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园
记者 陶瑾
苏州以园林胜,每一座园林都凝聚了造园者的情致、想像和意趣。园林静静地守在那里,历经时代的风雨,它的绝妙有待游园者的诗心和慧眼去发现,体会和创造。我们每个人心中对园林有着各异的解读,就像读书,读一句是一句,走一步是一景,当然是要用“心”读。
《苏州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苏州园林不只是单纯的风景区,它虽是人工山水,但其人文精神,使它具有即使天开也不能达到的某种深度。
去园林的时候,该怀着怎样一种心情呢?轻松、闲适或者感伤,还是泡一杯茶吧。一个人在园子里喝茶,基本上是有点境界的表现了,最佳状态是把园林当成自己的家,当然只能心里想想,夕阳西下茶喝淡之后就要起身离开。而两个人喝茶,便是一种交流与呼应。
苏州人心中都有一个园林情结。走一条路去园林,也是游园的一部分,是日常生活和园林最合适的衔接。随意地走在这一条路上,偶一回头,旧房子门前坐着的老太太,嘴巴一蠕一动的,以为是叫着你的小名,这时候感受苏州,真有一种回家了的亲切。水悠悠地在水里流着,风淡淡地在风中吹着。
走一条路去园林,在园林里看到的是一个苏州。其实苏州就是放大的园林,园林是缩小的苏州。苏州园林对我来说,偶然的一回首,所有平常的日子,都被那回眸一瞥照亮了。似乎几步之遥,竟是数千年的跨越。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微建建筑空间设计首席设计师
苏州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座园林,每一处文化,都有它特有的历史底蕴。早在2003年我做了苏州最后一个古典园林,叫朴园。朴园实际上是民国时期的,当时有人跟我说,这里建了很多文革时期的建筑,现在我们把它开放出来,能否改成民国风格?我非常肯定地告诉他,不可以。历史已形成,应该把它做到新旧有别。后来我的意见被采纳了,朴园项目也顺利完成。
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不是单纯的写实,而是形式中蕴含的一份闲散舒适。这一点不光在艺术作品中有所表现,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营造苏州园林之前最重要的事,是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着眼于整体设计而非部分组合。有很多办法可达到这一目的,最普遍的一种是利用岩石、植物和水师法自然,用来代表大自然中的群山、森林和湖泊。另一种方法则是采用视觉技巧,或利用每一寸空间、每一个摆设、每一种构件来象征某些意义。
园林营造要遵循四要素:屏、曲、借、寄。屏开空间可以使空间达到最大利用率,如拙政园内一条宽六米长六十米的回廊,通过天井、蟹眼井等设定,空间自然而然被分为数个部分,可谓匠心独运;通道曲化可以增加景深及观察视角,此处的“曲”是从写意角度出发,选用“来自自然的曲线”;借助自然物象可使景观更富于变化,在借因的过程中,应以自然为核心,以人文为标尺,不可画蛇添足;最后,寄托于景物表达出中国人共通的内在情感。如以修竹表达主人对君子操守的仰慕,用盆景转述“一石知山,一叶知秋”的禅意等。
苏州园林的一位知音。电视片著名编导,曾拍摄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拙政园》等苏州题材
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我认识苏州最早便是在园林中。那是1997年晚秋,我来苏州拍摄《一位作家与一座城市》,那位作家是陆文夫。当时我问:“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呢?”陆文夫想了想,说:“就到拙政园吧。”于是我俩就在拙政园的香洲对谈。
我对苏州园林的偏爱溢于言表。一方面是园林的美景使我欲罢不能,几乎每个镜头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拍摄时不需要很多花哨的技巧,需要的是沉静的心情和耐心的守候。为了拍好《拙政园》这部电视片,在长达一年的不同季节里,我多次到拙政园,将园子的阴晴雨雪统统收录在镜头里。将吴文化之美、水文化之美和园林之美糅合在一起,着重表现通透、典雅、洁净、并富有辞采之美的拙政园。
园林,是苏州文化的乡根。苏州园林不仅仅是几座亭台,几块山石,几本花本,它应该是一种吴地文化的综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深入了解苏州园林,会派生出许多东西,比如文化自信。园林的话题有着无限的空间,相信今后还会不断有人来拍。
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游园之乐,在于偷取浮生半日闲,领悟生命中真正的自由。有人说,这自由局限于园中小天地,此种解会,似不能理解园林美学以小见大的审美追求和内在的心灵超越。
苏州园林建筑,普遍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引一湾清泉,建一座假山,置几条幽径,起几处亭台,便俨然构成自在圆足的世界。用艺术家的话说,叫做“壶纳天地”。中国的园林就是造就这样一个个生命的“壶”,一个个圆满自足的心灵世界。
别看“壶”虽小,但以小见雅意。园林之所以由小至大,就在于顺乎自然,表现造化生机。它的这种心灵真实、内在超越和高远古意,使苏州园林成为文人的“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