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侧面是自适
——东南大学前工院教学与空间的互成衍变

2017-08-16 05:44张彤夏兵ZHANGTongXIABing
世界建筑 2017年7期
关键词:东南大学教室空间

张彤,夏兵/ZHANG Tong, XIA Bing

古典的侧面是自适
——东南大学前工院教学与空间的互成衍变

张彤,夏兵/ZHANG Tong, XIA Bing

本文以东南大学前工院教学楼在10年中的持续改造为题,探讨了建筑类学科教学空间与空间教学的互成衍变关系;反应了在空间改造的实践中,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学理念从示范性给予式向自组织互动式的启发性转变。

前工院,教学空间,改造,示范性教学,自组织教学

1 中大院的山花入口

2 前工院前身新教室

作为中国设立建筑学科最早的学府,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一直以院系驻在的中大院爱奥尼克柱式的山花立面为其形象标志(图1)。这座建于1929年的希腊古典建筑在建成之初曾为国立中央大学生物馆,1958年更名为“中大院”,时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杨廷宝完成东、西两翼扩建,建筑系自此迁入中大院至今。东、西两翼作为设计课的专用教室(图房),在近半个世纪中,承载着多少届南工(东南)学人的建筑梦想和求学岁月,中大院也成为国内建筑院校中积淀最多记忆和情感的系馆建筑。

位于中大院东南侧的“前工院”,是1927年国立第四中山大学首设建筑科伊始的所在地,时称“新教室”。1937年为避战乱,中央大学内迁重庆沙坪坝,至1946年刘敦桢率建筑系复原回迁时,仍驻在新教室二层北部(图2)。

3 前工院西南视景

位于新教室原址的前工院建于1987年,是一幢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公共教学楼,平面呈“U”形布局,拥有对称的南北两翼,中间包含一个庭院,由南京工学院建筑系胡仁禄教授主持设计。前工院是20世纪后期南工校园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其线条干练、比例经典的西立面至今仍可作为建筑立面设计的教科书(图3)。

1 作为教学示范的北楼改造

2006年,前工院的北翼划归建筑学院,用于本科日常教学。是年底至2007年9月,建筑学院对这座一直用于通用教学的普通教学楼进行了空间改造,由年轻教师夏兵担纲设计。改造后的前工院北楼需容纳建筑学院各专业本科5个年级的设计教室——平均每个年级约180名本科生,同时提供至少一个年级学生展示作业的评图室(可兼日常展览),以及集中设置的模型工作间和部分讲课空间。在空间布局上,同一个年级的学生被安排在同一楼层中,自上而下六至二层依次为一至五年级的设计教室,底层为评图室和模型室。

4 大空间中的低年级专用教室

对应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3+2”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各楼层采取了不尽相同的空间布置方式。一至三年级的专用教室采用整层贯通的大空间模式,强调“宽基础”阶段各专业知识的横向跨接和平向夯实,让全年级各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同一个空间中增进交流,互通有无(图4);四五年级则采用分隔空间模式,适应“拓前沿”阶段各专业方向并行拓展、年级贯通的纵向教学结构,强调各团队内部的协同与合作。

底层的展厅除了满足全年级集中评图和举办展览的需求外,还需同时具备小组讨论、小型讲座、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功能,要求空间能够根据不同功能进行灵活分隔。改造后的展厅中安装了大量活动隔断,通过吊轮悬挂在顶部的铝合金轨道上,可沿轨道滑动、旋转,在指定位置利用内部伸缩机构固定作为墙体或者展板(图5);不需要时,这些隔断可以集中移至一个专门设置的隔断仓中储藏(图6)。

改造设计除了在功能上应对教学模式和规模需求外,设计者从自身教师的立场思考将设计教学的目标和意图有意识地融入新的教学空间当中。关于材料与空间的关系,为了增强学生对材料属性的直观认识,改造设计以有限的造价合理运用了不同的建筑材料,通过并置和对比呈现出材料的物质性和空间性。

改造将原先混淆于隔墙围护结构中的结构柱显露出来,剥除其表面的粉刷,镶嵌着骨料和模板印记的混凝土被忠实地还原出来。作为不可随意改变的结构框架,它们第一次独立地出现在空间中,其材质显现的浇注力度,清晰地诠释出构件承担的力学角色(图7)。

新砌筑的填充墙采用600mm × 300mm ×100mm的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覆以透明环氧树脂以表现清水质感。它们的色彩、质感和尺度与温暖的木制门窗搭配,给人以真诚而亲切的感觉。在走廊的两侧使用了U型浇铸玻璃隔墙,半透明的质感和规格化的重复增强了走廊的光亮感和空间节奏(图8)。

从柱子到隔墙,从混凝土到玻璃,轻与重,虚与实。建筑构件在表达自身材质的同时,清晰而逻辑地说明着其在建构体系中的不同角色。

5 北楼一层的展厅

6 收纳入仓的展板

7 空间中裸露的结构柱

关于建造与表达,改造设计希望在材质的呈现中传递出建造信息的“可阅读性”。在加建电梯井时,工人们按要求将木纹清晰的新模板挑选出来,加工成30cm宽的窄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砂浆从模板的缝隙中挤压出来,在完成面上形成清晰的纹理和间隔的凸线。拆模后,对素混凝土表面仅做简单的保护处理,“实在没有理由认为这种包含建造信息的自然状态下而略显粗野的素混凝土是不美的”[1]。

楼梯踏步的面层由两种普通的材料组合搭配——深色的冷轧钢板和浅色的环氧耐磨地坪漆。这两种材料一种是固体,一种是液体,这自然地决定了它们的构造位置和施工顺序:利用固定在垂直面的冷轧钢板作为模具,灌注砂浆填实找平后形成基层,再用地坪漆自流平工艺形成水平踏板的完成面;而作为模具的钢板最终被保留在踏步踢板位置,略高于踏板完成面边缘,恰恰起到防滑条的作用(图9)。

改造完成后,设计者夏兵在总结文章中写道:“与其他学科不同,在建筑设计的教学中,教学空间作为学生最经常接触的一个环境,对学生设计知识的获取和设计逻辑的形成起到潜在但是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或是乏味的数字,还可以看到、摸到、感受到真实的设计。这种教学的空间和空间的教学之间的转换互动是建筑学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普通意义上的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取代的。……前工院改造在改善教学条件、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其实践的批判性从一定程度上涉及了设计者对建筑学学科以及建筑教学的思考。……它在师生中引起的广泛关注甚至于争论,都在事实上触及了建筑学学科的本质,从而演化为一次特殊的建筑学教学行为。”[1]

8 U型玻璃隔墙

9 改造后的电梯进壁和楼梯踏步

10 改造前的南一楼教室

11 前工院南楼改造课程计划表

12 实施方案工位布置

13 实施方案空间划分

14.15 实施方案模型

2 以学生为主体的南楼研究生教室自适应改造

随着国际化教学的迅速拓展和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立,前工院北楼已不能满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日常教学需要。在北楼改造8年之后,教学空间的营建已不止于个别建筑师/教师设计,其他师生接受、使用和评说的单向模式。2015年随着新一版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施行,建筑设计课成为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37位刚入学的研一同学在张彤等5位老师的指导下,在建筑设计课程室内和建造两个方向中,以“Build-in-Studio:一种自组织、自适应的工作室内结构组装系统设计”为题,对前工院南一楼4间普通教室改造成为研究生设计课程专用教室展开课题研究,这同时也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空间自策划、自设计、自建造、自调试的全过程实践。

与北楼不同,南一楼的改造条件是不能改变教室的分隔内墙和公共空间。这样,改造设计就转向教室内部(图10)。师生们共同研究的任务书是设计一种满足建筑(设计)类专业教学需求的自组织、自适应的工作室内结构组装系统,并在前工院南一楼4间教室试装搭建,用于包括自己在内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其中对“自组织”的解释为:不依赖于外部环境,结构自支撑,功能自组织,形式自生成;对“自适应”的解释为:系统应能适应不同形状、大小、高度的空间条件,装配完成后容纳自我调配、移动与再组装的可能。教学及改造实践需达到以下3个目标:

(1)功能复合性/空间集约化

系统应同时完成设计专业教室学习、讨论、展示与收纳4种功能,并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工位。

(2)规格最少化/组合多样性

系统应采用尽量少的材料种类和规格,产生出尽量多的组合可能。

(3)材料易获得/组装便操作

系统采用的材料与连接节点应是常用、易获得的,应满足牢固(在设计的跨度内足以支撑人的活动)、耐久、自洁(不做装配后漆面)和经济的要求;系统采用的组装和连接方式应简便、易操作,满足多向连接、拆卸与再组装的要求。

整个工作坊为期15周,师生们须在一个学期之内完成4个教室改造的设计与建造(图11)。过程分作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功能策划与方案设计比选。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被分为10组,分别就研究生设计工作室的功能和规模进行策划研究,提交一套内结构组装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适用于4间教室的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工位数量和造价核算。由教师和家具专家组成的评议组在10个方案中评出3个最优方案,再根据学院的实际条件选出实施方案1),实施方案在包含功能达成、材料选择、工位获得、加工组装可行性以及空间质量的多个方面取得最为均衡的成果(图12-19)。第二阶段,37位同学重新组合分组,分别对选中的实施方案进行修改优化,调研组件材料与加工组装工艺,进行教室空间整修以及照明电路设计,去家具厂进行足尺工艺实习,设计组件加工图纸,配合家具厂2)完成组件加工。第三阶段现场安装,全组同学在老师和专业技工的指导下,参与教室基本空间改造、内结构组件的运输、施工组织与现场搭建(图20-23)。

16.17 其他优选方案效果图

18.19其他优选方案单元模型

20-23 现场搭建

搭建完成后,学生们在自己完成的作品中组织评图和验收。这是一次身处对象之中的自组织、自适应改造教学,学生们全过程经历了功能策划、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家具放样、施工组织、造价核算和现场搭建,获得了最为直接的知识和经验,也将在自己和同学们的使用中检验和修正设计成效(图 24-30)。

前工院整体作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场所的自适应改造并没有就此结束。2017年,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教学分别就庭院加顶、以共享中庭连接南北两翼的动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的框架内,运用“空间调节”策略,对加顶之后前工院中庭的环境物理性能提升和能耗控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建造是建筑学最直接的学习方式,更何况是“有我”的建造。从北楼的教学示范性改造,到最近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自组织、自适应改造,在中大院古典立面的侧边,前工院整体作为建筑学院教学场所的转变过程,正成为东南大学建筑学教育从示范性给予式向自组织互动式转变的试验场。空间承载教学,空间同时也是身处其中的教学对象,前工院教学空间在这个特定时期恰巧具有的双重属性,正在潜移默化之中为一个缜密的教学体系悄然开启一扇清新的窗口。

24-29 搭建完成教室内景

30 在搭建完成的教室里进行课程答辩

注释

1)实施方案设计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5级研究生湛洋、熊子楠、孙一帆,指导教师:张彤、杨志疆、夏兵、张嵩、张旭。

2)前工院南一楼研究生教室改造得到上海沐恒实业有限公司、浙江荣华家具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

[1] 夏兵. 教学的空间·空间的教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工院改造设计[J]. 建筑学报. 2008(2): 84-87.

[2] 单踊. 东南大学建筑系70年纪事(1927-1997年)[C]//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成立80周年纪念文集(1927-200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5-32.

Self-adaptive as the Lateral of Classical: Mutual Evolution of Space and Education at Qiangong Yuan, Southeast Univers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tinuous renovation of Qiangong Yuan, Southeast University,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discusses mutually evolu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space and teaching of space in the discipline of architecture, and re fl ects, in the practice of spatial renovation,the inspiring evolution of educational thinking from demonstrative offering mode to self-organizing interactive mode in the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Qiangong Yuan, teaching space, renovation,demonstrative education, self-organizing education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7-06-18

猜你喜欢
东南大学教室空间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313”教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空间是什么?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创享空间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