Everest)。
尽管英国人给珠峰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尼泊尔并没有使用这个名字,毕竟名字中蕴含的政治色彩太浓,而且是一段被侵略与殖民的屈辱历史。20世纪60年代,尼泊尔政府给珠峰起名“萨迦玛塔”,意思是“天空之女神”。
关于珠峰的名字,文献记载,1258年,西藏出土的《莲花遗教》中以“拉齐”称之,这是最早的本土文献中出现对珠峰有记载的文字。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桑吉坚赞则在《米拉日巴道歌集》中称珠穆朗玛所在地为“顶多雪”。
1714~1715年,清朝政府派遣楚尔沁藏布、兰本占巴和胜住入藏,对西藏的地形进行勘测。胜住曾在钦天监学过数学,是理藩院主事,楚尔沁藏布是一位喇嘛。他们采用经纬图法和梯形投影法,对珠峰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初步测量,他们也成为珠穆朗玛峰的发现者。
1717年,清朝政府在绘制的《皇舆全览图》上用满文明确标注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称其为“朱姆朗马阿林”。“朱姆朗马”是藏语的音译,“阿林”是满语,意思是“山”。这也是有关这座地球最高峰最早的官方文献。
1721年,在清朝政府刻制的木版《皇舆全览图》上,出现了珠峰的汉文译名,这是地理发现史与测绘史上的重大事件。
康熙时期对珠穆朗玛峰的测量和记录比英国殖民者早了130多年,康熙版《皇舆全览图》在道光和同治年间曾在中国复制并流传到更大范围。虽然当时地图中珠穆朗玛峰的汉语名字与现代汉语书写不同,但发音完全一样,而且音译与藏语的音节、发音非常吻合。
1836年,德国地理学家克拉普洛息根据中国地图和文献发表了一份中亚地图,其中标出了珠穆朗玛峰的德语名称(Disomolangma)。这一情况直到1921年英国人开始对珠峰区域进行测绘和组织攀登珠峰活动后发生改变,乔治·埃佛勒斯作为珠峰的官方命名,在西方通用。
1952年,我国政府正式将珠峰命名为“珠穆朗玛峰”。
2002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西方国家所使用的英文名称Mount Everest应正名为其藏语名字“珠穆朗玛峰”。
这里曾经是一片海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珠峰所在的这片区域是一片汪洋大海。海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鸟语花香,花果满枝。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们,过着富足而幸福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妖魔鬼怪霸占了这里,摧毁花木,捕食鸟兽,将天堂变成地狱。
就在这个时候,天上飘来一朵五色祥云,云上站着一位仙女,她就是雪山女神——珠穆朗桑玛。她用无边的法力降服了这些妖魔鬼怪,将它们压在大山下,永世不得翻身。
随后,珠穆朗桑玛女神又在这一带放养神牛和神羊,并撒下各类植物的種子。不久之后,这里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甚至比以前更漂亮。
人们感念女神的功劳,珠峰附近各寺庙中都供奉有珠峰女神的仪轨经文,并诵经供奉。
在上面的传说中,珠峰所在的区域是海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整个喜马拉雅山地区以前也确实曾经是一片海洋。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
随后,在距今约5300万年到距今约3650万年的始新世,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发生大碰撞,印度洋板块从南半球北移,撞到亚欧大陆板块上,终于使得喜马拉雅山脉从海底正式隆起。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喜马拉雅山地区受到挤压,猛烈抬升。根据测算,这里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即便到了现在,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过程之中,每100年大约上升7厘米。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会因为地理板块的运动不断变化。
“飞鸟也不能越过的山峰”
珠峰山体为巨型金字塔状,地形非常险峻,环境也比较复杂。
虽然珠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它并不是一枝独秀、高不可攀的,在珠峰周围,还有很多很高的山峰:在其周围20千米范围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多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座。
细数下来,很多著名的山峰都在这里聚集:海拔8585米、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海拔8516米、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海拔7589米的卓穷峰,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海拔7855米的努子峰,海拔7145米的普莫里峰,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每一座都大名鼎鼎。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最高处,喜马拉雅山是青藏高原的最高处,以珠峰为首的群峰聚集区又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处,被称为“飞鸟也不能越过的山峰”。
1852年,珠峰被確认为地球上的最高峰,成为地球上重要的地理坐标。
珠峰和它所在的喜马拉雅群山雪峰林立,冰雪连绵,一派银色世界。山谷中发育着巨大的冰川,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个现代冰川中心。珠峰北坡有著名的绒布冰川,由东、西、中绒布冰川泄合而成。在海拔5500~6200米地段,发育着众多的冰塔林,在冰塔林之间散布着绚丽多彩的冰湖和冰面河流。
珠峰的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北壁、东壁和西南壁三大陡壁。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千米,平均厚度在100米以上。
在珠峰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腹地,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高原上冰雪和寒冻风化作用普遍,现代冰川和冻土发育,多年冻土连续分布,是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冻土岛和最大冰川作用中心。冰川上还有高达几十米的冰陡崖和冰裂隙,以及冰崩和雪崩区。
为珠峰测量身高
珠峰到底有多高,这是大家都希望知道的,对于珠峰高度的测量,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使用了很多不同的办法。
1852年,以英国人华夫为首的测量队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在印度平原上测定珠峰为8840米,首次确定其为世界最高峰。
20世纪初期,国外也曾采用气压测定的方法,测定珠峰的高度为8882米。
1949年,美国人里昂纳多·克拉克根据传统方法,测得阿尼玛卿山比珠峰高出193米,据此,他认为珠峰不是世界最高峰。当然,这一结论经验证后被推翻。
1954年,印度地理学家以珠峰南侧不同位置为基准,测出珠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至今,尼泊尔依然沿用这一传统的测量结果。
1975年,我国在“登山、测绘、科考”一体的组织原则下,首次在珠峰设置3.5米的觇标,通过6000米以上的6个测绘点,测定珠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13米。同年7月23日,我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球宣布: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13米。这一数据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从此在权威的地图等出版物中,珠峰高度为海拔8848或8848.1米。
1987年,西方消息称,美国天文学家乔治·沃尔斯坦教授从卫星传递的信息测出乔戈里峰高度为8859米,比珠峰还要高出11米。也是在这一年,在意大利人阿迪托·德希奥的领导下,采用GPS技术,分别求得珠峰正高为8872米,乔戈里峰正高为8616米,再次确认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由于误差实在太大,德希奥本人的这次测量也被称为20世纪精度最差的测量。
1999年,美国地理学会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珠峰,科罗拉多大学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后,计算出珠峰的海拔高度为8850米。
2005年10月9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国家测绘局应用3S及现代地球物理技术对珠峰高度进行了测量,测得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这项结果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承认。这是对珠峰进行的首次岩面海拔高度测量,也是至今为止最准确的测量值。
2005~2015年这十年间,珠峰地区以每年约4厘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10年中总共位移40厘米、上升3厘米。
攀登珠峰
1766年8月8日,法国医生帕卡尔与石匠巴尔玛,结伴登上阿尔卑斯山主峰——海拔4810.9米的勃朗峰。此举开创了世界登山史的“阿尔卑斯山时代”,也标志着现代登山运动的诞生。此后,登山运动在欧洲蔚然成风。
随着欧洲人对世界认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19世纪英国人对印度及其附近地区的进入和考察,高耸的喜马拉雅山系开始进入探险家和登山者的视野。
珠穆朗玛峰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地理环境非常独特,景色更是无比壮美,尽管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34℃,但人们征服珠峰的决心丝毫未受影响。珠峰不仅是登山探险爱好者的圣地,也是科学家从事研究的重要目的地。
然而,攀登珠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1921年,英国登山队首次从我国西藏境内攀登珠峰,没有成功,最终对外宣称是一次侦察登山活动。1922年,英国第二支珠穆朗玛峰登山队,仍然选择了我国西藏境内的北坡路线,因7人死亡,最终宣告攀登失败。1924年,英国第三支珠峰登山队,依然从珠峰北坡中国境内登山,同样失败。随后,英国人也组织了人数不等的珠峰攀登队,但都以失败告终。1947年,加拿大人攀登珠峰,最后也失败而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西藏地处西南边防要地,不允许外国登山队随意开展登山活动。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的登山队便改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攀登珠峰,但均未成功。
1953年5月29日,尼泊尔夏尔巴向导丹增·诺尔盖和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这是人类登山历史上一次突破性的登顶。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最高处。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成功登顶珠峰,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峰顶。
此后,很多国家都组织登山队攀登珠峰。据统计,已经成功登上珠峰的人有6000多人。登顶珠峰也成為挑战极限和张扬个性的一大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5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祥云,被中国健儿带上了珠峰进行传递,珠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海拔最高的火炬传递站。
天气可能决定登山成败
要攀登珠峰,气象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登山运动员说:“登顶的成功与否,天气太重要了,尤其在珠峰,我不信神,但我希望老天保佑,给我们一个好天气。”
珠峰号称世界第三极,因为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影响到全球大气环流,这样的影响力只有地球的两极地区可以相比。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珠峰的气候也变化莫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气象工作者展开了对珠峰地区的研究,其中包括1966、1968、1975和2005年的4次科学考察试验和相关的气象、水文观测研究。2005年以后,基于中科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的观测数据,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研究表明,珠峰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为-34~-20℃,极端最高气温为19~30℃,年平均气温为-3~5℃,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为8~15℃,具有寒温带的气候特征。
珠峰地区气候复杂多变,一年四季翻云覆雨,即使在一天内也往往有所变化。珠峰的南北坡气候差异很大,南坡降水丰沛,具有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北坡降水少,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具有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温差日变化较大,与我国同一纬度其他地区的气候差异非常大,气候独特。
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的气象观测资料显示:1月的最低气温为-17.3℃,7月最高气温为18.8℃。当然,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在峰顶,最低气温甚至能达到-60℃。高空观测资料显示:在海拔7500 米的高度上,2月最冷,平均气温为-27.1℃,8月最热,平均气温为-10.4℃,年平均气温为-19.6℃。
珠峰地区的年降水量有96.7%都集中在6~9月,降水以阵性降水为主,由于海拔落差太大,即使是在夏季,也会出现“下面下雨,上面下雪”的独特天气现象。
从以上对珠峰地区气候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判断登顶珠峰的时间。
就降水和大风两个比较主要的影响要素来说,选择在春季攀登珠峰比较理想,这个季节攀登珠峰的成功率在70%以上,登山的把握性相对更大一点。其中,5月份登山更为理想,成功率也非常高,很多攀登珠峰的队员基本上会把时间选在这个月。当然,也有一些在春季成功登顶的队员为了挑战天气,将时间选在冬天或者雨季。
在做好季节的选择之后,还有一个更为精确的时间段的选择,这个时候,气象部门所提供的天气预报就非常重要,特别是5~7天的中期预报,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不易做选择时,很多登山队员将坏天气留在海拔比较低的路段,而一定要将好天气留在高海拔地区,或者在较高的营地等待好天气到来。一般情况下,在登顶的关键时期,应该有两天的好天气作为突击冲顶的行动保障。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