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转“生命的辘轳”

2017-08-16 23:01徐爱民
健身气功 2017年4期
关键词:辘轳俞穴上体

徐爱民

我自2009年11月参加全国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培训班。多年来,对健身气功·十二段锦情有独钟,坚持习练,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和理解这套功法的内涵。2016年12月又有幸参加了健身气功专家巡讲活动(江苏扬州站)暨江苏省健身气功教学研修班。张明亮老师在传授健身气功·十二段锦的源流、功法特点、技术要领、运动内涵及功理作用的同时,把古老的中医、导引、养生这些独特的方法深入浅出的点播出来,使我在练功与养生实践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健身气功·十二段锦中的第五式摇转辘轳为例,张明亮老师把第五式摇转辘轳,比喻成摇转“生命的辘轳”,对辘轳关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使我茅塞顿开,又有了新的认知与感悟,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辘轳的由来

辘轳,为古代的汲水装置与设备,是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井上竖立井架,装有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绳索一端系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辘轳的本质是通过连续转动的杠杆,来提高劳动的效率。

二、辘轳关的引用

在督脉中有三处,常人行气至此便不易通过,故称为三关。古人把通督脉的动作比喻为“过三关”:尾闾关、夹脊关和玉枕关。夹脊关,是练功通督脉上行的第二关,形容乘鹿车,似有气机提升上行之喻意,俗称“夹脊关一堵,神仙也无路。”夹脊关,又称为辘轳关,是“周天搬运”阶段的“三关”之一,但其具体位置却众说纷纭。

《金丹大成集》中明确指出,问背后三关,答曰:脑后曰玉枕关,夹脊曰辘轳关,水火之际曰尾闾关。

《廖阳殿问答篇》更明了地描述了夹脊关:“人之背脊二十四节,上应二十四节气。有关在二十四节头尾中,一名双关,直透顶门,此即夹脊关也。”夹脊关在人的背部,俯卧时正当两肘尖连线正中处。

夹脊关在道家手传珍本《东海游踪密旨》中特别指出,夹脊关的双关之称有另一层特别含义,夹脊关曰辘轳关,因脊柱节节似辘轳,又称为内关。故书中言:“辘轳个个迭得齐,夹脊关内藏玄机,此关在内也在外,长寿须得问夹脊。”从现代人体生理解剖来讲,夹脊关处是脊柱中脊髓尾沿处,若内气运行,能带动精气直冲顶门,即脑髓深处。

张明亮老师的讲座则是从丹道医家与内丹学等理论角度来看,腰部为“周天搬运”气脉在背部循行的第二“关”,而这个关的名字就叫作辘轳关。它位于腰背部的脊柱两边,是由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为督脉经穴)、肾俞穴(位于命门穴旁开1.5寸,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各一)、志室穴(位于肾俞穴旁开1.5寸,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各一)与悬枢穴(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下,属于督脉经穴)这六个穴位构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

膀胱,主管人身后天之水;肾,主司人身先天之水;二者为表里关系,膀胱经与肾经交汇于“辘轳关”之处,为先天、后天水交融与分离之处,所以把此处称为辘轳关,是练功、导引、养生之重要部位,正如峨眉丹医诀云:

肾俞双穴难复难,

辘轳夹脊隘双关。

误教里支真气破,

不死癫狂也久缠。

所以常做摇转“生命的辘轳”,久久行之,愈行愈妙,治病、养生、保健、延年之功效,也在这有意无意之间获得矣。

三、轆轳关的修炼

健身气功·十二段锦演练风格的修炼:要盘坐端庄,练养结合,畅通任督,气运自然。

第五式摇转辘轳形、气、意的修炼,还要遵循该功法特点:意形相随,动息相合;动静相间,形神共养;强调伸展,并注重对辘轳关的按摩。

在呼吸方法上,初学阶段应采取自然呼吸,以学习掌握动作为主。待动作熟练后再结合动作的升、降、开、合,根据呼吸的要求配合练习。随着练功的不断深入,呼吸逐渐进入不调而自调的状态。

在意念活动练习时,要对自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进行主动、自觉地调整和控制,并使之达到练功的要求和目的。该式要求意守夹脊,就是把意念集中在辘轳关而相守不离。这样有利于专其此处,摄心归一。

(一)单摇辘轳

1、意形相随:臂前送时,转腰、顺肩、侧倾、坐腕;臂回拉时,转腰、屈肘、提腕。同时,另侧拳的手指根节点揉肾俞穴、志室穴。单摇辘轳的意念以象形取意为主要特点,仿效古代的汲水装置,通过连续摇转“生命的辘轳”,来唤醒人体潜能,提高生命质量。

2、动息相合:

动作一:正身端坐,拳后移置于腰后肾俞穴处,拳心向后为呼气;目视前方。

动作二:上体左转约45°;同时左拳屈腕上提至左肩前为吸气;目视左拳。

动作三:上动不停,上体右转,随之向左侧倾;同时左腕上翘向左前方45°前伸,肘关节微屈为呼气;目视左拳。

动作四:上动不停,上体左转立起;同时左拳回拉收至腰间,屈腕拳心向后为吸气;目视左拳。

动作二至动作四连续做6遍,即左摇转辘轳。当第6遍结束时,上体向右转正,左拳收至腰后肾俞穴处,拳心向后为呼气;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七:同动作二至动作四,唯左右相反,即右摇转辘轳。当第6遍结束时,上体向左转正,右拳收至腰后肾俞穴处,拳心向后为呼气;目视前方。

3、运动内涵:单臂摇转辘轳,形助意气,导引肾水上行;而另侧的拳置于腰后,食指根节点揉肾俞穴,随着转腰、屈肘、提腕,力由食指根节传递至小指根节点揉志室穴;臂前送时,转腰、顺肩、侧倾、坐腕,力由小指根节传递至食指根节点揉按于肾俞穴;臂回拉时,转腰、屈肘、提腕,力由食指根节传递至小指根节点揉志室穴。

4、功理作用:通过“以动养形”、“形神共养”,摇转“生命的辘轳”,可刺激手三阴手三阳经、督脉、膀胱经、背俞穴,调理相应脏腑,有通畅心肺、益肾助阳的功效。

(二)双摇辘轳

1、意形相随:展肩扩胸、向上提肩,再向前合肩含胸、向下沉肩。同时,手指根节点揉肾俞穴、志室穴,绕肩要圆活连贯。双摇辘轳关,无论是想要让气升起来,还是想要让气降下去,按摩和点揉辘轳关都有“形助意气”作用。

2、动息相合:

动作八:展肩扩胸、向上提肩为吸气;含胸合肩、向下沉肩为呼气;目视前下方。如此共向前绕肩6遍,第6遍结束后,还原成正身端坐。

动作九:接上动,反方向向后绕动双肩6遍。第6遍结束后,还原成正身端坐。

3、运动内涵:两拳从食指根节点揉肾俞穴,提肩时加重点按力度,向前合肩沉肩中,力由食指根节传递至小指根节点揉志室穴,展肩扩胸时,通过绕动拳面将力再传给食指根节点揉肾俞穴。

4、功理作用:为防止以腰带肩,以肩为中心绕圆,导引肾水上行太过,点揉肾俞穴、志室穴,起到了“动勿过及”、“内外兼修”的效果。同时还有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奇妙作用。

(三)交叉摇辘轳

1、意形相随:以腰带臂绕立圆,两肘前后摆动要一致。同时,意念也是集中在辘轳关。把导引、入静、存想等传统方法融为一体,灵活运用。

2、動息相合:

动作十:两拳变掌,指尖向下,虎口贴肋上提置肩上,沉肩坠肘为吸气;目视前方。

动作十一:两手不动,上体左转,以肩为轴,右臂前摆,左臂后摆为吸气;目视前下方。

动作十二:上动不停,上体向右转正,两臂继续上摆,肘尖向上为吸气;目视前下方。

动作十三:上体向右转;左臂前摆,右臂后摆为呼气;目视前下方。

动作十四:上动不停,上体向左转正,两臂下落,肘尖向下为呼气;目视前下方。

动作十一至动作十四,连续前后交叉绕肩6遍。

动作十五至动作十八:同动作动作十一至动作十四,连续前后交叉绕肩6遍,唯方向相反。

3、运动内涵:以腰带臂,两肘前后摆动时,腰脊横向的松散,刺激了肾俞穴、志室穴;两肘尖向上向下时,腰脊纵向对拉,刺激了命门穴与悬枢穴。

4、功理作用:通过以腰带臂前后上下绕肩,刺激了辘轳关中的六个穴位,可壮腰补肾,防治肩部和颈椎疾患。

形、气、神是人体生命的三个要素。以形导气为练法,以气运形为境界。随着自身练功的层次递进,辘轳关的进一步畅通,逐渐感悟到内气在背部形成伞状的辐射,覆盖了整个背部的经络穴位,使脏腑的穴位得到了更好地濡养。

小穴位大健康。辘轳关是人体长寿养生的一个重要部位,辘轳关的畅达,不仅对脏腑抵抗外邪的侵入,更好地发挥保健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促使督脉、脊柱气血旺盛,加强脑髓和头颅区域神经系统的温养和濡润,尤其对老年人来讲,能提高健康水平,活跃思维,增强记忆,推迟衰老,延年益寿。

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种学习都强调传承,很多人误以为传承必然是靠秘而不宣的“诀窍”,有了“诀窍”就可以在瞬间得到真传。其实真正的“诀窍”往往在最简单、最细微处,老师早已传授,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用心领会,是否主动、自觉地通过自身的健身气功修炼,激发人体潜能,感悟生命真谛。辘轳关的修炼,亦是如此。

猜你喜欢
辘轳俞穴上体
拔罐治疗脂肪肝
少林后天罗汉功十八势(三)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念信
村头的那口老井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研究
上升的房间
内家十二象太极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