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环
【摘 要】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分享阅读”作为一门语言教学的课程,能否让孩子在游戏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丰富幼儿的语言能力,增强视野,有效教学成为教师所关注的一大问题。而实现有效教学,需要把握好兴趣引入、提问设计、内容拓展、环境创设几个环节。
【关键词】分享阅读;课堂有效教学
在我国教育的深度改革中,课程发生了体制性的变化。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也成为大家更关注的一个问题。幼儿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果能通过一种适合的课程,让他们在自主的状态下学习语言,那对幼儿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前,“分享阅读”这一门基本上实现了本土化的语言课程,我们的实践证明,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与发展,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分享阅读”是利用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阅读材料,配合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家、园进行的一种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其目标是轻松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让儿童尽快地从依赖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
“分享阅读”课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幼儿为主体,强调的是享受阅读,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欣然的接受教育。它特别重视幼儿自主的提问和参与。在阅读最初是教师在图画理解、朗读文字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对内容的熟悉和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在整个阅读当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最终过渡到自己独立阅读。有效地进行“分享阅读”教学,可以让幼儿在互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悄悄成长。
实现“分享阅读”课程的有效教学需要做到:1.情景化的引入;2.开放式的提问;3.拓展式的教学;4.适宜的阅读环境创设。
情景化的引入
在教学过程中,一堂课要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开始部分的引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一般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能否实现有效教学要看在课的一开始有没有吸引他们的兴趣。如果灵活运用各种幼儿喜见乐闻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对下一步学习的渴望,他们在整堂课(整个教育活动)中会更投入、更专注、更积极主动,教学效果会更好。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一些情景式引入,比较容易地激起了孩子的积极性。例如:小班读本《毛毛虫》,在课的刚开始我出示一只毛毛虫的手偶,让其同小朋友对话,小朋友对毛毛虫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对于以后的理解读本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当然不同的读本也可以设置不同的引入方式。
开放式提问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方式往往比较单一,经常是问“是不是?”“对不对?”“这两个选哪一个呀?”……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就局限于“是”或“不是”当中,起不到對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分享阅读的课程教学中,提问方式是开放性的,让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视线也不会局限在老师问的问题上。开放式提问的特点是不要求答案统一,意在在阅读过程中让幼儿认真观察图书中的画面,对其中展示的故事或事物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其实幼儿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他们会发现我们老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对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想法。在与孩子共同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做的事情是: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判断孩子给出的答案;不要为孩子想象力和即兴创造制造障碍。
拓展式教学
分享阅读的教学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联想与构建。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两个部分,以便更好地循序渐进。首先让孩子把个人已有的经验与图书联结,猜测故事的内容,形成阅读的期待,继而让孩子通过观察读本的画面或文字,构建自己对读本(故事)的理解。
第二阶段是阅读与反思。阅读与欣赏故事的文本,理解作者的想法,获得书面语言的经验,阅读小书,深入理解,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
第三个阶段是拓展与构造。在深入理解课本的内容,整合新旧经验,相关知识系统化,和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础上,拓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创造自己的故事。从而促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各方面协助发展。
这一阶段是要把一、二阶段学到的东西进行整合、运用。在这一阶段当中,教师设计拓展内容要注意:前后环节的呼应和过度;目标和难度适宜;趣味性和吸引力,多角度、多形式延伸阅读活动,体验阅读乐趣。我们的拓展活动可以延伸到各个学科领域,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其他的环境。
例如:小班下学期课程《袜子》,在它的第三段教学中,我就设计了一个拓展到其他学科的袜子配对游戏:在沙袋上面贴好一只袜子,幼儿踩在沙袋上,然后用跳的动作找到和自己沙袋上同样颜色的袜子,对应站立在其上,在教学活动最后,还自然地进行了脚部卫生的讲解。其实这个设计综合了好几个领域,有健康领域的跳、美术领域的颜色配对、数学领域的一对的概念……在这个活动中小朋友很乐意参与,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的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一节课拓展活动的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极其重要的保证。
适宜的阅读环境创设
在分享阅读的教学中,环境的创设也很重要,在班级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也是教师应该重视的。
幼儿在生活化、真实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自然会喜欢阅读。如果我们能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真实、自然、有序、美感、安全的学习环境,并在这种环境中和幼儿一起进行有意义、有目的性的阅读、说话、创编故事等,一定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幼儿的智慧,并为今后学习所需要的自主阅读的习惯、技巧、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分享阅读,在幼儿园是和老师、小伙伴一起阅读,在家家长要和孩子亲子阅读。教师有责任通过不同的活动和形式帮助家长认识阅读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帮助他们在家庭中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阅读,使孩子在家、园的共同培育下,养成终身有益的爱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黎铮等编著.《分享阅读教师指导手册》奕阳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学儿童阅读与学习研究中心,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阅读研究中心,联合出品