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J
音乐就好比是耳朵的食物,当然不可否认要避免一些“垃圾食物”,但食物种类的丰富,保证营养均衡是大原则。
早教启蒙中,大家都知道音乐的重要性,却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尤其是像我这样唱歌跑调,从小不会乐器的“音乐渣渣”母亲,真是无从下手。
说到这,还是要感谢小D的认知老师和康复师们,一开始她们其实并没有说“音乐启蒙”这个概念,她们更多地在强调给宝宝的五感刺激,其中音乐就是听觉的刺激。
在她们的指导下,我慢慢也在家实践下来。特别是前不久,我去听了学校里关于婴幼儿音乐启蒙的课程后,把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都串起来了。如今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提到音乐启蒙,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童谣,这的确是一个好途径。但教授特地强调了,“要达到真正的音乐启蒙,不能仅仅把童谣当成背景音乐,还需要引导孩子学会主动听音乐”。
听音乐时,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画面,这就是听觉的想象力,也叫“音乐听想”(Audiation),可惜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从小没有进行有意识的启蒙。音乐听想较好的孩子,今后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和敏锐度都会更强,也就是我们说的乐感会更好。教授说,“在婴幼儿早期启蒙中,大部分属于多感官刺激,唯独耳朵(音乐)的启蒙常常是孤立的,而这才是音乐启蒙的关键”。
“音乐听想”,这个名词听着非常高大上,其实早期启蒙做起来很容易,借鉴读绘本的思路,就是尽可能地调动孩子其他的感官一同参与“听音乐”,这就是主动听。
比如,可以随着节奏哼唱、拍手、跳舞,只有当身体其他感官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时,大脑才会“认真”接收信息,去尝试理解音乐传递的感受。
保证每天有这样的15分钟,和孩子一起主动听音乐的亲子互动时间,长期坚持下来,就能收獲与“放背景音乐”截然不同的音乐领悟力。
营造整个生活充满音乐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爱书的父母养出爱书的孩子,爱音乐的父母养出爱音乐的孩子,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教授说,“现在媒体过于夸大了古典音乐的重要性,比如都在说听莫扎特音乐的孩子智商更高,姑且不说这样的说法是否有根据,类似的渲染本身也把很多父母和孩子通往音乐的道路关闭了”。一个不那么喜欢听古典音乐的父母,带着很强的企图心来进行音乐启蒙,这样的效果通常不会好,而且最后一定父母和孩子都痛苦。
另外,他还提到,“音乐就好比是耳朵的食物,当然不可否认要避免一些‘垃圾食物,但食物种类的丰富,保证营养均衡是大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即使是流行歌曲也没关系,引进童谣的同时,也可以把父母喜欢的音乐放给孩子听,唱给孩子听,聆听自己喜欢歌曲时的这份喜悦心情,才是最感染人的。
正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歌曲,放的时候也可以和孩子分享感受,“这首歌曲让我想到了冬天的晚上”;“这个旋律让妈妈想要滑冰”。这样的简单语言描述能够告诉孩子,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可以去感受、理解和解读的。慢慢地,孩子在听其他类型音乐时,也会有这样尝试表达的意愿。
随着孩子习惯了主动听音乐后,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进一些古典音乐。我们可以选择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或者有非常鲜明的乐器演奏的,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听觉想象力,锻炼孩子耳朵对于不同声音识别的灵敏度。
推荐两部符合这类标准的古典音乐,比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这两部都用了不同的乐器来演绎不同的动物,孩子不仅可以了解故事,也能了解不同乐器。当然,父母们是需要提前做一些功课的(有心的话,真的不能偷懒)。
刚刚开始引进古典音乐时,最好以兴趣为导向,时间不用很长,每次控制在5~10分钟就可以了。
听完美国系统的音乐启蒙后,我深刻认识到,任何启蒙的本质就是提供环境,去唤醒孩子自发的内在兴趣。一个从小就开始听音乐的孩子,四五岁就可以分辨各种弹奏乐器的孩子,以后学习某一种乐器必然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不会出现我当年那样“强按牛头不喝水”的局面。
如果你还没有这么明确的目标,不妨和我一样,时刻提醒自己,早期启蒙不要带太多功利心,更不要用自己的眼界局限了孩子。能力范围内,多陪着孩子一起去尝试不同的领域,即使那是你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
教育的本质,就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