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林
(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志道游艺:建水柴烧紫陶之审美价值与艺术实践
郑伟林
(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道”与“艺”以及“技”的关系覆盖了中国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实践。建水柴烧紫陶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实践当然也在这种关系的覆盖之下。“柴烧”是陶瓷烧制的一种技艺,采用这种方法烧制陶瓷,会使陶瓷作品烧成阴阳两个面,进而形成绝妙的自然图案和色彩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窑变”。柴烧”技艺充分体现着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念。“柴烧”方式充分表达了“道”“艺”“技”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柴烧”建水紫陶作品充分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成为人们追求的陶艺珍品。人们的审美心理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和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建水紫陶也面临着多元化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越来越重要。
道;技;艺;柴烧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具体的“道路”,而是宇宙的本原、本体和事物的法则与规律。在古代中国思想家看来,“道”既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又游离于万事万物之外,因此,弄清“道”与“艺”以及“技”三者的关系,就成为古代中国艺术理论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可以说“道”与“艺”以及“技”的关系覆盖了中国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实践。建水柴烧紫陶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实践当然也在这种关系的覆盖之下。人们的审美心理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和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建水紫陶也面临着多元化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越来越重要。
(一)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孔子的“道”“艺”观
孔子在《述而》篇中将其对“道”“艺”关系的理解表述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1]孔子的所谓“道”重点在于强调“人道”,强调道德实践和技艺实践。因为,在孔子看来“天道”远,“人道近”。诚如其学生子贡所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1]也就是说,孔子主张通过“道德”、“仁学”和“技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6种技艺)的“中介”来认识“人道”,进而认识“天道”。孔子将抽象的形而上的“道”与具体的社会道德实践和艺术实践联系起来,充分认识到了其间一般与具体的辩证关系。
(二)技进乎道,道进乎技:庄子的审美价值追求
庄子在其《养生主》篇中谈到“道”与“技艺”的关系时说:“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2]在庄子看来,一种实用技术也可以上升为一种艺术,进而达到“体道”的境界。也就是说,“道”“艺”和“技”三者之间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即“道”在“艺”中,“道”在“技”中;“技”在“道”中,“艺”在“道”中;“技进乎于艺”,“艺进乎于道”,从而“技进乎道”;“道”在“艺”中,“艺”在“技”中,“道”在“技”中,从而“道进乎技”。庄子“庖丁解牛”寓言中有关“道”“艺”“技”关系的认识,对于中国后世的审美价值观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
(三)艺之为道,道之为艺:《宣和画谱》的高度概括
两汉和魏晋时期,不少艺术理论家在外儒内道的影响下,进一步探讨了“道”、“艺”、“技”的关系。例如,南朝绘画理论家王微在其《叙画》中强调: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将“技艺”与“道”联系起来。唐代著名诗人兼画家和艺术理论家王维,特别推崇“水墨画”。因为,在他看来,“水墨画”中的“黑”“白”犹如《周易》中的“阴”“阳”,有了“阴”“阳”两仪并可演化出自然万物。
对“道”“艺”两者辩证关系的高度概括莫过于成书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9-1125年)的《宣和画谱》。《宣和画谱》是官方画院组织编写的,其观点也代表了传统的官方观点和主流意识形态。《宣和画谱·道释叙论》中说:“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3]所谓“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高度概括了“技”、“艺”、“道”三者的内在联系,即技进乎于艺,艺进乎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或“道亦艺也,艺亦道也”。这种“道”与“艺”的关系,用清代绘画理论家唐岱的话说就是:“艺成而下,即道成而上矣”。[4]
(一)“柴烧”的内涵与外延
“柴烧”是陶瓷烧制中的一个概念,即利用木柴为燃料来烧制陶瓷制品的技艺。“柴烧”就其内涵与外延而言,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柴烧泛指利用木柴为燃料来烧制陶瓷制品的技艺。狭义的柴烧则特指利用木柴为燃料,陶瓷生坯不挂釉、不用匣钵覆盖的“裸烧”技艺。采用这种方法烧制陶瓷,会在作品上形成自然釉(俗称落灰釉)和还原出金属光泽。与此同时,由于陶坯受热面不同,必然会使陶瓷作品烧成阴阳两个面,进而使陶瓷作品形成绝妙的自然图案和色彩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窑变”。
“柴烧”可根据其生坯的用料为瓷土还是陶土,烧制前生坯是否挂釉,以及烧制时是否覆盖而进一步区分为四类八种:(1)不挂釉不覆盖烧制(裸烧)的瓷器;(2)不挂釉覆盖烧制的瓷器;(3)挂釉不覆盖烧制的瓷器;(4)挂釉覆盖烧制的瓷器;(5)不挂釉不覆盖烧制(裸烧)的陶器;(6)不挂釉覆盖烧制的陶器;(7)挂釉不覆盖烧制的陶器;(8)挂釉覆盖烧制的陶器。
(二)“柴烧”陶瓷的“阴”与“阳”
根据“柴烧”窑炉的设计不同,其烧成陶制品的效果也大为不同。“柴烧”窑炉按照火焰的进行方向区分,大致可以细分为四种:(1)升焰式窑(纵焰式窑或直焰式窑);(2)倒焰式窑(升降焰式窑);(3)半倒焰式窑;(4) 平焰式窑(横焰式窑)。其中,平焰式窑(横焰式窑)是当代“柴烧”最常采用的烧制方式,陶瓷艺术界著名的日本备前柴烧和台湾苗栗柴烧即采用这种烧制方式。
采用平焰式窑(横焰式窑)“柴烧”方式烧制的陶品,由于火焰直接窜入窑内,烧成品表明有明显的阴(背火面)阳(受火面)变化与随机性火焰痕迹,有一种金属光泽,形成了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独特美感。“柴烧”过程中,木柴为“火”,生陶坯为“土”, 因高温而从陶土蕴含的金属元素氧化还原出来的金属色彩为“金”,因此,人们认为整过的烧制过程构成了阴阳五行学说中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相生相长的观念。因此,可以说柴烧”技艺充分体现着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念。
图1 建水团坡龙窑
2 建水团坡龙窑出窑图
(三)柴烧陶瓷的“道”与“艺”
中国有数千年烧制陶瓷的历史,广义“柴烧”是古代中国陶瓷烧制的成熟技术。狭义的“柴烧”则是现代人追求“技进乎于道”的结果。狭义“柴烧”难以人为控制,柴烧作品往往是土、火、柴、窑、水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烧成的作品次品较多,成品较少,尤其是精品极少。统计结果为狭义“柴烧”的成品率在20-30%之间。因此,“柴烧”精品往往被人们视为陶艺“瑰宝”。
“柴烧”精品之所以为人们珍视,这是当代人追求自然美这一审美价值观演变的结果。传统烧制陶器的方法是在烧制时将陶坯用匣钵罩住,将陶坯与木灰隔离开,使成品的表明颜色均匀一致。当代人则采用不挂釉不覆盖的“柴烧”方法烧制陶器,追求“柴烧”方法带来的自然釉色变化(窑变);追求质朴、浑厚、古拙的自然美。当代陶艺家们认为,只有这种“柴烧”方式才能充分表达“道”“艺”和“技”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价值观。
(一)建水紫陶的演变
历史考古资料证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今建水境内就能制陶。宋代就能生产青瓷,元代即能生产青花瓷,明代即能生产粗陶。清代道光(公元1821年)以后,建水地区开始使用精细白泥生产吸食鸦片所需的陶制烟斗。建水陶实现了从明代粗陶向清代精细陶的转变。[5]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建水碗窑村陶工潘金怀用碗窑村后山的红泥烧制红陶烟斗和文房用品,开创了建水特有的红陶生产新工艺。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建水县知县郑光照推行禁烟,令潘金怀等改烧制红陶烟斗为烧制红陶花瓶、笔筒等观赏和文房用品。也就是说,在清末民初,建水陶工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烧制精细白陶和红陶的技艺。[6]
1953年,国家轻工部在北京组织中国民间工艺品展览。展览会上,云南建水红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陶一并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从此,建水红陶 (紫陶)成为云南的名片之一。1959年,云南省政府决定制作红陶大花缸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经谷绍兴等人艺人努力,成功制作并烧制出4只直径1.2米,上面刻有云南的杜鹃、山茶、玉兰、报春四大名花的红陶大花缸,作品被视为云南省的珍宝。[7]
此后,建水红陶工艺品还被用作国礼,例如1963年,周恩来总理出访阿尔巴尼亚时,曾以建水红陶工艺品作为国礼。[7]
今天,我们所谓的建水“紫陶”,一开始的确切名称叫“红陶”。20世纪50年代,建水红陶被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之后,有关人士认为“红陶”的名称太土,因此,将建水“红陶”称为“建水紫砂陶”。显然,这一称呼与江苏宜兴紫砂陶较为容易混淆。事实上,宜兴紫砂陶与建水红陶的用料和制作工艺区别甚大。宜兴紫砂陶严格意义上说并非陶器,而是炻器,建水红陶则为标准的陶器。为了将“建水紫砂陶”与“宜兴紫砂陶”区别开来,更好地突出建水红陶的陶器特质,1988年,许儒慧女士建议时任建水工艺美术陶器厂领导将“建水紫砂陶”改称“建水紫陶”。[7]从此,“建水紫陶”的名称为人们广泛接受。
(二)建水柴烧紫陶的审美价值
进入21世纪,云南普洱茶成为世人的新宠。随着普洱茶成为消费热点,与之相应的紫陶茶具,特别是紫陶储茶缸、紫陶醒茶罐、紫陶茶壶、紫陶盖碗等特色茶具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本地和外省的大量制陶工匠和艺人纷纷创办陶坊,烧制紫陶,一时间,建水紫陶成为云南最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建水紫陶之所以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产业,显然离不开其独具的审美价值。建水紫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其独特的选料、装饰和烧制工艺是分不开的。
首先,建水紫陶的泥料以当地的红、黄、紫、青、白五种泥土为配料,其中主要颜料是红粘土,因此,烧制出来的陶制品大多为棕红色或颜色更深的紫红,这就是建水“红陶”或“紫陶”的物质基础。建水也有以白色泥料为主制作的陶器,当地人称之为“白陶”。今天,我们所谓的建水“紫陶”实际上是由传统的“红陶”和“白陶”两大类构成的。“红”与“白”构成了建水紫陶的主色调。
其次,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使其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价值。“残贴”装饰是建水紫陶最为常用的方式,一般是在拉制好的生陶坯上进行书法和绘画创作,然后再采用阴刻阳填的工艺,用白色泥料或其他颜色的泥料填制生陶坯上的书画,修坯阴干后入窑烧制。
最后,通过传统的柴窑烧制,使其发生变化而得到精美的建水紫陶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传统龙窑柴烧的个别由于窑内特殊气氛而烧成黑色的红陶,被视为“窑变”陶品,受到人们的珍视。当然,人们之所以特别珍视这种黑底白字、白花的建水紫陶,我认为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物以稀为贵。毫无疑问,传统“建水紫陶”之所以被成为“红陶”就是因为其以红粘土为主要原料,烧制出来的陶品以棕红色为主色调,而其中一旦出现黑色的作品,往往被视为“窑变”珍宝而加以收藏。其二,黑底白字、白花的建水紫陶符合中国人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审美价值观。人们珍视这种黑底白字、白花的建水紫陶的审美心理与人们珍视书法作品和“水墨画”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在中国人看来,“书法和”“水墨画”中的“黑”“白”犹如“阴”“阳”两仪,有了“阴”和“阳”,就可演化出自然万物,就可以生生不息。
然而,技术进步势必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欧洲中世纪乃至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还不能普遍掌握玻璃的生产技艺,因此,玻璃器皿往往被当作珍宝收藏。今天,人们已经掌握了工业化生产玻璃器皿的技艺,玻璃器皿不再被当着珍宝收藏。同样,建水紫陶的烧制工艺在21世纪初叶发生了巨变。随着气窑和电窑的普及,建水紫陶也开始大量采用气窑和电窑烧制,原来被视为珍品的龙窑柴烧的黑底白字、白花的建水紫陶已经可以批量生产,不再受到人们的追捧。“建水紫陶”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价值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之日本和台湾柴烧茶具的影响,人们转而追求“柴烧紫陶”。采用不挂釉不覆盖的“柴烧”陶器烧制方法烧制出来的建水紫陶作品,质朴、浑厚、古拙的自然美,充分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成为人们追求的陶艺珍品。
图3 张福忠采用平焰窑烧制的建水紫陶落灰釉巨轮珠茶壶
图4 建水福生柴窑烧制的高端紫陶茶杯
(三)建水柴烧紫陶的艺术实践
进入21世纪,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日本“备前烧”和台湾“苗栗烧”的影响,一些建水制陶艺人开始探索制作柴烧建水紫陶。
柴烧建水紫陶按照烧制工艺区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传统不挂釉覆盖烧制的紫陶,即传统龙窑柴烧紫陶;(2)挂釉覆盖烧制的建水紫陶,即传统龙窑柴烧的另一类型;(3)挂釉不覆盖烧制的建水紫陶,即传统龙窑柴烧的又一类型;(4)不挂釉不覆盖烧制(裸烧)的建水紫陶,即所谓的“新柴烧”。
按照“柴烧”窑炉的设计方式不同,柴烧建水紫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升焰式窑,即传统龙窑柴烧紫陶;(2)平焰式窑(横焰式窑),即受日本“备前柴烧”和台湾“苗栗柴烧”影响而创新的“新柴烧建水紫陶”。
按照选用泥料区分,柴烧建水紫陶可分为两类:(1)红泥柴烧建水紫陶,即以红泥为原料烧制的建水紫陶;(2)白泥柴烧建水紫陶,即以白泥为原料烧制的建水紫陶。
目前,从陶土、烧制工艺、烧成效果几个方面看,其作品审美风格与日本“备前柴烧”和台湾“苗栗柴烧”最为接近的柴烧建水紫陶是采用白泥为原料,使用平焰式窑(横焰式窑),不挂釉不覆盖烧制(裸烧)的“新柴烧建水紫陶”。“新柴烧建水紫陶”最能契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采用这种工艺烧制建水紫陶的艺人不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田波、肖春魁等,其“新柴烧建水紫陶”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道可道,非常道” 。人们的审美心理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和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建水紫陶也面临着多元化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越来越重要。
[1]孔丘.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6.
[2]庄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6.
[3]宣和画院.宣和画谱[M].王群栗,点校.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4]唐岱.绘事发微[M].周远斌,注释.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5]谢恒.建水紫陶[M].昆明:国际统一出版社,2004.
[6]建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水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
[7]郑伟林.建水紫陶.中国陶艺奇葩[J].红河学院学报,2015(6).
[8]马行云.云南建水紫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自正发]
Law of Cognition and Art Practice:The Aesthetic Valve and Art Practice of Jianshui’s Pottery
ZHENG Wei-lin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99, China)
The “law”, “art”, and “skill” is coverage of China’s aesthetic valve, and Jianshui’s pottery as well. The “wood burning” is a technique of ceramic firing, firing ceramics using, the two sides will make ceramic firing yin and yang, and wonderful natural pattern and color changes, the so-called “Kiln-transformation”. The “wood burning” technology fully reflects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of the “Yin Yan Wu Xing”. The skill of wood burning methods to fully express the "Tao" "art" "skill" intrinsic link between the three.The Jianshui pottery works by the “wood burning” fully it the contemporary People's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become the pursuit of ceramic treasures. The aesthetic mentality is always chang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hen the aesthetic mentality changing, Jianshui’s pottery is also facing a wide range of development, follow the trend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law; art; skills; wood burning
J527
A
:1008-9128(2017)04-0029-04
10.13963/j.cnki.hhuxb.2017.04.008
2017-03-21
郑伟林(1961-),男(哈尼族),云南红河人,教授,研究方向:建水紫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