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燕
摘 要:模型可以将知识点由抽象化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自制模型不此,還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主要从《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这节课入手,分析自制模型在生物课堂中的使用。
关键词:模型;呼吸运动;肺活量;生动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十章《人体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中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是介绍呼吸系统的第一节,首先应当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和功能,才能进一步学习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实质。在本课中,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是学习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基础,呼吸运动时实现肺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前提,所以明确呼吸运动的过程,才能理解肺通气的原理,才能全面掌握呼吸的全过程。由于学生对引起呼吸运动的呼吸肌的分布和功能缺乏知识基础,而且呼吸运动的过程又较为复杂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所以体验并学会呼吸运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我们教师也应该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创新,倡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是小组活动来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加深自己的理解。对于本节课来说,自主体验和自制教具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这节课,我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体验、自制教具来解决一些问题。在教科书中,已经涉及了一个实验——测量肺活量,即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之后进行肺活量的测量。这也是一个学生动手探究、自制教具的过程。我产生了如下疑惑:
1.自制教具在课堂中的使用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
2.自制教具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还是教师自己带去?
3.肺活量这一个实验是否在课堂中有必要进行,是否可以改为课外?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介绍“呼吸运动”和“肺活量”这两个知识点时,我首先让学生自主体验: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再深深地呼气,有什么感觉?之后让学生小组分析三个问题:(1)在呼吸运动过程中胸廓的变化情况?(2)在呼吸运动过程与哪些肌肉有关?(3)呼吸运动是怎样实现的?
之后通过问题: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引发学生思考,当学生出错后展示教师自制的呼吸运动教具,让学生了解:是因为胸腔扩大才导致的吸气。最后介绍肺活量的概念,让学生动手自己制作肺活量教具(材料自带),并且测量,体验动手的乐趣。
但是一节课上下来后,我发现了几个问题:(1)肺活量教具的制作多数以失败告终;(2)学生对于两个自制教具,他们对呼吸运动教具很感兴趣,但是对于肺活量教具却兴趣缺乏;(3)在讲解肺活量概念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不再想听,并且有些不自觉的学生从上课一开始就一直在玩做教具的材料。
课后我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前准备不充分。教科书中的实验——测量肺活量,需要用直筒形的塑料袋,可是这种材料比较难找,学生带来的材料参差不齐,有的太大,有的太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很难按照书本的介绍进行实验。同时学生没有相应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就算按照老师所给公示计算难免错误或者不太理解,在最终计算的时候误差太大。并且在课上做本实验,时间不够,因而显得有点慌乱。课前准备的不充分,造成了课的不成功。因此,在第二次修改中,把这部分内容在课堂中删去,改为课后探究作业,在下次上课的时候进行小组评比加分。
第二,没有好奇心。学生在体育课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肺活量的测量,当时有两种,一种是电子肺活量计,还有一种是排水型肺活量计,他们都已经很熟悉,并且都知道:肺活量应该是测量三次,取最大值。所以在最后介绍肺活量的时候,他们对老师的讲解不感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要遵从“好奇心—兴趣”的科学规律。教师对内容的巧妙构思,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初中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因此将这些结合起来,在第二次修改中,我把这部分内容改为各小组课前准备“肺活量的测量”相关知识,课中由老师问问题抢答,评出优胜组。
第三,呼吸运动教具可以展示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能够分清是主动呼吸还是被动呼吸,学生在理解这一知识点时确实有难度,他们在讨论问题“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的时候,更希望自己探究,自己来操作。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如何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动手去做,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体味科学研究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我们应该把动手作为学生认知的起点,打开书本与生活的通道。传授知识的最有效方法是直观教学,直观教学的最佳捷径就是使用和制作模型,我相信在轻松的动手活动中,抽象的知识会变得直观化,并且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因此第二次修改中,我将增加学生的探究环节,让学生用气球、三通管、皮管、橡皮泥等动手组装一个呼吸运动模型,同时探究问题:“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让他们对主动呼吸和被动呼吸有一个自己的探究过程,这样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
通过自己的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并且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很认真很仔细,经过自己的动手探究,很快掌握了呼吸的被动性,并且在以后的复习中都没有再错过,并且课后都希望我在以后的课中多设计此类活动,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小组介绍肺活量,学生都踊跃参加,为自己的小组加分。在课后探究的肺活量计中,他们发挥各自的特点,请教各科老师,做出了比较好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教师和学生交流增多了,思想得到了共鸣,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了生物课,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增加了思维含量。我认为,我们教师只要多关注学生,多换位思考,同时注重课标与各个细节,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生物学素养会不断提高,我们的生物课堂也会鲜活生动,富有灵气。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