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雄飞,邵成喜,杨秋宝,罗坤锋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湖北 鄂州 436000)
·论 著·
急诊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观察
施雄飞,邵成喜,杨秋宝,罗坤锋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湖北 鄂州 436000)
目的观察急诊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疗程均持续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夜间憋醒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FEV1、FV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夜间憋醒次数均少于或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差值、FVC差值、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差值、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差值、夜间憋醒次数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晨间呼气峰流速(morning peak expiratory flow,mPEF)、夜间呼气峰流速(evening peak expiratory flow ,ePEF)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PEF、PEF均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且明显减少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应用次数,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哮喘;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目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都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常用药物,在临床上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因为两者在细胞、受体和分子水平等方面具有协同作用[1]。两者联合使用在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哮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功效,因而也获得了认可[2]。然而,若是单独使用某一种,患者容易发生混淆用药等状况,严重时治疗的顺从性下降,而采用两者复合吸入制剂治疗,有助于增加便捷性和依从性[3]。出于评价2种干粉吸入剂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目的,本研究收集我院分别吸入2种不同干粉剂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均符合全球哮喘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支气管哮喘诊断相关标准。排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过敏性鼻炎、肿瘤、结核或支气管扩张者,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吸烟或曾有10年以上吸烟史者。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58~76岁,平均(65.41±6.57)岁,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对照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60~78岁,平均(66.38±6.29)岁,给予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疗程均持续6个月。
1.2 治疗方法 记录患者初次就诊的症状体征,进行肺功能检查(应用德国耶格System-7型肺功能仪),参考GINA方案进行分级并分别给予合适的哮喘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50 μg/255 μg,1吸/次,2次/d。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吸入剂150 μg/4.3 μg,1吸/次,2次/d。若出现症状则根据实际情况辅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其他口服抗哮喘药物不变。疗程持续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以下指标:①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变化;②日间哮喘症状评分;③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情况;④夜间憋醒发生情况;⑤晨间呼气峰流速(morning peak expiratory flow,mPEF)、夜间呼气峰流速(evening peak expiratory flow,ePEF)变化。其中日间哮喘症状评分设为0~5分:无症状为0分;日间有1次短暂症状,但不会对正常生活工作状态造成影响为1分;日间出现2次及以上短暂症状:2分;日间多数时段均存在症状,但未对日常活动造成明显影响为3分;日间数时段都存在症状,且严重干扰日常活动为4分;症状严重导致耽搁工作和日常为5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2组治疗后FEV1、FV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及夜间憋醒次数均少于或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EV1差值、 FVC差值、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差值、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差值、夜间憋醒次数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mPEF、PEF比较 2组治疗前mPEF、e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PEF、PEF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PEF、ePEF均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FEV1(L)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FVC(L)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221.91±0.292.34±0.35*2.59±0.323.07±0.35*4.67±0.983.02±0.96*对照组281.90±0.272.50±0.27*2.60±0.343.20±0.34*4.68±0.993.57±0.56*t1.1150.9941.0211.2291.7821.661P>0.05>0.05>0.05>0.05>0.05>0.05组别例数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分)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夜间憋醒(次数)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221.03±0.950.59±0.70*2.75±1.041.71±0.79*对照组281.04±0.970.49±0.32*2.77±1.061.43±0.64*t1.5431.8821.0261.011P>0.05>0.05>0.05>0.05
*P<0.05与治疗前比较(配对t检验)
组别例数FEV差值FVC差值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差值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差值夜间憋醒次数差值观察组220.59±0.210.63±0.244.11±0.961.26±0.822.35±1.13对照组280.41±0.150.47±0.151.63±0.740.79±0.831.65±0.91t3.1562.1453.9764.2452.225P<0.05<0.05<0.05<0.05<0.05
组别例数mPEF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ePEF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22310±105362±106*315±106361±107*对照组28305±84 340±87* 300±83 338±89* t1.2232.8821.8863.501P>0.05<0.05>0.05<0.05
*P<0.05与治疗前比较(配对t检验)
2.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2/22)和10.7%(3/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9,P>0.05)。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可逆性支气管炎性病变,其病理生理特征为平滑肌功能异常和气道炎症等[4]。哮喘治疗的关键在于实施抗炎治疗的同时还需注重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所以通常以联合用药为首选[5]。国内外研究指出,与单独吸入激素的方式相比,采取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吸入型激素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持续性哮喘更为有效,两药成分应尽量于同一装置中被吸入,这样不仅是为了气道水肿消逝,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炎症细胞释放带来的炎性介质,且有助于削弱平滑肌痉挛和增生两者的协同,但是达到该效果的前提是要求两药在同一位点上处于一定的浓度,故将两者放置于同一吸入装置,是为了起到增效作用[6]。
福莫特罗是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起效快且持久,其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可被细胞膜吸收[7]。药物分子会出现在膜上β2受体上,其侧链与紧靠β2受体的外点紧密结合,正是由于福莫特罗与β2受体的结合而具有持久的支气管舒张功效[8]。布地奈德的优势在于其局部的抗炎功能,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细胞渗出、上皮细胞的增生或者损伤,还能阻止基底膜的过度增厚,从而减轻气道的炎症反应[9],且当该药与激素受体结合时还会产生一种称为受体类固醇的复合物,具有较强活性,通常以二聚体形式出现在细胞核并与特异序列结合[10]。两药联合应用时,β2受体激动剂有助于提高激素受体对激素的敏感程度,同时后者也可加强前者的作用,由此修饰各种原炎性基因的转录,使得抗炎活性有效体现[11]。
体内外试验发现,与沙美特罗相比,福莫特罗的起效速度更快,且其舒张支气管的功效更强[12]。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能够极快地发挥舒张支气管的功效。国外有研究表明,与使用氟替卡松联合沙美特罗的方式比较,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起效更快,FEV1提高也更优[13]。有研究进一步指出,如果两类药物一起被吸入,且受体于同一细胞,会提高两者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从而使肺组织直接面对悬浮微粒,2种活性药物会使其药物分子弥散均衡。若是分别采用2个不同的装置吸入,会出现悬浮微粒的重叠,这就影响了两者的相互作用[14]。由此可见,想要获得理想的协同作用,2种药物应尽量在同一位点上且均具有足够浓度。故采用同一吸入装置可起到增效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FEV1、FV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说明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与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对支气管哮喘均有较良好的作用,这与目前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本研究2组治疗后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均明显低于或少于治疗前,说明2组药物在改善支气管症状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组在夜间憋醒次数的比较中发现,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对该临床表现有更好的作用,其FEV1差值、FVC差值、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差值、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差值、夜间憋醒次数差值均大于对照组。表明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在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方面作用更佳,这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还进一步比较了2组治疗前后的mPEF、ePEF,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的效果,而观察组治疗后mPEF、ePEF均大于对照组。
总之,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与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后者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更为明显,且明显减少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彭莉.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0(3):108-109.
[2] 曾林淼,俞晓莲,张清华,等.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单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Meta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6,2(11):119-126.
[3] 胡玲,杨炜,王莹,等.布地奈德粉吸剂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8):1974-1975.
[4] 刘艳,申秋菊,乔峰,等.榆林市城区0~7岁儿童哮喘调查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5,31(12):1396-1399.
[5] 陈育智,陈萍,赵德育,等.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治疗中国新诊断的轻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疗效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6,36(7):481-489.
[6] Wolthers OD. Budesonide formoterol fumarate dihydr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asthma.Expert[J]. Opin Pharmacother,2016,17(7):1023-1030.
[7] 叶青,张立波,范荣梅,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分析[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3(11):290-293.
[8] 马康,赵宇.孟鲁司特与硫酸镁联合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J].临床荟萃,2016,10(8):1137-1142.
[9] Papi A,Mansur AH,Pertseva T,et al. Long-Term Fluticasone Propionate/Formoterol Fumarate Combination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 Incidence of Severe Asthma Exacerbations[J]. J Aerosol Med Pulm Drug Deliv,2016,29(4):346-361.
[10] 晏远智,唐恒,卿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14(13):1208-1214.
[11] 侯齐霞,许学峰.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34例[J].中国药业,2013,11(9):51-53.
[12] 梁春华,史金英.赵从会,等.个体化舒适护理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974-976.
[13] 杨卫,杨红申.细胞周期调节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重塑[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8(4):986-990.
[14] 耿慧琴.不同干粉剂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4,13(3):2480-2482.
(本文编辑:刘斯静)
2016-08-10;
2016-09-02
施雄飞(1970-),男,湖北鄂州人,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和急危重症诊治研究。
R562.25
B
1007-3205(2017)08-0953-04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